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五官就能知道健康狀況?快來看看你的面色如何……
高考注意事項
1 要準備好高考所需要的工具,最好用考試袋全部裝好自己的准考證和一些考試必備用品,這樣算是完成了比較重要的一步。
2 確定好考場和考試時間,考場走錯的也大有人在,所以確定好考場,同時也要把我考試時間,遲到就不可以入考場了,所以時間是不等人的。
3 儘量讓自己有充足的信心去考試,因為比較重要的考試不可忽視,儘量不留空題,把題目做完才是最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形容臉色好壞的詞語,比如:面色紅潤、容光煥發、面如土色、面黃肌瘦……
實際上,我們的五官與身體五臟健康息息相關,面部、五官狀態以及氣色可以透露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很多疾病可以直接通過面部的變化反映出來。
你知道“色診”嗎
我們知道“望聞切問”是中醫的基本診斷方法,其中“色診”就是望診中的一部分,能從臉上不同部位的顏色,看出五臟的健康狀況。
人臉上的變化一般有四種:氣、色、形、態,其中形態變化出現較晚,氣色變化則較早。色診就是通過病人顏面五官的氣色變化來診斷疾病,氣是指光澤,色即顏色。通過色診即可看出身體生理、病理、疾病及疾病趨勢。
下面教你通過氣色變化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趕緊拿起鏡子,照照自己的臉色吧!
不同部位異常顯示不同疾病
鼻頭——反映脾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將水谷精微向上輸送,化生心血、化生肺氣,被稱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脾又主統血,能夠統攝血液正常運行,佔據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面部,鼻頭反映脾的健康狀況,健康人的鼻頭應該是明亮、潤澤而含蓄的淡黃色。如果脾有問題,鼻頭的顏色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
如果鼻頭出現淡白色,則説明脾功能不健全,脾氣虛。脾氣虛的人,則可能出現不想吃飯、腹脹、便溏、大便出血等症狀。
此外,看鼻頭的顏色,還應與面部、脖子、手背的顏色進行對比,如果鼻頭顏色比這些部位更淡更白,也可能預示脾氣虛。
此外,如果鼻頭髮灰,則表明脾濕熱。如果脾的生理功能減退,水濕就會侵犯脾胃,出現脾濕熱證,有全身各處沉重、舌苔白膩等表現,嚴重者可能出現眼皮、下肢水腫。
鼻樑——反映肝
兩個顴骨的最高點做連線在鼻樑的最高點,與面部中線相交的部位,即鼻軟骨和鼻骨的中間。這個部位出現氣色形態的變化,説明肝臟除了問題。
肝色部發暗:説明情緒不好肝色部發青:説明肝氣不疏、肝氣鬱滯肝色部青裏透紅:説明氣鬱化火肝色部發紅:説明肝火太大肝色部出現隆起、變硬:是肝臟的慢性疾病,如肝硬化等徵兆肝色部隆起青黑:説明有肝硬化而且發展成肝癌專家提醒:鼻樑肝色部正常的顏色應為淡淡的青色,隱隱約約看不太清楚為宜。
鼻翼——反映胃
胃也是消化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觀察鼻翼的顏色,就能發現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蛛絲馬跡。
鼻翼兩側發紅可能預示胃炎:其中,鮮紅色一般是急性胃炎的標誌,而暗紅色往往預示慢性胃炎。通常在吃飯時或者飯後有胃痛的症狀,如果飯前痛,往往是十二指腸炎症或潰瘍的表現。
這時可用一款“益氣滋陰養胃茶”。黃精能恢復胃的消化功能,恢復胃酸的分泌功能。恢復萎縮性胃炎的胃酸分泌功能,防止甚至可能逆轉腸化生的發生。但這個藥不能多吃,對消化功能有影響,每個6-9克,不要超過10克。用5克玉竹,5克黃精 ,用250毫升的水煎煮半小時,平日喝下。
鼻翼出現暗紫色或者出現蟹爪紋(細細的紅色紋路),則可能是胃潰瘍的表現。據臨牀研究,鼻翼兩側出現蟹爪紋的人,大部分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結果均為陽性。西醫也有相關研究表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會出現毛細血管擴張,與此相對應。
因此,鼻翼顏色有變化的人羣,建議到醫院進行胃鏡檢查,以明確症狀。
唇部——反映腸
有小腸息肉的患者,相當一部分會在嘴唇上出現黑色的斑塊,可能是紫黑色的,也有可能是純黑色的,而小腸息肉發病率相對較高,甚至有可能進展為腸癌。
有兩種草可以輔助護腸,那就是敗醬草和馬齒莧,對腸道紅腫熱痛、排膿、排血、排粘液的病症,都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每次用30克,煎成水;或者做成涼拌菜,或包餃子、包包子,都對腸道炎症有很好的作用。
眼睛——反映內臟
眼白的氣色變化比較多。正常的眼白氣色,成人是白色的,小兒是青白色,潔白澄清,活潑有光彩。表層光澤透明,只有少量血絡分佈,裏層色白堅韌。如果眼白顏色出現異常,表示內臟有疾病存在。
眼白過白:主寒、主風、主氣血虛弱。眼瞼結膜眼色蒼白:心臟疾病和循環系統疾病,眼球嚴重發白:提示肺部有病。整個眼白髮黃:首先要考慮黃疸,黃疸還伴有小便色黃、皮膚髮黃,這些都是濕困脾胃肝膽所致。眼白:充血發紅,一般是細菌、病毒感染。如果除了兩眼發紅,還有分泌物、發癢、異物感和眼痛等症狀,應去醫院眼科詳細檢查。眼瞼結膜有出血:血液循環系統疾病,比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病人也會呈現這種特點。舌頭——反映五臟
舌苔像豆腐渣一樣很容易被颳去:腸胃功能不良或飲食過量舌苔泛黃:感冒病毒入侵舌苔隱隱發黑:體温升高的緣故。不見得就是發燒,劇烈運動、怒火中燒都能讓舌苔泛黑。資料:養生中國
編輯:曹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