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屢教不改,説啥還不聽,先停止糾結行為問題,擺脱超限更重要
偶然在小區裏聽見兩個媽媽聊天,她們抱怨着帶娃生活中的各種崩潰。
其中一個媽媽説自家孩子總是犯同樣的錯誤,最開始自己還能耐住性子引導,後來孩子一犯再犯,説了很多遍了還是沒有效果,前兩天剛吼了孩子一頓,親子關係降至冰點。
另一位媽媽附和道,自家孩子特別有主意,説教完全不聽,過了5、6分鐘就開始躁動,有次竟然對自己説:“媽媽,你咋那麼磨嘰?”瞬間無話可説。
總而言之,對於孩子出現行為問題又屢教不改,説啥都不聽這件事,兩位媽媽可是愁壞了。
可能很多家長都會有類似感覺,孩子總聽不進去自己説話,對待説教不屑一顧,錯誤更是一犯再犯。繼而覺得孩子是不是無可救藥了,卻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自己成為“超限”家長的事實。
孩子之所以總在一件事上犯錯,而且還不願意聽説教,有可能已經中招了“超限效應”。
所謂超限效應,指的是指外界提供的刺激太多,過於強勢或者作用時間過久,會讓人產生不耐煩甚至逆反的心理,起到相反作用,結果事與願違。
俗話説就是講不到重點,降低了聽者的期待,產生失望、不耐煩和逆反情緒。
這個效應的提出者是著名作家馬克·吐温,他有一次深有感觸的經歷,事情是這樣的:
一次他在教堂聽牧師演講,一開始聽得認真,甚至還有點感動,產生了捐款的衝動。可10分鐘過去了,牧師還在講,他開始有些不耐煩,演講內容彷彿也沒有那麼動聽了,於是決定只捐一點零錢;又一個10分鐘過去了,牧師依舊在講,馬克·吐温打消了捐款的念頭,最後不僅1分錢都沒捐,等到牧師組織募捐時還立馬煩躁地起身,經過盤子時還順手拿走了2元錢。
家長的那些大道理就像牧師的演講,而孩子願不願意改正,則在於他的“感動”程度。教養孩子時,家長也會不知不覺開啓“超限效應”,讓孩子不厭其煩。
1、反應過度
只要孩子犯了錯誤,家長馬上就開啓嘮叨模式,從行為説起,還會反覆強調孩子的錯誤,緊接着又開始翻舊賬,揪着一件事説得沒完沒了。
其實還不僅僅是在語言上嘮叨,行為上也通常表現過度。
比如教育時不分場合,直接拉扯孩子,甚至由於自己接受不了孩子犯錯,還有情緒失控,怒火中燒,比孩子還不冷靜。這樣的方式並不是教育,而是家長自己在發泄情緒。
很多孩子會被家長的過度反應嚇到,但下一次依舊會不知不覺犯錯,因為他只記住了家長的情緒。
2、過於強勢
羣裏有位家長説,他最後悔的就是太以自己為中心,他以為作為爸爸要權威一點,讓孩子怕他一點,於是每次説話的開頭都是:“我告訴你……”“你給我聽好了……”“你要是不聽我的……”。
孩子好像真的很聽話,可有一次,孩子穿鞋、繫鞋帶時,他在旁邊一直督促:“我告訴你了,先拿那根鞋帶,我跟你説了多少遍,你得這樣做……”
結果孩子突然開始揉眼睛,眼淚滴滴答答掉在地上,抬起頭問:“爸爸,你是不是不喜歡我?”隨後放聲大哭。他這才意識到,這樣的説話方式對孩子影響這麼大。
以自我為中心的父母總覺得自己對,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這樣會讓孩子受委屈,慢慢在心裏形成反抗情緒。
3、孩子反覆犯錯,是家長反覆單一教養方式造成的
與其説孩子總是犯同一種錯誤,不如説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時,總用同一套“情緒模式”處理。
孩子總是不斷探索不斷試錯,而家長最擅長的就是發火、控制、説教,把解決問題放在最後。可等家長把情緒釋放完後再和孩子交流,此時孩子已經 聽不進去了。
不管是孩子第一次犯錯,還是屢次犯錯,家長都沒有找到和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明知道發火解決不了問題,卻還是下意識發火,使得孩子產生叛逆情緒。
如果可以根據孩子每一次不同的情況,冷靜分析問題成因,好好溝通,問題就會簡單很多。
家長和孩子是要一起進步和調整的,通過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願,才能做到同頻共振,讓孩子改掉“壞毛病”。
先停止糾結行為問題吧,擺脱“超限”更為重要。
1、與孩子保持正向、良性的溝通
超限效應的產生是説話沒有重點,總是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溝通真正的作用是讓對方説出真實的感受,這樣才是良性的,一個人説另一個人只是聽,怎麼可能“通”呢?
家長可以嘗試和孩子這樣説:“知道你很生氣,我如果是你,也會發火……”“你可以選擇不做這件事,這是你的權利……”“你現在有點着急,需要多等你一會……”
這樣孩子就會覺得不是家長指責,而是在幫自己解決事情。
接下來,家長要説出自己的感受:“我很累的。”“我很想聽你説……”“我也着急……”“我好像比你還難受。”這樣真實的表達,不至於把情緒憋在心裏太難受。
最後,家長應該引導孩子當下我們該做什麼,接下來要做什麼。“我們來試一試這樣做……”“你可以選擇讓我幫你也可以你自己來……”“我這次可以幫你,下次你要自己來……”
這樣規則下的自由,能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有時,生氣的孩子説不出什麼,家長要耐住性子好好引導。當家長第一時間表示和孩子的共情,由心而發地正向溝通,孩子自然就會流露真實的情感,或者是哭或者是“控訴”。
2、時常自省
在要求孩子做對某件事時,家長應該看看孩子當下的處境,想想如果是自己,是否能比孩子做得更好。
有老師帶着家長們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一個裝滿水的杯子,水眼看就要溢出來了,於是問家長:“這個杯子還能放東西嗎?”家長頻頻搖頭。
後來老師拿來了回形針,讓家長小心翼翼地放在水面上,大家都覺得水會灑出來的。但當他們嘗試後,才驚奇地發現,即將溢出來的水面上,居然可以放好多回形針。
有的家長説這是因為回形針輕,密度小才可以實現。沒錯,但真實反映的是家長的思維,總是在懷疑、批判,不會輕易嘗試。
接下來,老師放了一段孩子們做這個密度實驗的視頻,他們完全相反,連連嘗試,討論的是如何可以放更多。
家長突然反思,平時自己對孩子的思維沒有洞察,就像限制孩子的思維,沒想到孩子不在自己的約束下想法這麼多。可知,孩子犯錯時你先好好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方式不對,會有很多新發現。
3、別翻舊賬,動態看待孩子
家長教育孩子時,不要總是盯着一個問題不放,越説越多,還提起以前孩子發生的錯誤。
你先嚐試提示一次,嚴肅簡潔地講明規則,如果再出現第二次,請冷靜地告知孩子現在的感覺,看看孩子為什麼會再犯,並且讓孩子承擔事先説好的後果。
每次做事都先把規則講好,為的是以後做的更好。
家長也要相信孩子可以做得很好,他一直都在成長,你的眼光要動態化,教會孩子方法比嘮叨多次錯誤更重要。
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也要不斷學習,做一個不嘮叨、不“超限”的智慧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