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傷發熱(血虛,氣虛,陽虛)辯證依據,分析,方藥,應用

1.主症:發熱,多為低熱

2.兼症:面白少華,唇甲色淡,頭暈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寧,多夢健忘,或月經量少色淡,甚至閉經

3.舌象:舌淡,苔白

4.脈象:脈細或細弱

血虛,陰不制陽——發熱,但熱勢多低;

血虛失榮——面白少華,唇甲色淡,頭暈眼花,身倦乏力;

血虛,心脾失養——心悸不寧,多夢健忘;

血虛,衝任不充——月經量少色淡,甚至閉經;

治法:益氣補血

方藥:歸脾湯

黃芪、黨蔘、白朮、雲苓、甘草——益氣健脾

當歸、龍眼肉——補血、養血

酸棗仁、遠志——養心安神

木香——理氣化滯

常加熟地、枸杞、阿膠——加強滋陰補血

發熱甚者——加銀柴胡、地骨皮、鱉甲:清退虛熱

心悸多夢健忘——加柏子仁、夜交藤:安心神

衝任不足——合四物湯:補血調經

腹脹納呆——去龍眼肉,加雞內金、山楂、谷芽:消食導滯

活動性出血——加三七粉、仙鶴草、茜草:止血

1.主症:熱勢或低或高,常在勞累後發作或加劇

2.兼症:精神倦怠,頭暈乏力,氣短懶言、胸脘痞悶,納差,便溏,自汗、易感冒

3.舌象:舌淡、苔薄白或白膩

4.脈象:脈弱

中氣不足,陰火內生——發熱;

勞則氣耗——勞累後發作或加劇;

氣虛下陷——精神倦怠,頭暈乏力,氣短懶言;

中氣不足,脾失健運——胸脘痞悶,納差,便溏;

氣虛,衞外不固——自汗、易感冒

氣虛——舌淡、苔薄白,脈弱;

若脾虛濕盛——苔白膩。

治法:健脾益氣,甘温除熱

方藥:補中益氣湯

黃芪、黨蔘、白朮、甘草——益氣健脾,補中氣之不足

當歸——養血活血

陳皮——理氣和胃

升麻、柴胡——昇陽舉陷、透泄邪熱

自汗惡風明顯——加牡蠣、浮小麥、糯稻根:固表斂汗,也可用玉屏風散

營衞不和出現時冷、時熱、汗出惡風——加桂枝、白芍:調和營衞

胸悶、脘痞、苔白膩——加蒼朮、厚朴、、藿香茯苓:健脾燥濕

氣虛夾瘀血——加桃仁、紅花、川芎、丹蔘:活血化瘀

氣虛兼外感後餘熱未清——加防風、荊芥、連翹:疏風解熱

氣虛兼氣鬱,情緒抑鬱——合逍遙散

氣虛兼血虛——合歸脾湯:氣血雙補

1.主症:自覺發熱而體温不高,發熱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

2.兼症: 面色恍白,頭暈嗜卧,腰膝痠痛。或面色浮紅,氣短,呼吸氣促,倦怠懶言,頭暈心悸,大便稀薄

3.舌象:舌淡胖或有齒印,苔白潤,或苔黑而潤

4.脈象:脈沉細無力,或浮大無力

命門火衰,陰寒內盛,浮陽格拒於外,真寒假熱——自覺發熱而體温不高,發熱而欲近衣;

陽虛內寒——形寒怯冷,四肢不温;

腎陽虛衰,失於温煦——面色恍白,頭暈嗜卧,腰膝痠痛;

心腎陽虛,真寒於下,戴陽於上——面色浮紅,氣短,呼吸氣促,倦怠懶言,頭暈心悸

舌象,脈象——腎陽虛,或虛陽外浮,或腎色外露之證。

治法:温陽補腎,引火歸原

方藥:金匱腎氣丸

附子、肉桂——温補陽氣,引火歸原

熟地、山黃肉、山藥、茯苓——健脾滋養肝腎

丹皮、澤瀉——清瀉肝腎、補中有瀉

短氣懶言——加人蔘:補益元氣

便溏、腹瀉——加白朮、炮乾薑:温運中焦

五更泄瀉——合四神丸(肉豆蔻、補骨脂、五味子、吳茱萸)

心腎陽虛,戴陽證——合用參附湯、四逆湯:回陽救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09 字。

轉載請註明: 中醫內傷發熱(血虛,氣虛,陽虛)辯證依據,分析,方藥,應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