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今天同事靜巖帶了幾塊糖來給我們分。
因為前一天辦公室另一個小姐姐分享了自己的乾脆面,靜巖把它拿回家給了兒子,孩子聽到是別人給的,本着禮尚往來的精神,認為自己也應該拿一些東西送給這個姐姐,於是拿出了自己珍藏的糖果罐子,忍痛挑出幾顆,讓媽媽幫忙轉交。
靜巖講的時候我就想到了這個話題,真的,
糖果可以稱得上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零食了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
假如孩子們之間票選零食界的女團成員,糖果一定會C位出道。
為啥孩子們會怎麼喜歡糖果等甜食呢?
其實,喜歡吃甜食,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應。
以前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節目,其中講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含有大量白糖的甜食對大腦的作用,和“毒品”有異曲同工之效。
糖剛開始在歐洲出現的時候,就是因為人們瘋狂的愛上它,一度被認為是一種墮落。糖和鹽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調味品。
有研究人員做過這樣的實驗,
讓動物習慣性地攝入甜食,結果發現,甜食會刺激它們大腦中產生類似阿片的物質,令它們感到快樂。
過一段時間之後,一旦停止甜食供應,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失去平衡,動物們就會感到痛苦、煩躁不安。
孩子們也是一樣,吃糖的感覺會直接傳達給大腦神經,大腦神經會開始分泌多巴胺,這會讓孩子感覺到快樂。沒有吃過糖的時候還好,一旦孩子嚐到這種味道,甜味帶來的味覺刺激,馬上會讓孩子的大腦記住這種快感,因此小孩子大多都很喜歡吃糖。
另外,孩子們的身體需要糖
為什麼這麼説呢?
糖是人體三大營養源之一,人體總能量的55%~60%來自糖,所佔比重非常大。另外25%來自蛋白質,12%~15%來自脂肪。
孩子喜歡動,能量消耗比較大,而糖能夠補充能量。
糖果中的主要成分是白砂糖或者澱粉糖漿,含糖量非常高。
孩子在生長髮育過程中,整個身體都在發育,但是在身體全部的部位當中,發育最快的部位是他們的大腦。
大腦的能量需求非常的多,而在孩子平時攝入的三大營養物質當中,也就是糖、脂肪、蛋白質三種營養物質中,只有糖分能夠通過孩子的血腦屏障,進入到大腦裏面去,為大腦提供能量。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生病的時候,去醫院輸液,掛的幾個瓶子裏,總有葡糖糖。葡萄糖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產熱快,供能及時,可以直接作為病人的養料,在人體內分解最完全,最終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容易排出體外,並且在人體內不殘留任何有害物質。
葡萄糖可以直接被吸收,甘蔗、甜菜當中提取出的蔗糖屬於二元糖,紅糖就屬於蔗糖,由麥芽糖和葡萄糖組成,只需要一次水解就能得到葡萄糖。
還有一個原因,中醫認為,“甘入脾,能補脾,人在內脾不足,在外就表現出喜歡吃甜的東西。”
當然,説了這麼多孩子喜歡吃糖的原因,卻不是在為孩子吃糖找藉口,寶媽和孩子的吃糖大戰,該防守還是要防守。
正是因為糖這麼吸引孩子,我們才要在一開始就控制孩子吃糖。
糖吃多了,孩子會不吃飯。
糖果甜食帶來多巴胺的分泌,讓孩子感受到快樂,會讓孩子控制不住自己,只想吃糖,別的就不放在眼裏了。
郭德綱的徒弟張雲雷在小S的一檔節目中説到,他小時候和師傅住在一起,特別挑食,不吃肉,不吃海鮮,不吃菜,只愛吃糖,讓師傅非常頭疼。
糖分雖然能夠帶來能量,但是單一的營養物質,滿足不了孩子的生長需求,長此以往容易出現營養不良。
糖吃多了,容易得齲齒。
孩子吃完糖之後,牙齒表面會有殘留,口腔內停留12小時以上,就會對牙釉質產生損傷,時間長了就會出現齲齒。
董潔的兒子頂頂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吃糖,家裏姥姥姥爺比較寵愛,經常給孩子買,董潔只能不斷的藏,和孩子鬥智鬥勇。
有一集董潔還專門帶頂頂去牙科醫院補牙,但牙疼時的痛苦,也沒能讓孩子戒掉糖果。
偏食糖類,還會讓孩子變胖。
這太自然了,熱量補充這麼多,超過孩子的需求,自然會堆積下來,讓孩子變得肥胖。
英國BBC電視台曾經做過一個紀錄片,尋找導致人們肥胖的罪魁禍首。
實驗記錄了兩組人的變化,一組肆無忌憚的吃肉等高脂肪食物,一種吃甜食等高糖分食物,一段時間後,發現吃糖的人比吃肉的人胖的更多。
所以説,小孩子吃糖,一開始就不能縱容。
瞭解清楚這些,我們就會發現,寶媽從一開始就應該進行控制,否則事情就會變得麻煩。
①1歲以下嚴格遵守輔食添加原則,讓孩子吃本味食物,不添加糖和鹽。
②1歲之後,孩子的輔食也要清淡,並適當給予各味食物,讓孩子慢慢的適應味道,保證孩子能在幼兒期攝取人體生長髮育必要的各種營養物質,不要給孩子吃口味重的食物。
③1-3歲,孩子能夠添加的食物變多,不管是米飯還是饅頭,甚至是水果和蔬菜當中都是含有糖分的,只要是正常的吃飯,這些糖分已經足夠滿足身體的要求,不需要另外吃糖果來補充,所以寶媽可以從一開始就不要給孩子吃糖,尤其是不要過早給孩子吃糖。
④3歲以上,孩子或多或少會接觸到零食,這時候則不要過分的進行管制,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叛逆心,不讓吃偏要吃,或者是以後一旦有機會吃就狂吃。
家裏可以有一些帶一點口味的零食,要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少提醒他,平時多和孩子互動,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和快樂,孩子其他地方的需求得到滿足,對零食的需求就沒有那麼強烈了,注意力也不會集中到糖果甜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