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爬就走''的孩子,3歲後感統能力差別大,多爬是好事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健康

文|全文共1615字,閲讀時間約3分鐘
粉絲羣有媽媽説,自家孩子充分爬行,但上學學習成績不好;而身邊有的孩子,沒爬行直接就走,卻是老師驕傲的孩子,學習成績雙百。羣裏一陣騷動,大家都在討論,爬行對孩子有那麼重要嗎?
諮詢了做過育嬰師的朋友,她的答覆是:爬行和寶寶的智力是沒有直接關係的,不爬行的孩子,只是在3歲以後,感覺統合能力差別大,這些表現在生活、學習等各方面,單以學習成績來説,並沒什麼參考價值的。
確實如此,爬行對孩子來説還是很重要,嬰兒的大動作發育順序是:抬頭——翻身——匍匐爬行——站立——走——跳。一般爬行發生在寶寶9~10個月左右。
寶寶爬行真的那麼重要嗎?
有科學研究指出,每個嬰兒應該爬行足夠500個小時。爬行不夠的孩子,以後的生活活動中會出現身體平衡感較差、手腳大腦不能更好的協調、可能會出現很多家長擔心的統感失調!
我家妹妹是在8個月左右,開始嘗試爬行的。剛開始只是在原地打圈,慢慢的才往前爬一些。爬行這個動作,是一個整體邏輯思維建構過程,也是嬰兒作為個體,主動完成的第一個完整大動作。
第1, 爬行有助於協調能力的發展。
爬行的時候,需要在身體以及腳部協調配合下,再加上視覺、知覺的協作,才能完成整個爬行過程。能鍛鍊到寶寶協調能力的發展,還可以刺激到內耳、前庭系統,有助於維持平衡感,也有助於左右腦的均衡發展。
第2, 感統的發育
爬行能促進本體覺的發展,過程中還能加強大腦中各個神經元的連接,有助於增強寶寶學習語言的能力。
第3, 促進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展
爬行需要用到身體上不同的肌肉羣,不僅可以鍛鍊到軀幹和四肢肌肉,還能促進身體協調性的發展。
爬行時需要抬高並左右轉動頭部,有助於鍛鍊頸部肌肉,而手腕和胳膊的力量支撐在整個上半身,也是可以鍛鍊到這些部位的力量。對寶寶以後用筆塗鴉、用勺子吃飯,都有好處。
Tips:爬行過程中,需要用到身體的上肢和下肢共同參與,並且動作協調一致。所以,喜歡爬行,爬行多的孩子,以後學走路不容易摔跤,動作也比較靈活。
第4,促進認知能力發展。
寶寶爬行的過程中,也是探索和獨立嘗試的過程。他在接觸周圍的環境、事物以及人的過程中,能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激發他不同層次的思考,累積豐富的生活經驗。
第5,鍛鍊身體,防止嬰兒肥胖。
爬行過程中,軀體的活動量大,能消耗一大部分的熱量,減少嬰兒皮下脂肪的積聚。而在爬行的過程中,能鍛鍊到全身的肌肉,促進韌帶的靈活和骨骼生長,能有效防止嬰兒肥胖的發生。我家倆孩子都不怎麼胖,跟他們喜歡爬,有很大關係。
如何引導寶寶爬行?
一般8個月最有的孩子,就有爬行的慾望了,但個體發育不同,時間上可能有早晚,家長不必太着急。前期可以引導孩子鍛鍊抬頭和翻身,為爬行做準備。
寶寶剛開始想要爬,家長可以在他面前放一個小玩具,吸引他關注,提升爬行的意識。寶寶剛開始爬的比較慢,雙手不會發力,活動起來,可能只是打圈圈,很難往前走。但慢慢的,他就知道用雙手支撐身體,兩隻腳蹬着往前爬了。
我家妹妹對紅色的球比較感興趣,她剛開始爬,我就把紅色的卡片或球類,放在離她不遠的地方,吸引她去抓,拿到手她很有成就感,笑嘻嘻的看着我。好像在説:''你看,我拿到了!''
爬行小貼士
1、 注意安全問題,把尖鋭的傢俱安上保護套或防護條;
2、 電源插座套上安全套,或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3、 剛學會爬行的孩子,儘量不脱離家長的視線;
4、 收拾好家裏的衞生,避免寶寶怕行的時候,抓到東西往嘴巴里送;
5、 不用太軟的墊子或在牀上爬行,寶寶很難前行。
妹妹開始有爬行的慾望了,我和先生兩個人,趴在地上,各自在家裏爬了一圈,從嬰兒的視角觀察環境,並排除了家裏的安全隱患。
凌晨媽媽來叨叨:
總之,爬行對寶寶非常重要。不爬行直接走,雖然不會對智力造成影響,但卻失去了鍛鍊感統的黃金機會。對寶寶來説,每個過程都要經歷,跳過去並不一定是好事情,你説呢?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