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心理學家:養男孩有三忌,12歲前家長尤其要注意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健康

作者 | 夏天

前兩天,鄰居找我訴苦説:

“真不知道自己上輩子造了什麼孽,養了個這麼不省心的兒子!”

“都是小時候沒好好管他。”

鄰居開了間小美容院,平時生意很忙,一直沒時間陪孩子。為了彌補,就一味地寵溺。

  • 喜歡什麼就買什麼,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
  • 任性貪玩,不喜歡學習,快要上初中了想管,發現完全管不了了;
  • 每次闖禍,都幫他收拾殘局,導致現在自制力也很差。

如今,她的兒子畢業兩年不找工作,各種花式啃老。

李玫瑾曾經説過: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家長造就的,家長的問題若不調整,孩子的問題也調整不了。

培養男孩,最重要的時間段是在12歲之前。

一旦晚於這個重要的節點,孩子的性格已經養成,以後再想挽救就會相當困難。

所以,家有男孩的父母,一定要注意下面這三點。

忌“一個寵,一個嚴”

李玫瑾教授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個男孩,爸爸媽媽都很厲害。爸爸常年在國外,但對男孩管教很嚴。即使不常見面,男孩也很怕爸爸。

媽媽在國內,對男孩很是寵溺。

男孩長大後,被姑姑安排進銀行系統上班。

令人意外的是,家境並不差的他,竟然在銀行裏做假了幾百萬的假賬…… 被抓住時,家人還不敢相信,家裏並不缺錢,他為什麼這麼做?

李玫瑾老師一語道破天機:男孩之所以人前人後兩副面孔,正是因為父母的管教不一致造成的。

媽媽的寵溺,造成了他的為所欲為。

爸爸的嚴苛,造成了他的膽怯自卑。

很多父母認為,家裏應該“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其實這是錯的。

在父母面前,男孩會一面想要討好,一面想要任性。長期的矛盾心理作用下,性格也漸漸變得扭曲。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 “斯坦福狂鴨症”,説的是表面上鴨子在湖面上悠閒遊動,其實水面之下,鴨掌正在瘋狂波動。

很多孩子就是這樣的“狂鴨”,看起來風平浪靜,實則內心被暗流攪亂。

父母教育不一致,孩子的內心很容易混亂。

《隱秘的角落》裏的張朝陽,爸爸的懦弱,媽媽的強勢,讓他一方面渴望得到爸爸的愛,一方面又想要逃離媽媽的控制。

於是他一邊迎合母親,成為媽媽的“乖兒子”;一邊在內心的渴望和逃離的拉鋸戰中變得扭曲。失去自我,壓抑自我,變成一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雙面人格的人。

家有男孩,千萬不要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不要一個寵溺,一個嚴厲。

父母應該站在統一戰線,在此基礎上各有分工,共同滋養孩子的成長。

忌“只給孩子物質滿足,卻不陪伴孩子成長”

李玫瑾老師曾在一次講座中講到:

珠海有一個父親,很有本事。短短几年的打拼,就存了百萬家財。可是,當他回到家時,發現兒子已經長大,總是逃學、惹是生非。

他想要開始管孩子,卻發現根本管不住。

《小歡喜》裏的季楊楊,爸爸是政府高官,一直在外地就職。媽媽也一直陪爸爸在外地,他從小跟着外婆、舅舅長大。

高三那年,爸爸媽媽空降回來,想要參與他的成長。但此時的季楊楊性格叛逆,對他們很是牴觸。

父親的教導在他身上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讓他越來越反感。

李玫瑾老師説:家庭撫養不僅體現在物質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子女的心理撫養。

0-12歲的孩子,正處於對父母的“依戀期”。

跟父母長期、持續的親密接觸,能給孩子帶來生命初期的愉悦記憶,也是孩子形成心理自制力的基礎和資本。

在孩子生命早期,如果長期沒有得到這種依戀的滿足,孩子就很容易產生不滿足感,從而產生煩躁、敏感、神經質等性格障礙。

幼年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心理營養的孩子,長大後才會叛逆、難管。

尤其是3歲之前,孩子跟着誰,更容易對誰產生心理依戀,長大後更容易聽誰的話。

只有陪伴孩子的成長,監督孩子的成長,引導孩子的成長,才能及時地發現孩子的需要,解決孩子的需要。

忌“只要求孩子,不要求自己”

去表姐家做客,發現他們家是這樣的:

孩子在寫作業,表姐坐在一邊玩手機,時不時瞄兩眼孩子,發現孩子在走神,立刻呵斥孩子:“幹什麼呢?專心寫作業!”

孩子不服氣地説:“憑什麼我要寫作業,你卻可以玩手機?”

有時候,他們一家三口看電視,地板上瓜子殼、花生殼、麪包屑、塑料包裝袋扔得到處都是,爸爸抱怨媽媽太懶,不知道打掃衞生,媽媽指責爸爸眼裏沒活,最後兩人齊刷刷地使喚孩子:“去把地掃掃。”

孩子沒好氣地嘟囔道:“你們都不掃,憑什麼我掃?”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吸收性心智”,是指兒童無意識的記憶力,吸收環境並加以適應以形成人格的能力。

蒙台梭利曾比喻吸收性心智為海綿和照相機。意思是説:孩子都是盯着父母長大的,父母什麼樣,孩子就學成什麼樣。

李玫瑾老師也曾在圓桌派上講到:孩子的表現,一定是父母的折射。

作家鮑德温説: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偶爾我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説什麼,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

2004年安徽理科狀元説,“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而清華才女武亦姝的爸爸,每天下午後4:30關機。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最好的教育是影響,父母只有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孩子才能在潛移默化中長成父母所期待的樣子。

心理學家張怡筠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適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你想到你的父母時,你的內心會充滿力量,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從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但父母每一點改變,都給孩子多了一點機會,多了一份勝算。

想要孩子擁有一份健全的人格,父母一定要統一戰線。

想要孩子温暖懂事,父母一定要給足孩子心理營養。

想要孩子長成自己期待的模樣,父母就要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只有內因外因共同作用,我們的孩子才能長成理想中的樣子。

—— End ——

作者:夏天,懷着一顆對文字敬畏的心,寫讓你我舒服的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