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學校門口上演“睡衣秀”,不體面的父母,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自卑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健康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王鳳忠24日説,2020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超過23.2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2萬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7.5%。當前科技對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貢獻率已達到63%。

這是記者24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辦的科技創新引領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的。

王鳳忠説,“十三五”時期,科技為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生鮮農產品動態保鮮與冷鏈物流、產地初加工、小麥制粉、低温榨油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術突破,制粉、榨油、榨汁、畜禽屠宰分割等關鍵核心裝備實現從依靠引進向自主製造轉變,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他同時表示,雖然科技助力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成效顯著,但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許多農產品加工環節需涉及的關鍵酶製劑和配料依賴進口;生鮮農產品產後損耗大,在綠色精準的減損保鮮技術、智能化的冷鏈物流技術上存在短板;農產品從初加工到深加工、生鮮到熟制的梯次加工技術缺乏,導致加工附加值低。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説,未來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力爭到2025年,實現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從67.5%提高到80%左右,結構佈局進一步優化,市場競爭力大幅提高。

他表示,“十四五”期間,將以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為着力點,統籌支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協調發展。推進要素集聚,支持地方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創建一批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推進科技創新,攻克一批農產品加工工藝和設備瓶頸難題,集成創制一批科技含量高、適用性廣的加工工藝及配套裝備;推進主體培育,促進循環利用、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努力實現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記者胡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