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小丹邀請要好的同事及其5歲的孩子琪琪來家裏做客。同事買了玩具給小丹孩子樂樂,本想着兩個年齡相仿的孩子玩到一起去,但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樂樂不但不肯分享玩具給琪琪,連電視也不讓琪琪看。吃飯時樂樂更是霸道,把喜歡吃的蝦端在自己旁邊,不給別人吃。小丹怎麼勸説都沒有用,最後樂樂聽煩了還大哭起來,讓她感到非常尷尬。以前小丹覺得孩子還小,加上爺爺奶奶非常溺愛孩子,什麼好吃的好玩都是樂樂獨享。現在,小丹覺意識問題的嚴重性,必須要行動起來干預了。
小孩為什麼會自私?孩子2歲左右開始,自我意識剛剛覺醒,他們心理活動都單純圍繞自我出發,所以這個年齡的孩子不肯分享、自我中心也是正常的。但是隨着孩子的長大,更多地接觸社會,就需要家長好好地教育引導以免產生過分自私的性格。如果小孩從小都是得到了家長的專寵,特別是爺爺奶奶的隔代親,全心全意地為孩子服務,什麼好吃喝好玩的東西都給孩子獨享,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他就會產生佔有慾望以及自大、霸道的心理,處處都要別人遷就,常常會提出一些無理要求,並覺得理所當然。
如何防止孩子長大後自私呢?
1. 首先家長要樹立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其言行舉止深深地影響着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樣,言行身教。比如尊敬長輩、公交車上為有需要的人讓座、幫助有困難的鄰居、朋友間的禮尚往來、捐助弱勢人羣等等。父母在做這些的時候可以有意無意地引導教育孩子,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慢慢變得有愛心、為他人着想。
2. 讓孩子懂得分享可以得到更多快樂而不是失去。
父母可以創造各種環境供孩子們分享。例如,帶更多的孩子出去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讓他們一起分享玩具。當我們遇到我們都喜歡的玩具時,我們可以教孩子們輪流玩,這樣大家都可以玩,也可以讓孩子們知道,只有遵守規則,我們才能玩得順利、快樂。對於孩子的生日,你可以邀請他們的朋友一起慶祝他們的生日。當你切蛋糕時,你應該教孩子們:“你的朋友的到來使你的生日派對更加激動和熱鬧。你應該感謝他們,他們會邀請你下一個生日。”然後讓孩子們先按照孩子們的順序分蛋糕,然後自己吃。為了避免情感上的分享,家長可以提前諮詢孩子。 3. 懂得餐桌分食。 文中開始的樂樂一吃飯就把自己喜歡的菜端在旁邊並不讓別人吃,這是很明顯的自私霸道行為。平時父母要教育引導孩子並立下規矩,讓長輩先坐下來先吃,自己才能吃;不能把喜歡吃的菜端在旁邊,不禮貌也不尊重別人;碗裏的某樣菜要吃完了才能去夾某樣菜;不能隨意翻動碟子裏面的菜等等。吃飯禮儀可以看出孩子甚至大人的教養,是非常需要注意的禮儀細節。 4. 日常生活中不為孩子搞特殊化。 讓孩子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也要為家庭做出貢獻,除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以外,可以適當讓孩子承擔較輕鬆的家務,比如疊衣服、飯前幫家人盛飯擺筷子、幫大人拿東西傳話等等,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自理能力,也可避免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 總之,家長在處理孩子“自私霸道”教育問題上,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在生活細節中潛移默化,孩子就會慢慢改掉這個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