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粗心爸爸“抱娃找娃”,孩子一頭霧水,找啥?我不是在你懷裏嗎?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健康

爸爸帶娃,活着就好,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網絡風評

執筆:歐陽比文

爸爸和媽媽帶娃的方式“各有千秋”,媽媽較為細心,無論在何種場合,關注的焦點總是在孩子身上。

而和寶媽比起來,寶爸則顯得漫不經心,還因此鬧出了不少“笑話”,虛驚一場。

粗心爸爸“抱娃找娃”,自己卻渾然不知

這天天氣晴朗,寶爸推着孩子出門溜達。路過一個涼亭附近,寶爸感覺有些累了,於是就推着孩子進到裏面休息。

在進入涼亭後,寶爸將孩子從童車中抱了出來,孩子端坐在爸爸的懷裏,十分乖巧。後來父親的注意力卻轉移了,漸漸忘了懷裏還有個娃。

等到寶爸“神遊”了一番後,突然發覺孩子不見了,這一發現非同小可,寶爸立馬變得神情緊張起來。他順手抱着懷裏的孩子,連看都沒看一眼,而是全神貫注盯着嬰兒車。

咦?不對啊!孩子剛剛還在車裏的,怎麼這麼一會兒工夫就不見了呢?孩子丟了?想到這一點,寶爸下意識地一手拎娃,一手迅速摸向童車,還四處張望,希望能找到蛛絲馬跡。

在一番“神操作”下,老爸終於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正當他要掏出手機求助的時候,猛然看到了在懷裏安安靜靜的孩子,整個人一下子就放鬆了。

孩子一頭霧水,爸你找啥呢?我不是在你懷裏嗎?

在短短几分鐘內經歷了大喜大悲,好像走過一個世紀那麼長,寶爸都被自己“蠢哭”了吧。

話説在他和孩子眼神對視的那一刻,小寶寶是有多無奈啊,彷彿在説,爸你找啥呢?用不用我幫忙啊?找我的話,我就在你懷裏啊!

網友看到這一幕紛紛評論“同款老爸”。網友小A分享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歷,爸爸出門把他忘了,被鎖在了家裏,結果到了外邊才發現“非同尋常”。

等到爸爸開門回到家,小A睡得正香,反倒是老爸哭得稀里嘩啦的,為這件事被老媽差不多“罵了”一輩子,心疼。

就像這位抱着孩子還找娃的爹,也是醉了!不過細細想來,還真是心有餘悸,帶娃出行,父母要時刻提高警惕才行!

帶娃出行,這三個雷區千萬不要碰

2016年,法制晚報公佈的數據顯示:年齡在5歲以內、10歲以上的兒童易丟,男童走失佔六成。

父母帶孩子出行,以下這些行為應避免,家長一定要重視。

低頭玩手機

現在的成年人差不多人人都是“手機族”,玩手機沒問題,卻要分清場合和情況。

一邊帶着孩子,一邊做低頭族,很容易忽視孩子的情況,從而給了壞人可乘之機。不要讓手機搶走了家長原本對於孩子的關注度,後悔終生。

和人聊天

領着孩子出門,常常會遇到一些熟悉的人,比如多年不見的老同學、離職的同事等等。大家噓寒問暖一番,越聊越投機,有的乾脆將孩子放進淘氣堡,或者周邊的座椅等地

孩子很難對你們的話保持興趣,一旦離開走失的風險極大。帶娃出行,切記“一臂原則”,也就是説,孩子不能離開你一臂遠的距離,保證安全。

“路怒症”

路怒症,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説一個人帶着憤怒的情緒去開車,最怕演變成攻擊性行為。

節假日帶娃出行,人山人海,有的家長就會變成“路怒症”的一員,在路上發脾氣,甚至發生衝突。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孩子也很容易產生“應激創傷”甚至遭遇危險。

寶爸帶娃“不靠譜”,仍要放手讓其參與

2015年,上海市科學育兒基地對500名4~6歲的幼兒家庭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爸爸陪孩子的時間,平均每週要少於媽媽將近12個小時。

可見在帶娃的過程中,爸爸的參與度是很低的,這也就引發了很多關於“詐屍式”“喪偶式”育兒的討論。

寶爸帶娃風格與媽媽迥然不同,甚至狀況百出。即便如此,寶媽仍然要鼓勵並堅持讓寶爸參與進來,而不是當甩手掌櫃。

在安全的前提下讓父親能和孩子更多相處,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十分有利的。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