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謹教授:養兒子,3個“捨得”父母要做到,孩子會更有本事
隨着全國人口增長,男女比例差距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更加希望能至少生一個男孩子,家庭才算美滿。有了兒子之後,全家人的希望更是全部寄託在兒子的身上,想將其培養成為一個優秀的成功人士,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很多家庭中,兒子就像是家裏的“小皇帝”,只要是兒子的願望或要求,家長都會第一時間盡力滿足,從寵愛變成了溺愛。李玫瑾教授是研究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專家,在育兒方面有很多獨到的見解。
李玫瑾教授説過:“想讓孩子以後有出息,那麼在這3件事情上,一定要學會‘捨得’,如果一味地溺愛孩子,那麼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孩子很難有出息”。旺旺是家裏唯一的男孩,在旺旺的印象中,除了家裏的房子非常大之外,真的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了,爸爸媽媽也總是穿得很樸素,家裏一個月才會吃一次肉,自己從小到大穿的都是表哥們的舊衣服。
其實,旺旺的家裏並不是非常貧窮,相反是很富裕的,爸爸媽媽經營着一家公司,收入十分可觀,但這些旺旺並不知情,因為在他的認知中,自己的家庭情況非常不好,可以説是很貧寒。
從小到大,旺旺就非常羨慕身邊的同學和朋友,他們的爸爸媽媽總是會帶着孩子去吃大餐、去旅遊、買漂亮的新衣服,但這些他統統都沒有。雖然他沒有説過,但心中羨慕極了他們,這些他都沒有經歷過,甚至連學校門口的小零食,他也從來沒吃過。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旺旺學會了一個好方法,每次放學後都跟在同學的身後,等到同學把手裏的零食袋子扔掉後,他就趕緊撿起來,把袋子裏僅剩的一些殘渣吃掉,這對於旺旺來説,是他吃過最美味的食物了。
旺旺的情況被老師發現了,老師覺得不對勁,便叫來了他的爸爸媽媽,一問才知道,旺旺的家庭條件居然特別好,父母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培養旺旺,因為俗話説“窮養兒富養女”,窮養的兒子才會有出息。
老師非常不理解這對父母的“良苦用心”,好心勸説他們應該給孩子正常的物質滿足,不然會影響到未來的生活,但爸爸卻怒氣衝衝地説:“我們家裏就這一個兒子,不窮養怎麼會有出息,您別管了,我的孩子,我會負責的”。
養男孩的家庭,在這3件事情上,千萬不能省,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知道,“捨得”才會讓孩子更有出息。
1、捨得為孩子“投資”
老一輩的“窮養兒富養女”的教育觀念,使很多家庭都走上了這樣的育兒之路,但這種教育方式實在是已經落後了。起初,很多人認同這一觀念,是因為他們認可窮養兒子才會有出息這一説法,也就是“人窮志長”,但事實恰恰相反,那些明智的父母都捨得為孩子“投資”,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並且朝着那個方向去努力,孩子自然也會朝着哪個方向發展。
那麼家長怎樣做,才是往成功的方向“努力”呢?首先要懂得怎樣“投資”,往哪個方向“投資”。投資並不是盲目的,尤其是教育上的投資,更應該“捨得”,捨得給孩子報適合的興趣班,捨得讓孩子去長見識,捨得讓孩子去經歷更好的,孩子才會變得更加優秀。
2、捨得讓孩子“磨練”
相信每位家長對孩子説過最多的話,就是:“我吃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你必須聽我的,我做什麼都是為了你好”,雖然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在成長的道路免受傷害,自己犯過的錯不想讓孩子再犯,也算是為孩子找了一條捷徑,看似是在引導着孩子前進。
但不知身為父母的您有沒有想過,自己也是因為犯過錯,才知道下次不會再犯,才會從中學會些什麼,從而成長。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少不了一些挫折和困難的,也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挫折和磨練,才會使人變得更強大。父母可以幫得了孩子一時,卻幫不了孩子一世。未來的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要孩子去面對,如果孩子習慣了父母的安排和幫助,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了面對的勇氣,經不起挫折,遇到困難只會想到放棄,最終也只會一事無成。
3、捨得讓孩子“走彎路”
現在每個孩子都是家裏的寶貝,不管提出什麼樣的要求,家長都會盡力去滿足,漸漸地把寵愛變成了溺愛,看到孩子想要什麼,就馬上買下來,看到孩子遇到困難,就立馬衝在前面幫孩子擺平。但家長卻不知,這些看似愛孩子的做法,恰恰是在害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不但心理承受能力差,就連自理能力也很差,甚至長大後連養活自己都不能,終日在家,當一個名副其實的“啃老族”,每天都過得毫無意義。
所以,為了孩子的將來,請不要為孩子鋪路,不要為孩子畫好圖紙,讓孩子按照你的圖紙來施工,讓孩子多走些彎路,未必是一件壞事。
為人父母,心疼、寵愛孩子的心情自然是可以理解,想讓孩子成為優秀的人,也是每位家長的心願,與其把孩子束縛、捆綁,讓他經歷無趣的童年,為什麼不放開手,讓孩子去經歷成長中的每一步呢?畢竟,有“舍”才會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