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會特別迷戀某件物品?
生活中,不少寶寶總是特別迷戀某件物品,比方説一塊小手帕,或者是一件玩具,有的寶寶甚至到了寸步不離的程度,下面就是小編身邊發生的真實案例:
西西媽媽兩歲的西西最近喜歡一件東西都到了痴迷的程度——一個綠色的小漁網。在家時,小漁網不是被西西抓在手上,也必須在她的視線範圍之內。出門時,小漁網是必帶物品。
最令媽媽感到不解的是,有時候睡到半夜,西西會突然坐起來找漁網,只要將漁網遞到她的手上,她倒頭又睡着了。由於長時間的抓握,漁網的鐵手柄變成了黑色,媽媽擔心有損健康,偷偷將小漁網扔掉,西西哭鬧了很長時間。
妞妞媽媽:
妞妞已經上幼兒園中班了,可是她仍然不能放下她的維尼小熊玩具,每天上學都要帶着它,即便是寫字、做手工的時候,她也要將小熊放在桌子上。如果有其他的小朋友碰了她的玩具,妞妞就會對人家怒目相向。有一次,一個調皮的小朋友將小熊藏了起來,妞妞大哭不止,直到幾個老師合力將其找到,妞妞才停止哭泣。
面對孩子的這些行為,很多家長腦中自然會冒出一個詞——“戀物癖”。事實上,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屬於“戀物行為”,這與“戀物癖”有很大的區別:戀物行為是指孩子對某種特定物品的依戀,一旦離開它,容易哭鬧、焦躁不安;“戀物癖”則是變態心理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患者通過撫弄、嗅、咬或玩弄某物來獲取性快感。正常的“戀物”不是病,家長無須過分擔心。
那麼,在兒童的世界裏,為什麼會有戀物行為呢?
環境的突然變化不少父母很早就開始訓練寶寶在兒童房單獨入睡,以此來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另外,家長越來越重視早期教育,在孩子兩歲時就將孩子送到各種各樣的興趣班進行學習,卻忽略了與孩子之間的親子互動。初入新的環境會使孩子出現各種偏異行為,戀物就是其中一種,孩子會設法通過各種感官來安撫自身的情緒需要。
缺失安全感父母忙於工作,現在家庭中的孩子多是由全職保姆或者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大,傳統觀念的老人往往只關注孩子的生理發展,而不懂得如何滿足孩子的心理發展需要。經常與父母分離、由動畫片陪伴的孩子往往會缺乏安全感,把原本對親人的依戀轉移到對物品的依戀上。有專家認為:當孩子在需要媽媽而得不到滿足時,把某些物品作為媽媽的象徵,從中獲得情感的安慰。
身體接觸需要
親子依戀是嬰幼兒時期很重要的心理需求。它的表現之一,就是對皮膚和身體接觸的需要。所謂“皮膚飢渴”,就是説,人存在着身體接觸的需要,尤其是在嬰幼兒階段更為強烈,在舒適的身體接觸中,孩子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所以,孩子會“戀”上被子、枕頭、小熊布偶這些物品。
“戀物”本身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消極影響,而“戀物”的源頭——安全感的缺失才是家長必須時刻關注的。寶寶出現“戀物”情結,小編推薦三大妙招,希望能給困惑中的父母提供一些幫助。
1.無條件地擁抱你的孩子
平時多擁抱孩子,多拍撫孩子的背部和頭頂,以解其“皮膚飢餓”。爸爸媽媽要注意了,擁抱和拍撫不是獎賞,不要等孩子畫了一幅好畫或彈出一首鋼琴曲時再去擁抱他。擁抱應該是日常的、無條件的,就算孩子做錯了事感到不安,也要擁抱他。經常性地擁抱會給孩子這樣的暗示:我在你身邊;我愛你;別怕,有我呢;失敗了不要緊;你很安全……經常與父母擁抱的孩子,絕不會將小包被或玩具熊當做他的“精神保險帶”。
2.鼓勵比懲罰更有效
父母需要耐心地處理孩子的“堅持”。有些父母會採取一些過激的方式:如將孩子依戀的玩具扔掉,或是逼迫孩子必須做出改變。這些方式會給予孩子太大的壓力,反而會令其養成其他的壞習慣。
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他們的心理和行為極易受到同齡人的影響,所以,父母要多給孩子創造與同齡夥伴接觸、玩耍和交流的機會。當他發現夥伴沒有戀物行為時,他會自然地改正自己的行為。父母還可協助孩子發展多方面的興趣,鼓勵他勇於探索,尋找更美好、更有趣的事物,這對戒除戀物行為也很有幫助。
3養成睡前良好習慣
就算讓孩子單獨睡兒童房,家長也要進行睡前安撫工作。孩子都會在本能上畏懼噩夢和黑暗,所以硬性將孩子與父母分開,對於孩子來講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很多孩子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戀物行為”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獨睡前陪伴孩子,唱一首催眠曲或讀一兩個美妙的童話故事,開亮一盞小燈,等孩子睡着再離開,就比較容易使其對包被、玩具之類的物體“脱癮”。
愛要大聲説出來
父母切記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鼓勵和讚美,“你做得真好”、“無論怎麼樣我們都愛你”,這些話語傳遞的是:我在乎你,你是最重要的,因此可以讓孩子的內心產生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和無比堅實的安全感。
父母發自內心對孩子的愛,才是根治孩子“戀物行為”的特效藥。
關注億童父母學院微信號(微信ID:guligudou),和我們一起探討育兒,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教育也許會變成一件真正輕鬆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