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寶媽都有這種感受:自己的寶寶雖然很可愛,但是有時候難免調皮,自己平時工作壓力大,生活瑣事又多,所以有時候控制不住脾氣,就會吼罵寶寶。但往往吼過之後又後悔,因為也知道這樣對寶寶不好,破壞了親子關係。可是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還是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就是一個不斷的吼、不斷後悔的惡性循環。
那麼不吼寶寶的父母又是怎麼做的呢?
佳佳是個二胎媽媽,大寶6歲,二寶4歲,年齡相近,所以有時候兩個孩子會因為一件事情爭吵起來。上個星期佳佳正在做飯,客廳裏兩個孩子又開始吵鬧。佳佳出來一看,大寶已經把二寶按在地上打了。佳佳心頭火起,但還是深呼吸了幾口氣平復了情緒,她把兩個孩子拉開,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1、經常被吼的孩子,不受其他小朋友喜歡。
其實父母是孩子的第1個老師,也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父母經常用吼叫的方式來跟孩子溝通或批評孩子,孩子自然也有樣學樣,不管是在家裏還是外面,只要有一點不如意的事情就會怒吼。比如在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如果出現分歧,孩子會吼叫其他小朋友。這樣下去,只能讓他越來越不受歡迎,在學校裏沒有小朋友願意跟他一起玩。
孩子如果經常被父母吼罵,那很可能會心裏畏懼,並且產生逆反心理。年齡越來越大,孩子可能越來越膽小,也越來越沉默。即使跟其他小朋友玩,也是帶着自卑的心理。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讓他以後有健全的人格,還是建議父母們不要用吼叫的方式來對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