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各國的家政教育是如何讓孩子享受其中的?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健康

編者按

剛剛過去的5月,教育部發布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其中根據不同學段制定了“整理與收納”“家庭清潔、烹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勞動”等學段目標,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這條新聞在教育圈和家長羣體裏掀起了不少的討論,這不僅意味着家政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地位的明顯提高,也能體現出教育理念的明確轉變。總體而言,大部分家長的態度是積極大過消極、期待大過疑慮,畢竟讓孩子從小掌握各種生活技能,也不失為一件幸事。在青少年和兒童的家政教育方面,其他國家是怎樣將這些內容融入教學體系中的呢?他們又是如何看待動手能力和家務意識對孩子一生的影響的呢?

瑞士

家政教育的性別區分逐漸淡化

星期五中午我家的14歲八年級初中生沒有回家吃午餐,我就知道又是每兩週一次的家政課時間了。我家的孩子會把家政課戲稱為做飯課。上課的時間是總共四節課,包含了購買、烹飪、吃,最後還要收拾廚房,洗乾淨碗盤,總共三個小時。一般是一道前菜、一道主菜和一道甜點。菜單主要是由上課的老師自己來規定,烹飪的方法和程序會使用瑞士傳統的學校烹飪教材。

家政課還教如何

理解金錢、計劃消費

瑞士的家政課又叫WAH,是德語詞彙經濟、勞動和家庭的簡稱。課程的內容和教學目標就和這個課程的名稱一樣。雖然課程的實操主要是做飯,但是老師在傳授廚藝同時會把WAH的教學大綱穿插其中。教學有五個大主題:1.探索和熟悉生產和勞動的過程。2.熟悉市場和購買過程,理解金錢。3.設計購物清單。4.計劃飲食和家庭生活消費。5.普及健康營養學知識,探索新的飲食文化。具體的操作有:如何在購買時閲讀食品的營養成分?基本的幾大營養要素是什麼?怎麼在有限的預算內合理搭配所有關鍵營養要素?有時候還會有比較時尚的主題,比如怎麼減少食品浪費,一起到瑞士一家賣“剩飯(臨期食品)”的店家去選購食材,帶着孩子們去參觀瑞士農交會,看看瑞士農產品是如何生產和進入售賣渠道的。老師們還會試着做一些更有異國情調的食譜,比如日式卷壽司和中式的炒麪之類。

其實瑞士十幾歲青春期的孩子並不是自覺就熱愛勞動的。我家的初中生上完家政課回家後就有她的抱怨:老師不讓她們使用洗碗機,要求大家都手洗餐具。孩子們還會抱怨老師的食譜不符合現代最新的營養學知識,比如蛋白質不夠,糖分太高。比如一道水果沙拉老師卻要刻板地按照傳統食譜書上的步驟再加幾勺糖。孩子們跟老師辯論這個食譜太過時、不合理。不過這個過程也讓孩子們知道了家政是既要動手也要動腦的。

除了做飯之外,瑞士的孩子們在學校一直都有手工類課程,這個課程在當地的教育理念中非常重要,它們是必修課而不是興趣班。瑞士重視職業教育,所以很小的時候就在學校打下動手能力的基礎。幼兒園和初小教得比較簡單,到了高小和初中,手工課便被分成技工型和紡織類兩個分支,孩子們都需要學習基本的木工技術、簡單的金屬電焊、縫紉和針織。

動手能力越強

越能為自己省錢

瑞士的人工費高昂,一般人的家務勞動都是自己動手,全家參與。瑞士人一般都會在家裏要求孩子參與家庭勞動,但是在瑞士家庭中也存在着兩種差異性的觀點。一是孩子參與勞動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勞動和零用錢不掛鈎。另一些人會支付給孩子們工資,主張零用錢是勞動所得。我家採取的方式介於這兩種之間,孩子有一部分固定的義務家務勞動,額外的勞動會有一些“工資”。孩子們從小就應該知道勞動力是有交換價值的。為人提供勞務和請專業工人工作的時候都需要支付合理的工資。在瑞士請電工師傅修個插座、換個燈泡都有可能花一大筆人工費,所以瑞士的孩子都知道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越強,也就越能為自己省錢。

男孩女孩都學一樣的

紡織課和技工課

瑞士一直是一個性別角色比較保守的國家,六十幾歲的瑞士人都記得自己以前在上學的時候只有女孩子才會上家政課。那時候在學校手工課程中,規定了男孩子做木工金屬焊接等技工,而女孩子做縫紉針織類,後來慢慢改為孩子們可以自己選擇。而在自我選擇的時候還是和以前一樣展示出性別的選擇傾向。根據最近的瑞士統一教育改革的規定,不論性別,所有的小學生都要求參與技工型技術課和紡織類技術課。不管你是男孩女孩都得會做簡單傢俱,會做簡單的縫紉,修個小東西,織個圍巾帽子。我家女兒六年級給家裏帶回來一個可以翻蓋的咖啡桌,平時揹着自己做的運動包,冬天頭戴自己織的毛線帽。八年級時穿着自己做的衞衣,吃着自己卷的壽司。家裏的沙發靠墊上也套着孩子們自己設計印染和繡花的套子,爺爺奶奶在聖誕節收到的是孩子們自己製作的切菜板和茶杯。 文/賈淑芬(現居瑞士)

新西蘭

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伴隨着勞動

在新西蘭,技術工人的工資比一般辦公室白領高很多,有過業務往來的水工、管道工、電工,都是一人工作養活一家人,除此之外,新西蘭人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是伴隨着勞動的。

還記得我的小兒子第一天去幼兒園的場景,作為家長,如果想陪孩子待在幼兒園,即使待上整整一天,老師也是非常歡迎的。我趁機好好體驗了一下幼兒園日常,一個工具櫃吸引了我的注意,裏面整齊地擺放着錘子、鋸和各式各樣的釘子,旁邊的工具台上還有個老虎台鉗,老師解釋説只有專門的老師在的時候,這個櫃子才能打開,每次打開都能吸引很多孩子。

幼兒園的小朋友樂於為花圃澆水、除草,看着花花草草慢慢長大、結出碩果,再吃上一口親手種的草莓,能炫耀好一陣子;小學生則參與花園更多的勞動,從幼苗種植開始,旁邊還會插上自己製作的可愛標籤。兒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每個班級都會在教室裏放上一盆毛毛蟲喜歡吃的植物,那上面已經有了蝴蝶的卵,孩子們可以觀察毛毛蟲化繭成蝶的整個過程,最後再伴隨着一聲“再見”,看着它們漸漸飛遠;對於中學生,學校會成立專門的花圃小隊,老師負責講解植物種植知識,學生負責日常花園管理,吸引來不少蜜蜂、蝴蝶和各種昆蟲,讓校園看起來生機勃勃。

新西蘭的學校是開放性的,週末和假期都可以到學校玩,每逢暑期,我會帶孩子們來學校為花園澆水,有時發現已經有人來澆過了,看來假期的校園也不寂寞。

新西蘭小學的校園更像是孩子們的樂園,角落裏可能都藏着孩子們撿到的樹枝或石頭之類的寶藏,不過你看不到垃圾,如果有了,學校的綠色小分隊會立刻穿上工作服,提上小桶,帶上他們的隊長——一個毛茸茸的Kiwi鳥滿院子清理;高年級同學會承擔低年級同學羨慕的工作,比如上下學時在校門口外街道上指揮交通,遇上下雨天,路過的同學還會撐起傘為他擋雨;雨天的午飯時間,高年級學生負責到低年級教室照看同學們吃飯;此外,有的學生會負責禮堂集會時候的音響控制工作;還有的學生參與學校辦公室前台工作,包括接電話、接待學生和外來人員。

每週一次的烹飪課能吸引很多孩子報名參加,學生可以準備自己的午餐盒,完全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參與。學校會倡議孩子們在家自己或在父母幫助下製作食物,並寫出配方和製作過程,製作烹飪書,我曾經帶孩子一起做了油條,簡單又獨特。

勞動是新西蘭人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們成長和快樂必不可少的源泉。 文/袁瑋(現居新西蘭)

美國

熱愛勞動、尊重付出是一種家風

我住在新墨西哥的時候,經常去好朋友凱西和約瑟家,給他們做中餐。我做的中餐很簡單,從來沒做過包餃子、蒸包子、烙餡餅這種複雜的吃食,只是炒菜配米飯,他們就讚不絕口。每次做完飯,我要幫忙收拾的時候,他們都阻止我,説:“我們家的規矩,做飯的不用洗碗。”每頓飯端上桌,首先要對做飯的人説謝謝;嚐了第一口,必須説:“太好吃了。”然後在吃飯的過程中,要不止一次讚美食物的味道和下廚者的手藝。

後來,我跟凱西的哥哥託尼結了婚,越發體會到了這種家庭教育的好處。我們家平時大都是一日兩餐,託尼幾乎承擔了所有的早餐。他説:“因為你做午餐和晚餐比我多,所以我自願負責所有的早餐。”這個邏輯,跟他妹妹凱西是一樣的。那就是:不能因為你樂意幹,我就視為理所當然,事事 現成的。每一次吃我做的飯,託尼總是不吝讚美之詞。有時候我怕他敷衍我,問他:“真的有那麼好吃麼?”他説:“真的,因為你用了特殊的調料。”我問:“什麼調料?”他説:“愛。”有時候我想想我的媽媽,我的奶奶、姥姥、姑媽、姨媽和舅媽們,她們為家人做了一輩子的飯,聽到過幾句感謝和讚美呢?

託尼和凱西告訴我,他們從小生長在熱愛勞動的家庭,所以格外尊重勞動者。他們的家族,在美國大蕭條的時候經歷過貧困,為了生計搬到人煙稀少的緬因州,以修路、修橋為生。在他們小時候,每個孩子從三歲起就要承擔力所能及的勞動。家中三男三女,從小被訓練使用各種工具,修理各種器械,從事各種勞動。我在凱西家的時候,常常看見她自己動手刷牆;她知道去超市買什麼漆,用什麼樣的滾刷,刷幾遍才行;她自己修汽車,自己用電鋸砍樹,自己用電鑽給鋼板鑽孔,自己用砂輪製作藝術品。她説:“這都是我從小在家練出來的。在我們家,女孩子和男孩子都要學習使用工具。需要什麼東西,第一個考慮是能不能自己做一個;實在做不了,才會考慮買。”在這個家庭裏,女孩子唯一的優待,是不用去工地上勞動,而男孩子從15歲起,一到暑假就要去工地上幹活兒。他們三兄弟現在坐在一起,經常笑談當年他們打工賺來的錢是怎麼花的。

到託尼做了父親的時候,這種教育仍在延續,還總有新的內容。他的五個孩子,三男兩女,每個孩子學開車,都是他手把手教的;他要求他們不但要會開車,還要會修車,並親自教他們。五個孩子的第一輛車,都是二手車,是他帶孩子去二手車行挑選的。五個孩子的第一台電腦,都是他帶孩子去買來各種零部件,教他們自己組裝的。至於日常的家務事,從做飯到洗碗到吸塵,每個孩子都要做個遍。託尼説,每個孩子都曾抱怨過:“為什麼啥都要我幹?!”當然,後來孩子們大了,他們就明白了勞動的好處,他們也這樣教他們的孩子。

在孩子16歲以後,也要自己去打零工。幾乎每個孩子都在餐館裏打過工,或長或短。小女兒曾在冰淇淋店打工。有一次,我們去她店裏吃冰淇淋,她非常得意地給我們演示如何用液態氮來製作冰淇淋,那情形就像在給我們上一堂化學實驗課。

勞動,是提升能力和自信的最佳途徑,所以讓他們多多嘗試,才有利於他們發現自身的潛能和興趣。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因此更加敏鋭地認識到社會的需要和未來的趨勢,從而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智慧的選擇。文/一葉聞(現居美國)

瑞典

手工課和家政課能“解家長之憂”

我對瑞典年輕人動手能力的佩服與困惑,最早來自瑞典語集訓班上學習的一篇有關一對情侶在宜家買傢俱回家組裝的對話。這篇文章在我們這個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組成的班級中掀起了熱烈的討論——有覺得頭大的,有讚揚的,有認為小菜一碟的……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偶然看到一個青少年節目,裏面兩個初中女孩為一個排練買了衣服,討論着打了折的衣服怎樣改一下可以更加合適。回家後兩個人開動縫紉機很快就改好了衣服,旁邊的記者絲毫沒有見怪的意思。看着這兩個小姑娘,想着我櫃子裏那台媽媽走了以後就沒有再拿出來的縫紉機,那時初為人母,一邊後悔當初沒有把媽媽的手藝學過來,一邊琢磨着我這個線都縫得歪歪扭扭的媽媽以後怎麼教會孩子這些東西……我期待我的孩子能夠長成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不需要依賴他人;期待她能文能武,有動手的能力。

這個難題,沒有想到學校給我解決了:小的時候帶着她做各種小手工,小學三年級她就有系統的手工課,一個班分成兩半,縫紉手工和木工輪流上,男孩女孩同等待遇。我這個做媽媽的開始斷斷續續地收禮物,從縫得整整齊齊的小包、鑰匙鏈、娃娃到縫紉機車出來的有模有樣的運動短褲。女兒的口中慢慢多了許多名詞,時不時會在開始每一個新作品之前和我討論有哪些可以選擇的主題,想要什麼樣的搭配。木工課她也格外感興趣,家裏開始斷斷續續地添置她做的黃油刀、廚房用紙軸架、燭台、癢癢撓,甚至一把摺疊躺椅——有模有樣,我這個瘦子坐起來非常舒適,成為我最喜歡的禮物之一。初中的最後一年,手工課上開始設計和製造首飾,小姑娘挑選設計了許久,打了一對美麗的金屬戒指,讓我羨慕不已,以至於去查看夜校打造首飾的課程收費……

六年級開始的家政課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同時也悲喜參半。老師開始帶着學生在廚房裏系統教廚房知識,教各種基礎的消費理財常識等等。不僅學會烘焙烹飪,還要定期銷售自己做出來的食品,籌集的款項用於班級活動。讓我開心的是女兒的廚藝大漲,經常有美味分享;但尷尬頭痛的是小姑娘開始嚴格按照菜譜和流程做菜,對我水平不穩定且隨心所欲的做菜風格頗有微詞,還時常追問我用了多少克、多少毫升……

瑞典最早的手工課帶着強烈的性別色彩,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才從倡導推行到正式立法,開始男孩女孩完全平等教學。七十多歲的Barbro是建設起現代瑞典社會的那一代中堅力量“四十年代生人”,在瑞典這個名詞已經成了一種精神的象徵。説起手工課,她曾經不止一次地和我感嘆,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多麼羨慕男孩子可以去學木工,而自己必須和一幫女孩子老老實實地縫東西。是她的父親——一個從打地基開始獨立為家人造度假木屋的工人,教會了她使用各種工具,告訴她所有男孩能做的事情你也可以。1967年她進入大學後,發現同班的一位女同學在中學時代就向校方抗議,為自己爭取到了作為唯一的女學生和一羣男孩子一起學木工和機械的機會。在我認識Barbro的這十年裏,每次提起學校的手工課,她就會後悔為什麼沒有想到去爭取這個權利。

因為有着同齡人的陪伴和共同學習,這種生活技能的習得,不再像我的成長過程中的父母的傳授,而是與同學一起的回憶,真是幸福。在這個陪她成長的過程中,我也被薰陶和影響到,從一個要花幾個小時裝一個宜家書桌的“書呆子”,向着能文能武的“女漢子”道路上一路奮進,最輝煌的成果是和女兒、Barbro三代人一起,從畫圖計算到採購鋸木頭打地樁油漆建起了一個居民區里人人稱羨、經得起狂風暴雨考驗的格子窗花架。這些都會成為女兒成長過程中的美好回憶,希望她一生都能享受動手的樂趣。文/阿卡(現居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