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槍手掩護,載員下車戰鬥!”
盛夏時節,新疆軍區某紅軍師野外訓練場上,一場連進攻戰鬥演練如火如荼進行。演練中,藍方利用密集的火力網將紅方壓制。裝步二連班長馬振飛和戰友跳下戰車,採取屈身躍進和低姿匍匐等方式前進30多米,成功炸燬藍方堅固火力點,一舉撕開“敵人”防線。
“打仗是硬碰硬的過招,是你死我活的爭奪。”走下演練場,馬振飛感慨地説,“我們傳承‘長攻善守、勇猛頑強’的精神,用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戰勝自己、打敗敵人。”
1949年,解放大西北的最後一場大規模戰鬥——蘭州戰役即將打響,紅軍師的任務是攻克有着蘭州城“鎖鑰”之稱的沈家嶺。
對於當年的戰鬥,93歲的老兵李振朝至今記憶猶新:“沈家嶺的山是土山,沒有石頭,炮彈一直打,戰鬥結束後,黃土都變成了黑灰。”
裝備沒有優勢、地形沒有優勢、人數也沒有優勢,長達14個小時的戰鬥裏,紅軍師的將士們冒着敵人的炮火一次次發起衝鋒。某團團長王學禮和某團政委李錫貴等500多名先烈用生命換來了戰鬥勝利,打開了進攻蘭州的重要通道。蘭州戰役結束,第一野戰軍分別授予紅軍師兩個紅軍團“榮譽稱號”,一個是“長攻善守英雄團”,另一個是“勇猛頑強英雄團”。
歷史延續,精神傳承。紅軍師官兵賡續先輩們敢打敢拼的勝戰基因,在7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不斷髮展壯大。
前不久,一批新型火炮正式列裝該師。為了讓新裝備儘快發揮最大效能,某團火力營營長閃曉立下軍令狀,要以最短時間打響新裝備形成戰鬥力的第一炮。
白天帶着骨幹們鉚在戰位摸索,夜晚加班加點“啃”教材,閃曉樂此不疲、沉浸其中。他説:“相比先輩們小米加步槍的裝備,現在的裝備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作為紅軍師的傳人,我們有責任讓它們儘快形成戰鬥力。”不到半年時間,閃曉就和戰友們攻克了多個難題,並歸納總結出新裝備炮兵分隊分級分類訓練法。
這個師首次整建制赴高原進行課題訓練時,某團三連官兵受高原環境影響,在原本擅長的5公里武裝越野課目上栽了跟頭。時任三連連長孫宏江對那次經歷記憶深刻:“上了高原,頭痛、胸悶,甚至呼吸困難。”
要想征服高原,先要戰勝自己。為克服缺氧環境,三連官兵人人全副武裝,身着10多公斤的戰鬥裝具展開訓練。一個多月後,三連重振虎威,5公里武裝越野成績再次領跑全團。
在實戰化練兵備戰中,一代代紅軍師傳人續寫着“長攻善守”的威名。近年來,他們多次摘取上級比武競賽桂冠。去年,該師代表陸軍組隊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9”“晴空”防空導彈兵班組和“安全環境”核生化偵察組兩個項目比賽,包攬所有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