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母有種教育方法,短期內有效,不出十年孩子可能就跟自己離心了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健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因此在教育上尤為關注,但是,教育孩子這件事,並不是使力就夠了,而是需要用對方法,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案例

琪琪和老公都是從知名高校研究生畢業,受過良好教育的她們,對於兒子樂樂的教育非常重視。樂樂在上小學之前,是一個愛笑、愛説的小男孩,也是父母眼中聽話的孩子,可是等上了小學之後,卻逐漸變得不愛説話了。

樂樂的性格之所以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主要還得從媽媽的教育説起。

由於從小都是接受的“正統”教育,所以琪琪對樂樂的要求非常高,一旦犯錯都會立即指出,並大段的説教講道理,希望通過這些能讓孩子少走彎路。


但是在樂樂看來,媽媽的行為並不是在激勵自己,每一次的説教,都意味着父母不認可自己,在父母壓抑的教育下,樂樂不敢反抗,也就只能保持沉默了。

所幸,琪琪後知後覺的發現了兒子的變化,在一次深入交談中,兒子的話語讓她猛醒,意識到了自己錯誤的她,時刻剋制着自己想要説教的衝動,而樂樂也逐漸變回了曾經那個愛笑的自己。


這三種教育方法父母最常用,但最沒用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因此就會一再地詢問孩子“你錯了沒?”,之後更是為了讓孩子能長記性,會大段大段的講道理。

雖然父母的出發點可以理解,但是,對於心智發育尚不成熟的孩子而言,父母的説教,就是在對他們進行全盤否定,根本無法產生認同感,甚至還可能引起牴觸心理,完全適得其反。


通常,孩子們都不喜歡父母枯燥的説教,面對孩子“捂耳不聽”時,有些家長會就此作罷,但是絕大多數家長會開始變得惱火起來,從而教育演變成了爭吵大戰。

但是,壞情緒是教育孩子的禁忌,因為發脾氣的目的並不是教育孩子,讓其變得更好,而是宣泄自己的情緒,沒有任何的教育意義。


雖然從短期結果來看,這種延遲滿足似乎真的能激發孩子的動力,讓他們做好一些事情,但是就長遠來説,會讓孩子養成一種壞習慣,即將父母的正當要求,作為自己實現願望的談判籌碼。


此外,父母的這種“激勵”,其實是將自己的要求(學習或作業)放在了獎勵的對立面,不僅消除了孩子完成時的滿足感,更是讓完成的過程變得更加煎熬,從而產生抗拒心理。


高情商父母,都在這樣教育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最好能不吝於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因為只有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他們內心才會真的有安全感,更加信任、信賴父母。


而且,父母的愛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不至於畏首畏尾,而是敢於挑戰自己。

雖然作為過來人,父母可以一眼看穿孩子現在做的事情後果如何,但最好不要出言打擾孩子。

對於孩子而言,自我探索、發現問題、改正問題的過程,是他們完全認知這個世界所必須有的階段,一旦這份平靜被父母打擾,就容易容易失去了不斷探索的動力,從而成為一個平庸的人。


孩子在犯錯之後,會產生慌張、自我否定等負面情緒。此時,如若父母再加以指責,會讓他們更加的否定自己,但如果父母能加以安慰,告訴他們這些錯誤常人都會犯,而且犯錯誤不可怕,不加以改正才可怕,鼓勵他們戰勝困難,這樣,他們以後也就無懼困難了。

【幸孕説】其實,孩子長大後究竟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於父母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