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現在很多父母希望都自己的孩子能夠特別的獨立,同時又對他們保護過緊,尤其是在平時的一些小事中,父母都會幫孩子去完成。但是當孩子在稍微大一些的時候,父母就會把他和別人進行比較,就會覺得自己的孩子什麼都不會,為什麼別人的孩子就能夠做的那麼好。但其實主要就是因為父母平時給孩子做的太多了,讓他覺得這些事情本來就不是自己的分內事,他不需要做,同時他也不知道怎麼樣去做。
如果父母想讓孩子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麼在他小時候的教育上就一定要遵從一定的標準,不要等孩子有了行為能力之後,突然讓他變成什麼樣的人。因為他小時候有很多習慣就已經養成了,如果一下子讓他去改變這些壞習慣是不太現實的。而且如果在孩子稍微大一些的時候,父母強迫着孩子去改變一些壞毛病,那麼只能夠造成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融洽,兩個人相互都不能夠理解,從而引發很多矛盾。
1、讓孩子收拾玩具
很多家長因為過於的疼愛孩子,所以在他成長的階段中就會給他準備特別多的玩具。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在玩具中得到快樂,確實是這樣的。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特別快樂,但是當他玩完之後面對哪裏都是的玩具,父母在收拾起來的時候就會特別的痛苦。而且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因為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所以他對玩具是很喜愛的,他可能在一天之內會重複經歷很多次,這樣父母就會變得煩躁。
當孩子做不了其他事情之前,首先可以讓他自己收拾玩具,剛開始的時候他可能會抗拒。那麼父母就不要給他同時拿出來那麼多,讓他一個一個的玩,他玩完之後想要玩下一個玩具,那麼就需要拿這個玩具歸還到原位。可能剛做起來的時候是有一些困難的,但是隻要這件事情讓他反覆的去做,不停的去做,那麼在他的印象裏,他就知道這是一個規矩,他拿完東西一定要放回原位的。
2、自己吃飯
現在有一個特別常見的現象,就是當孩子很大的時候,很多父母還會到處追着孩子餵飯。而且在餵飯的過程中還得想特別多的方法,就是為了讓他吃一口飯。因為父母覺得孩子不吃飯就一定會餓,這樣他的身體就沒有辦法正常發育,所以就每天都在重複着同樣的事情。但其實每一個孩子都不會讓自己餓着的,但平時他在遇到比吃飯更感興趣的事情時,他就會只顧着做別的事情而忘記吃飯。加上父母有餵飯的習慣,所以就會讓他們覺得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可以做自己的事情,父母一定會讓他吃飯的。
雖然這在生活中是一個很小的事情,但是很多父母每次感到特別頭疼,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讓他獨立的去吃飯,不要擔心他會把食物吃的哪裏都是。只要讓他坐在自己的餐桌上面,那麼食物就只有小範圍的流失,所以父母不用過於擔心。其次,如果他只顧玩不吃飯的話,那麼父母就不要過於的去理會他,要讓他知道,如果他不吃飯,那麼他就沒有飯可以吃,這樣的情況超不過兩天他就會獨立的去吃東西。
總結:每一個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不能夠獨立的,獨立並不是説孩子在長大之後一定要會做什麼事情,而是讓他在小的時候就要學着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只有他把自己日常中的小事做好了,那麼他才能夠儘早的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