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對待自己的寶寶都像寶一樣,當寶寶出生的時候,就註定了父母對寶寶的疼愛,生怕自己的寶寶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孩子説什麼就是什麼,從而養成了孩子囂張跋扈,恃寵而驕的性格。
小李今年有一個五歲的兒子,本該去年就應該上幼兒園的年紀,但是小李誰的孩子過早的接觸幼兒園的環境,還怕孩子不適應,所以就挪到了今年上幼兒園。平時寶寶在家裏面就是一個“山大王”,寶寶説什麼就是什麼,寶寶想吃什麼,家人就給做什麼,一點兒都不會委屈到寶寶。
上了幼兒園之後,小李在接孩子的過程中,幼兒園的老師總跟小李反應,説自己家的孩子總是欺負其他的小朋友,尤其在跟其他的小朋友爭搶玩具的時候。不管玩具是不是小李的寶寶先拿到的,只要是他喜歡的,他都會不讓其他的小朋友碰自己喜歡的玩具,動不動的就會對其他小朋友説:“就是玩的玩具別動!”有的時候也會弄哭一些小朋友,這讓老師很是為難。
小李聽到這件事後,很是自責,都怪自己和家人平時對孩子太過於放縱,養成了孩子一種到哪兒都是老大的性格,所以在幼兒園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總是想當起小霸王,也認識到自己的孩子不會與別人分享,反而幼兒園的小朋友也不會分享給自己的孩子。
其實很多家長都會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孩子的前提是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的養成。不應該讓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做一些比較自我的事情,不過與別人分享,反過來自己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分享,這是一種錯誤。
怎樣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1.平等對待孩子
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將孩子作為家庭的中心看,但不要事事都要以孩子為中心,順着孩子,只要孩子不願意,就不會説孩子不願意的事情。這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了孩子在,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養成人人平等的生活習慣,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是特殊的一份子。
2.營造良好的分享氛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在家裏的生活當中,首先父母就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分享氛圍。在孩子的吃穿用度方面,一切都要與大人的一樣,不會讓孩子感覺到很特殊,建立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真真正正的去跟其他的家庭成員感同身受,適當拒絕孩子的分享要求,讓他體會到不去分享給他人帶來的難受心裏,這樣會減少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3.抓住機會,培養孩子的分享性格
可以在孩子與其他的小夥伴玩耍的時候,給孩子帶一些吃的或者玩的,然後讓自己的孩子與其他的小朋友分享,在這樣的機會下,孩子逐漸就會鍛鍊成與其他孩子分享的性格,反而如果孩子將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其他的小夥伴,其他的小夥伴也會在家長的指引下將他的東西分享給自己的孩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的不斷參與與鞭策,而且父母一定要正確的認識到自己孩子行為習慣和性格養成方面的不足,才可以更加良好的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慢慢的,孩子就會變成一個懂得分享,樂於分享的人,這個時候也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榜樣,從父母做起,孩子才會慢慢的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