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嬰兒健康、食品安全等各方面的考慮,越來越多的寶媽選擇了母乳餵養。
母乳是嬰兒的第一天然食品,它為嬰兒出生後最初幾個月提供了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素,並且在嬰兒1歲前的後半年,母乳也滿足了一半或更多的嬰兒營養需要,而且在嬰兒2歲的這一年中,母乳可提供三分之一的營養。
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都是十分辛苦且偉大的,但因為缺乏經驗,很多新手媽媽都會踩一些“坑”走一些彎路,以下關於母乳餵養的小知識,你瞭解多少呢?
1.感覺初乳髒髒的,需要扔掉嗎?
♀️
產後最初幾天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很多新手媽媽覺得初乳偏黃黏稠,看上去髒髒的,所以直接擠掉不要了。
事實上,初乳中含有豐富的抗體和免疫物質,可以增加寶寶的抵抗力,還能抵抗和殺死各種細菌,防止消化道、呼吸道發生感染性疾病。
初乳可以促進寶寶胎便排泄,減少黃疸發生。早產兒母親的初乳中營養物質和氨基酸含量較多,能充分滿足早產寶寶營養需求,利於早產寶寶消化吸收,提高早產寶寶免疫能力,對抗感染有很大作用。
2.擔心初乳不夠喝,需要給寶寶補充配方奶嗎?
♀️
寶寶出生後第一天,胃的容量只有5毫升~7毫升,只有一個櫻桃大小。
出生後第三天,胃的容量達到22毫升~27毫升,差不多一個核桃大小。
所以,母親只要稍有一點乳汁分泌,就可以完全滿足寶寶的需要。
隨着寶寶吸吮增多,乳汁也更多。初乳完全能夠滿足寶寶的需要,不需要喝水、飲品或添加配方奶粉。
如果給寶寶添加配方奶,寶寶吃飽了,就不會再去用力吮吸乳房。寶寶吸吮乳房的次數減少,媽媽很容易出現“下奶”延遲,或者嚴重乳脹的情況。
3.母乳餵養時一定要坐着嗎?
實際上,沒有哪一種是普遍認為的最佳姿勢,只要媽媽和自己的寶寶都感覺到舒服,寶寶可以安心吃奶就可以了。
媽媽的乳暈有大有小,不以含住全部或大部分乳暈作為評判條件,正確的含接姿勢是含到下面的乳暈比上面的乳暈多,看到上面的乳暈露出的比下面的乳暈多,即不對稱式。寶寶上唇和下唇的夾角要在120度以上,一般在120度~160度之間,可以儘量避免乳頭破裂情況的發生。
最好兩側乳房輪流餵奶,如果一側就能滿足寶寶需要,應該用吸奶器將另一側的乳汁吸出,這樣可以有效預防乳腺炎,還可以促進乳汁分泌。
在哺乳結束後,媽媽最好豎着抱起寶寶,從下往上輕拍後背,待寶寶打嗝後在將其放下平躺。如果在哺乳結束時,寶寶已經睡着,不可以生硬地把乳頭拉出。這時,應輕壓寶寶的頦部,讓寶寶鬆開口,乳頭自然就會滑脱。
4.母乳餵養會導致媽媽乳房變形?
寶媽乳房的變化其實在懷孕的時候就發生了,激素變化會使媽媽乳房變形,但母乳餵養可以幫助寶媽的產後恢復。
媽媽的乳房分泌乳汁,讓寶寶吸出然後再分泌再吸出,這個過程對乳房是很好的鍛鍊,會使乳腺組織和脂肪組織等得到恰當的運動,從而令乳房更加健美。
哺乳時,要注意讓寶寶交替吸吮雙側乳房,一側吸空後再吸另一側,這樣可使每一側乳房接受均勻哺乳。
只要餵養方法科學,即使母乳餵養時間超過一年,斷奶後也不會導致乳房變形下垂,乳房仍然會保持豐滿。
5.擠出的母乳要如何儲存呢?
儘管親自哺乳是母乳餵養最好的方式,但很多職場媽媽受困於工作等方面的因素,不能隨時為寶寶提供母乳餵養,這時新手媽媽可以準備好吸奶器和儲奶用具,先將母乳擠出來保存好,以便寶媽不在寶寶身邊的時候,寶寶也能吃到母乳。
(圖源:國家衞健委)
注意乳汁儲存時不要放在冰箱的門邊,應儘量放在冰箱內部,以免温度受開關門影響。
寶寶的吸吮刺激對泌乳量的保持仍然重要。下班回家之後、夜間睡覺期間以及早上出發之前,職場媽媽最好親自餵哺寶寶,多和寶寶親密接觸,以促進乳汁持續分泌。
6.母乳餵養時媽媽的飲食要注意什麼?
有的食物能夠減少乳汁分泌,還有的食物對寶寶的腸胃有刺激。因此,乳母在飲食時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不要飲酒;
少吃鹹肉、火腿、鹹菜等過鹹或醃製加工過的食物;
少吃麻辣、冰冷等類刺激性大的食物;
少喝濃茶、咖啡、可樂等含收斂物質或使人神經興奮物質的飲料;
麥芽有回乳作用,少吃麥乳精和含麥芽的食物;
不要隨意服用藥物。
7.哪些情況下不宜進行母乳餵養?
儘管母乳餵養對母嬰有着諸多好處,但有些媽媽或者寶寶因為自身方面的原因,是不宜進行母乳餵養的:
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伴發熱,產褥感染較重,服用對寶寶有影響藥物。梅毒、結核病活動期不宜哺乳;
病毒感染:甲肝急性期有較強的感染性不宜母乳餵養;
乙肝病毒DNA陽性和大三陽的媽媽,肝功能正常時,在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以免雙重免疫下,可以母乳餵養,但肝功能不正常時,不建議母乳餵養;
艾滋病媽媽不宜母乳餵養;
乳房疾病:嚴重的乳頭皸裂、急性乳腺炎、乳房膿腫等情況發生時,應暫時停止哺乳;
母親患嚴重疾病:嚴重的心臟病以及長期服用抗癲癇類藥物的媽媽,不宜母乳餵養;
寶寶患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時,應禁止母乳餵養。
本期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1]健康中國,https://mp.weixin.qq.com/s/OAvHNxs1IbMzZqXHu8Feig
[2]國家衞健委,http://www.nhc.gov.cn/jnr/mrwyzzsxx/201408/07857d19fa9442f8b0bcc308f0ba1b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