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以性別名義“傷害”男孩,他們比女孩更需要抱抱,父母要牢記

教養孩子,不少中國家長都奉行着“女孩富養,男孩糙養”的理念,對待女兒千寵萬嬌,對待兒子則是不打不成才。殊不知,男孩比女孩更需要父母的愛!

別再以性別名義“傷害”男孩,他們比女孩更需要抱抱,父母要牢記

一、得不到父母呵護的男孩,多可憐

隨着二胎政策的放開,不少家庭都萌生了再生育的想法,特別是一胎是男孩的家庭,對於二胎生女的情緒可謂是高到頂點。然而,這類父母不僅思想上更喜歡女兒,甚至家庭教育上也做到了“重女輕男”,着實讓人不解。

小張和丈夫是小區出了名的嚴父嚴母,他們是兒女齊全的二胎家庭,老大是女兒,老二是兒子,兩個孩子相差5歲。

別再以性別名義“傷害”男孩,他們比女孩更需要抱抱,父母要牢記

對於女兒,小張和丈夫雖説嚴厲但也不缺温柔,有事沒事也會經常帶女兒逛公園買東西,但小兒子就沒這樣的福利。

有一次小兒子寫加減乘除的時候,因為總是出錯,當時小張的丈夫氣得直接把兒子罰跪,而小張在一旁也支持丈夫的行為,認為孩子就應該受點懲罰和教訓。可懲罰也就算了,當天晚上小張甚至都沒給兒子吃飯,美其名曰“餓一頓更長智商”。

別再以性別名義“傷害”男孩,他們比女孩更需要抱抱,父母要牢記

如今,小張一家人出去旅遊,拎東西的永遠是兒子,笑嘻嘻的永遠是女兒,並且兒子出了親近奶奶,爸爸媽媽包括姐姐他都表現得非常冷漠不熱情,而這就是典型的“打壓”式教育帶來的危害。

還記得楊碩帶兒子參加綜藝節目上,視頻中他的一個眼神一句話彷彿都帶着針尖,深深扎着楊雨辰的心。以至於後來主持人問他喜不喜歡爸爸時,他沉默沒有回答,只是揉了揉發紅的眼眶。

別再以性別名義“傷害”男孩,他們比女孩更需要抱抱,父母要牢記

要知道孩子才7歲啊,他不是不愛自己的父母,而是他害怕父母説炸就炸的脾氣,以及説來就來的懲罰,這些因素導致他們內心極度不安,沒有安全感,並且恐懼和父母處在同一空間。要知道相比起嬌柔的女孩,男孩更需要父母的“愛”!

別再以性別名義“傷害”男孩,他們比女孩更需要抱抱,父母要牢記

二、為什麼男孩更需要父母的愛

1、男孩開竅更晚

有相關實驗研究表明,女孩大腦情感交流語言的區域一般比男孩更早被開發,所以説各方面的情緒變化男孩都顯得“開竅晚”。這時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情緒展示,女孩接受能力會更強,而男孩的接受能力則更低,父母需要多給男孩一些消化時間。

2、男孩並不是天生勇敢

或許在大多數家長眼裏,男孩天生就是膽大調皮地,而女孩膽小需要保護,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如果説父母一旦將這種想法視作固有思維,那麼在教育方式上必然會有偏心的行為出現,這對於男孩並不公平。畢竟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勇敢,他們也需要父母的懷抱和關心,否則只會越來越缺乏安全感。

別再以性別名義“傷害”男孩,他們比女孩更需要抱抱,父母要牢記

3、男孩犯錯的概率更高

作為父母,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必須給出特定的教訓,不然孩子會越來越霸道無理。而相比女孩闖禍的概率,男孩犯錯概率確實多出不少。這裏要注意的是,孩子犯錯越多受到的懲罰責罵越多,長此以往對他們自信心的建立和樂觀積極情感的建立沒有絲毫幫助。

三、養育男孩,父母需要做到這2點

1、多給孩子擁抱

要知道,男孩的情感接收比女孩更緩慢,所以説家長給孩子最好的鼓勵方式就是擁抱,特別是在批評完孩子之後給予一個擁抱,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這樣他們改正錯誤的積極性也比較高。

別再以性別名義“傷害”男孩,他們比女孩更需要抱抱,父母要牢記

2、多陪孩子玩遊戲

《家有兒女》有一幕場景非常有意思,那就是爸爸夏東海願意抽時間陪“繼子”劉星打球,告訴他“以後都是哥們”,讓劉星能感受到到大人對自己的良苦用心。孩子都是需要陪伴的,畢竟親情都是在日常生活場景中積累而成,所以説為了孩子更好成長,父母一定要多陪孩子玩玩遊戲,增強親子親密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20 字。

轉載請註明: 別再以性別名義“傷害”男孩,他們比女孩更需要抱抱,父母要牢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