胃炎、胃脹、反酸、胃潰瘍,這些脾胃方面的病,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個一種兩種,其根源都是因為現在的人飲食不節,生活方式不規律,導致脾胃不能發揮正常的功能,要想治療脾胃的病,必須得知道脾胃的具體功能是什麼,恢復了脾胃的功能,病也就自然會好了,今天文博居士就給大家講一講“脾胃”。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在中醫屬於中土,土主運化輸布四方 ,也就是説身體的所有營養(元精)都是靠“中土”運化吸收輸布供給的,脾胃出毛病了,就是中土的運化輸布功能減弱了,也就是動力不行,所以治療主要以恢復動力為主。脾胃之所以可以運化吸收,主要靠“腎陽”,也就是説是腎精經過氣化作用變成能量給脾胃,恢復脾胃的功能首先要興腎陽。
現在的人飲食毫無節制,生活不規律,大魚大肉想吃就吃,房事無度,每天都大量消耗元氣,導致元氣虧虛,自然也沒有足夠的動力給脾胃了,脾胃沒有足夠的動力,自然就無法發揮正常消化吸收的功能,所以就會出現胃寒,脾虛,腹痛,胃脹,反酸、口臭等一系列症狀。
所以治療脾胃的病一定要從節制飲食開始,不要吃涼的、辣的,少吃水果,海鮮等營養較高,而且較寒涼的食品就不要吃了,儘量吃一些可以促進脾胃吸收功能的食品,比如豆製品,小米粥,五穀粥,這些純天然的,可以吸收天地精華的食物。還要配合適當的運動,因為只有運動,才可以保持經脈的通暢,水谷精微才可以及時輸送到丹田存儲起來,併發揮作用。
還要用些中藥或者灸法,中藥一定要按《傷寒論》的六經辯證,脾胃同屬太陰,可以用附子理中湯,條件不允許的話也可以口服附子理中丸,但藥力會小很多,但也總比口服西藥消耗元氣好。現在大多數脾胃的毛病很少是太陰病了,基本都是少陰病了,可能連10多歲的孩子都已經是少陰病了,所以大多數病人應該喝四逆湯了,具體病情還得“辯證施治”,這裏只講明大的方向,因為方向對了,病自然慢慢就好了。灸法我以前也講過了(有關於灸法的文章),可以直灸,條件不允許也可以隔姜灸,但效果差一些,灸中脘,關元。
現在很多的人愛惜生命,保養身體的態度是好的,但很多方法有些過度,比如胃鏡檢查,只有身體出現“器質性病變”的時候,才可以在這些“有創檢查”下顯現,胃脹、胃炎、反酸,這些都是功能性病變,在胃鏡下並沒有明確的顯現。當你檢查完了,以為沒什麼大事呢,還是該吃吃,該喝喝,也就是吃點治胃炎,促進胃動力的藥,也不會起任何作用。而且身體本來的功能性病變還被掩蓋了,導致了病情的逐漸加重,最終演變為器質性病變,脾胃一病,無法補充元氣,其它臟腑皆會生病。
所以當身體出現胃脹,胃痛,反酸,乏力等症狀時,就應該從控制飲食及口服藥物開始治療了,不要非等胃鏡查出病變了在治療,那時候已經晚了。
希望文博居士的文章能給您的健康帶來幫助,每天都有好的文章與大家分享,歡迎大家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