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的娃啊,一個比一個“有個性”,經不得説,小小年紀,臭毛病比大人還多……
還是那句話,娃們都越來越金貴了,講句不好聽的,很多都被爸媽或長輩慣壞了。不信?自查一下你家寶寶有沒有這幾個表現?
如果對應上的比較多,爸媽趕緊糾正吧,大了就難改啦。
沒大沒小——有的寶寶不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反而直呼大人的大名,有點錯誤説不得,一説就頂嘴,好像欠他似的。
不光對家裏人這樣,對客人也一樣,一點主動問好等的禮貌都沒有,還很不歡迎或者説別的不禮貌的話。
插一句,這樣的寶寶去了別人家也會沒大沒小,不守別人家的規矩,什麼都要去摸一摸拿一拿,看到喜歡的玩具還想佔為己有,成功晉升為“傳説中的熊孩子”,甚至能以一己之力,弄僵2家人的關係。
想要什麼就要爸媽買——去商場或超市,爸媽總能見到這麼幾個小盆友,撒潑打滾要爸媽給他買玩具之類的東西,不買就哭鬧,弄得爸媽很頭疼,有時候不得不妥協。
犯錯後屢教不改——有的寶寶,一兩次犯錯後,會在爸媽或其他長輩的教育下改正過來,可有的寶寶就是犯錯N次,這跟爸媽沒有獎懲分明有關,有的爸媽太濫用“鼓勵教育”了,也有的爸媽就是二話不説揍,總之這些極端方式都會讓寶寶屢教不改。
自理能力差沒有動手能力——被照顧得太好了,半人高了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麼都要爸媽做,長這麼大從來沒自己拿過東西、疊過衣服等等,出門也是凡事要別人來幫自己做。
就算去幼兒園讀書了,書包也要爸媽或爺爺奶奶背。
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好吃的第一個搶,沒想過家裏其他長輩;好玩的也不肯跟其他小盆友分享。
出門也覺得所有人都要圍着自己轉,一旦沒有滿足就會大喊大叫甚至動手打人。
經不起挫折——要小南説,很多挫折其實都不算挫折,只是一點小困難,但這類寶寶不管,只知道扯着嗓子喊爸媽或其他長輩,希望大人能幫自己搞定一下。
最極端的是,自己摔倒了不肯起來,要怪地面不好“是地面先動手的”。
爸媽要區分關愛和溺愛:
説了這麼多寶寶的臭毛病,呀,寶寶一臉無所謂(皮掉了),倒是爸媽很委屈。
愛?請先區分一下是關愛,還是溺愛。
很多家庭就這麼個寶寶(或者最多2個),都想着把最好的東西最多的愛給寶寶,對對對,寶沒錯,但關愛和溺愛真心不是一回事。
關愛會對寶寶好,但比較重視對寶寶的引導和教育,鼓勵寶寶自己探索世界鍛鍊各種能力,在寶寶犯錯時及時引導和教育,對一些寶寶沒法解決的事情給予幫助。
可溺愛呢?説起來也是寶,但是毫無原則的,不懂得適當放手,一切以寶寶為中心,一切都替他解決,就會讓寶寶養成各種壞習慣。
如何糾正寶寶的壞毛病:
建議爸媽發現寶寶有很多壞習慣或者是有苗頭時,及早糾正過來吧,不然長大了會很難改正。
第一步就是要建立規矩,並和全家人商量好要統一戰線,每個人都去遵守,不能因為寶寶哭鬧或別的原因就妥協,甚至干涉其他人對寶寶做規矩。
我們也應該知道如何適當地放手。有些事情可以由寶寶自己來做,比如吃飯、喝水、穿衣等,即使我們在災難現場吃飯,喝得滿身都是,我們穿什麼樣的鬼服(事後我們會清理)也是寶寶自己的工作。家長要及時鼓勵他,儘量減少對他的依賴,讓寶寶以後能完成更多的任務,並逐漸獨立起來。
如果寶寶有人際矛盾呢?爸媽不要擼起袖子就上,小盆友的事情讓小盆友們自己去解決,鼓勵寶寶想辦法,而不是以大人的身份去“欺壓”其他小盆友。
特別是有些所謂的打打鬧鬧,哪個小盆友沒有啊,只要不是純心打人或者沒輕沒重,爸媽都少去幹涉吧。
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寶寶養成好習慣吧,不要心急,這個過程是漫長和曲折的,要容忍寶寶的失敗,一點點改變一點點養成。
也希望每個寶寶都能人見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