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埃及,儘管歷史上出現文明的時間很早,但是重洋相隔,數千年間,並未有直接交流見諸史冊,且雙方似也不甚瞭解對方的存在。鄭和下西洋,雖然途徑摩加迪沙、蒙巴薩等非洲東海岸地區,卻未履埃及地方。埃及作為國家和文明,載入漢文文獻,要到西方傳教士在明末清初向中國人介紹世界地理知識之際。
有學者甚至提出,古埃及人是皇帝后裔。
同治年間,中國士人開始成規模地前往歐美,而西行的必經之路即是居印度洋與地中海之間的埃及。1866年斌椿出遊時,蘇伊士運河尚未浚通,中途必須換乘火車,期間乘便觀覽了金字塔。 斌椿發現金字塔墓道入口有“橫石刻字”,雖然歷經風霜,能辨識者僅二三成,但是還是可以判斷其狀“如古鐘鼎文”。同行的張德彝也注意到了洞口的文字,不過在他看來,這篇“埃及文”更類似於“鳥篆”。 1876年,郭嵩燾因馬嘉理案向英國道歉,並擔任正式駐英法公使。據郭嵩燾記載,在埃及時,使團成員也登岸參觀閒逛,有人就在當地買到了“埃及古蹟圖”數張,其實應該是古蹟的照片或其放大版圖像。 其中有克萊奧帕特拉方尖碑正面和左後方兩幅,碑上能看出有刻字,形態據説比較類似於金文、古籀和篆書。 郭嵩燾當即命人臨摹下來,審視之下,發現有像鳥、像馬、像眉目等各種形狀者,並由此推斷,古埃及造字原則與中國相同,進而得出結論稱,人類文字草創階段,無非象形、會意兩種手段。
抵達歐洲後,郭嵩燾接觸到了更多古埃及和古埃及文字的知識,也遇到了一些埃及學家。 他在英國與埃及學家百爾治(Birch)經常有往來,並從其處聽説了不少埃及考古之事。比如古埃及文字在西方,實際上也是數千年來沒人能夠解讀,直到商博良(Jean François Champollion)成功釋讀羅塞塔石碑。 當然,在與另外一些對東方歷史感興趣者的會面中,談話就不滿足於對古文字的比較了,而往往由文字出發去推論兩個文明的先後。郭嵩燾堅持認為埃及古文字和中國的金文類似,不過三千年左右的歷史而已,埃及文明不會早於中華。
張蔭桓:運回法老石碑複製品
近代埃及國力衰微,文物古蹟亦不能自保,四散而收藏於各列強的博物館中。中國出使人員和遊歷者,也曾在英、法、美等國見識到了埃及文物和類似中國上古文字的古埃及文字。比如負責考察世博會的李圭,曾在大英博物館見過埃及木乃伊等物。崔國因則是在美國的博物館中,參觀了古埃及的棺木。 薛福成是在梵蒂岡參觀的埃及博物館,他也很關注古埃及文物上的文字,認為與中國的篆書相似,以象形字、會意字居多。
在法國巴黎,張蔭桓前往盧浮宮參觀,宮中有專門陳列古埃及文物之室,文物上的文字有類似鳥篆者,有類似大篆者,讓其不禁感嘆“上古文章朴茂”。之後在西班牙,他也參觀了陳列有埃及藏品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張蔭桓在美術館發現有一枚高約一尺八寸的古埃及銅象,背面刻有非常清晰的古埃及文字。這使他興趣盎然,也和王韜一樣萌生了製作拓片的心思,只可惜交涉之後,並未被館方允許。 到美國之後,張蔭桓能讀、喜讀古文字的名聲傳揚了出去,甚至曾有美國國務院從事外交工作的官員,將不知是何處的古文,共三十八個字,送到中國使館,請其考認辨識,張雖不甚有頭緒,但見其類似篆書,認為應該是古埃及文字。
此後張蔭桓更是在外務交涉之餘,留心相關信息,多次專門詢問曾去埃及讀書的法國同行,關於埃及石幢及文字之事。 參觀和詢問,終究難以過癮,手拓古物上的文字,又一般不為收藏者和博物館允許。於是張蔭桓便向收藏機構討要埃及古碑的複製品,並如願以償。他非常高興,不僅回贈中國圖書,還為石碑寫了五十四字的題記。
這塊埃及石碑是1866年在蘇伊士運河沿岸出土,上面的文字記述了法老托勒密三世及其妻子貝勒尼基之事蹟。據張蔭桓記載,石碑及小碑上有所謂“象形字”、“破體字”和“希臘字”三種,實際上便是古埃及聖書體、世俗體和希臘文。由於托勒密三世時期是埃及的希臘化時期,所以碑上並列希臘文字,這當然也是破譯石碑內容的關鍵。
端方: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大咖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以作預備立憲準備,五大臣中有嗜好古物和古文字的端方。端方在國內就聽説過古埃及文物和文字,所以藉着出使的便利,不僅考察各國政治,也順帶考察了埃及古物。 根據北京大學顏海英的介紹,端方收藏的古埃及文物,僅今日所見,就有數十件,其中有五塊埃及古碑原件(現藏於北大塞克勒博物館),又有四十多塊石碑複製品和人形木棺,現藏於國家博物館。 由於端方精於金石之學,故所有複製品都非常精美,或與原物相去不遠。更難能可貴的是,端方藏品中有約五十件的內容,從未發表過,這説明當年他很可能是把原件都帶了回國。 端方得到異域金石之後,也毫不藏掖,會“摹拓其文”製成畫幅、扇子等,分送眾人,俞樾就曾得一柄,還賦歌一首,記此幸事,又感嘆其文字難以通讀解釋,“中國文字猶難通,況在大荒西經中”。
未幾,保路運動爆發,端方率湖北新軍入川鎮壓,大軍行至資州發生譁變,端方殞命,家藏寶物四散。1912年,上海的有正書局,曾出版過一冊數十頁的圖錄,名為《埃及五千年石刻》,其中基本上是端方所藏的摹繪或拓片。 又有山東人慕玄父輾轉獲得古埃及棺蓋一具,也是從端方處流出者,慕氏不能辨認,遂請埃及學家達拉塞、美國杜耳博士和北大教授李泰棻多人幫忙,成《希臘埃及時代棺銘考釋》一冊,於1922年鉛印出版發行,並請羅振玉作序。 次年,曾經在美國皮博迪博物館整理過數百個古埃及人頭骨的李濟,從哈佛大學學成歸國,開啓了傳統金石學向現代考古學邁進的新篇章。
痛風是一種古老的疾病,根據目前可考的歷史文獻,在公元前400多年前古人就對痛風的表現與症狀有所記載。1910年,考古學家在北埃及發現了帶有痛風石的木乃伊,可見在遠古時代痛風即影響了人類的生活。
於是,不少飽受痛風折磨的風友抱怨:為什麼人類發現痛風都幾千年了,為啥還沒有找到解決和治療的方法呢?簡單梳理一下痛風基礎研究的歷史脈絡,您或許就會有答案了。
雖然有關痛風的描述早在公元前400年就有記錄,但真正用科學的方法去探討痛風卻始於1679年,一位荷蘭科學家首次在其自制的顯微鏡下觀察到痛風石中有一種奇特的晶體,但當時的知識和技術都無法做進一步的分析。
在約100年以後,瑞典的一位化學家在一個腎結石中辨識出尿酸。公元1797年,英國化學家在自己耳朵上的痛風石中也觀察到了尿酸。尿酸結晶與痛風關聯性的劃時代的研究工作是一位英國醫生完成的,在公元1848年他的論文中提出了檢測血中尿酸濃度的方法,並發現痛風患者中血尿酸濃度的異常,由此推論尿酸是痛風發作的原因。
1899年,德國化學家發現關節內注射尿酸微結晶可以促成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產生,且持續在皮下注射會形成痛風石。這和60年後科學家們的發現相呼應,他們使偏振光顯微鏡來觀察痛風病人的關節液,發現那奇特的結晶是由單鈉尿酸鹽所組成。
臨牀分析確認了尿酸與痛風發作之間有密切的關係,之後的研究則集中在單鈉尿酸鹽晶是如何造成急性炎症,進而造成痛風的症狀。1972年,英國研究人員使用老鼠來探討單鈉尿酸鹽導致炎症的可能機制,他們指出,單鈉尿酸鹽結晶會引起緩激肽和激肽的生成及釋放,進而產生前介質,可能是造成炎症的原因。
1985年,研究人員發現單鈉尿酸結晶可以機械地破壞吞噬溶酶體,殺死噬中性粒細胞,繼而釋放出有破壞性的激素。通過動物與人體試驗,也發現單鈉尿酸鹽可以活化補體系統(補體是一組存在於人和動物體液中及細胞表面,經活化後具有生物活性,可介導免疫和炎症反應的蛋白)。
也有研究發現單鈉尿酸鹽結晶結晶被吞噬以後,可以刺激人類多形白細胞釋放超氧陰離子。單鈉尿酸鹽結晶能促使白細胞產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炎症反應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會造成細胞的傷害與血管的過度舒張而增加炎症反應。
2003年,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念:尿酸是一種佐劑分子,由受傷的細胞釋放出的尿酸應視為免疫系統的危險信號。也就是説,尿權在固有免疫階段就發揮作用。2006年,另一個研究痛風的里程碑式的論文發表:單鈉尿酸鹽被視為危險信號,當它被細胞吞噬後會被受體識別,最後會活化炎性體,繼而產生相應的白細胞介素,誘導痛風炎症發生。
以上痛風基礎研究的歷史脈絡告訴我們,痛風雖然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但對它真正的研究卻起始於近現代。科學的進步和痛風的高發是推動痛風基礎研究進步的動力,我們相信,隨着對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發作機制理解的加深,痛風的診療水平在不久的將來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2017-09-22)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科學達人唐媛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中國火星村(圖片來自網絡)
中國火星村(模擬火星基地)
總體方案討論會3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召開,會議最終確定了火星村的總體方案,初步估計該項目的總投資將超過4億元。
中國火星村(模擬火星基地)是我國目前唯一建在野外荒漠地區類火星地貌中的火星科學文化
創意休閒基地
。
那麼火星上真實的地形地貌是什麼樣的呢?
火星真實的地形地貌
火星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照距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四顆行星。由於火星上的岩石、砂土和天空是紅色的,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顆引人注目的火紅色星球,這也是它的中文名稱的由來。
在漢語中,火星的名字讓人聯想到“火”和炎熱,但事實上,這顆紅色的星球卻異常寒冷和乾燥。儘管如此,火星仍然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行星。
火星(圖片來自互聯網)
過去三十多年,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今天的火星曾經有過火山活躍時期、存在流星撞擊形成巨大隕石坑、以及瞬間洪水沖刷的痕跡等。
航拍火星表面(圖片來自互聯網)
火星上另一個奇異特徵便是每年都要颳起一次讓人難以想象的特大風暴,風速之大是無法形容的。地球上的大台風,風速是每秒60多米,而火星上的風速竟高達每秒180多米。
大風暴有時可以席捲整個星球。火星表面的塵暴,是火星大氣中獨有的現象,整個火星一年中有1/4的時間都籠罩在漫天飛舞的狂沙之中。
火星上的平均温度為-23℃,由於火星大氣稀薄而乾燥,所以它的晝夜温差很大,遠遠大於地球上的晝夜温差。因火星表面温度低、壓力小,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大致都呈飽和狀態,只要氣温稍一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就會凝結。
火星大氣中的水份極少,科學家估計,倘若把火星上的水冰全部融化成水,也只能在火星表面形成一個10米深的大海。與我們地球表面的波濤茫茫的海洋相比,火星上的水量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科學家探測火星表面水量(圖片來自互聯網)
火星生存之道
“移民火星”一直都是各種科幻片中出現的經典場景。
如果真的要在火星上生存,我們需要解決哪些重點問題呢?
首先就是兩類輻射問題。
一類是劑量較低,但長期存在的銀河宇宙射線。能量高、穿透性強,很難防護,普通的飛船外殼基本上無法阻止它們,即使是30釐米厚的鋁板,防護效果也極為有限,嚴重威脅人體健康。
銀河宇宙射線(圖片來自網絡)
另一類是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時產生的太陽高能粒子
,通常是指能量為數百兆電子伏特的質子,能量比銀河宇宙射線的能量要低得多,持續時間較短,利用飛船外殼可以進行有效防護。
太陽高能粒子(圖片來自網絡)
隨着科技的進步,未來有可能會發現一些新型的輕質材料。但即使找到這種新型防護材料,也只能降低部分輻射劑量,穿透防護材料的射線仍然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再者需要解決的是水資源的問題。水是生命之源,火星上的水資源實在太珍貴了,沒有水人類在火星上將完全無法生存。現在的火星上還沒有找到可用的水源,NASA剛剛宣佈發現的火星液態水也只是含有高氯酸鹽的有毒滷水,分佈在少數的火星撞擊坑陡坡上,因此再生水回收系統就變得非常重要。
火星上珍貴的水資源(圖片來自網絡)
在國際空間站,同樣不會有任何一滴汗水、眼淚或尿液被浪費。這種新的淨水系統被稱為“水膜”,這種隔膜利用納米技術和調節生物體水分的蛋白質技術,可以將汗液、尿液等廢水轉化為可飲用水。
利用這套再生水回收系統,國際空間站內收集的水分經過過濾、淨化後循環利用。
除了住所、食物和水,在火星上生存還有一項重要的條件:
氧氣
。月球生存未來所需的氧氣或許要依靠鈦鐵礦和氫氣的氧化還原反應生產水,然後用水來電解產生氧氣。
水的電解產生氧氣(圖片來自網絡)
火星生存所需的氧氣也來自於水的分解,以電解方式分離水分子中的氧氣和氫氣,這套製氧設備已經成功用於國際空間站。氧氣釋放到空氣中用於維持生命,氫氣則進入制水循環系統。
目前去火星遊覽還遙不可及,那麼先讓我們去青海模擬基地感受一下火星面貌吧!
(2017-09-15)
《古埃及文明源地高廟》背景介紹
閻朝科
湖南懷化市距今7800年高廟文化遺址,2005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同類文化幾十處遺址已經在全國多地發現。
經十年田野考察、考證和研究,我已經完成高廟文化的全部破譯,形成九本書稿。早在2008年,我就開始在網上以《誰是高廟的主人》進行連載。提出高廟為人類最早文明,其主人為伏羲女媧和神農炎帝。研究開始為一些著名專家學者和單位跟進,其中:
2012年,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我聯繫,編審並資助、於2015年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部30萬字專著《誰是人類最早的文明-中華八千年有帝之國高廟太暤伏羲古國考》。
2013年,高廟遺址發掘領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賀剛專著《湘西史前遺存與中國古史傳説》,由湖南嶽麓書社出版,對高廟文化的出土進行了全面介紹。並在序言裏也表示高廟為中華人文始祖伏羲,以及炎帝族團文化。
2014年,著名復旦大學國家分子人類學專家李輝應邀至聯合國總部作人類文明演講,提出高廟文化為最早文明,山東苗族源於湖南高廟,高廟伏羲為中國最早帝王。
2016年,懷化市以我《誰是人類最早的文明-中華八千年有帝之國高廟太暤伏羲古國考》為基本證據,召開了全國研討,與會專家一致得出結論,高廟文化顛覆傳統認知,是遠遠早於5000年的中華文明的源頭。
目前,第二部專著40萬字《誰是人類最早的文明-中華八千年有帝之國高廟太暤伏羲古國思想文化史考》已經在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審校待出。
這裏借《中國歷史》這塊“熱土”,上傳第三部30萬字專著《古埃及文明源地高廟》部分章節,一是進行預先發布,以防他人剽竊;二是也作一個“片花”宣傳,三是也徵求網友的批評,以對書稿進行完善。四是想在網上尋求贊助資金。想以中英等多種文字出版,並舉辦國際研討。這是一部以出土等上百鐵證證明真正可以顛覆世界文明史的扛鼎之作,是我國一帶一路倡議8000年曆史文化淵源的詮釋。有智慧的投資者可藉此用以運作以提高自己的世界知名度。
這部專著在顛覆和改寫世界文明史的同時,也將終結古埃及文明為中華文明源頭的各種聯想和考證,為中華民族找回失落的8000年桂冠。
(2017-09-14)
最近,美國宇航局宣佈在2020年,將實行火星樣本分析計劃,計劃提出,2020年會發射一顆火星車,於之前火星車不同,這次的火星車專門採集火星泥土、岩石樣本,然後由火箭從火星運送至地球空間站。
NASA科學助理管理員Thomas Zurbuchen説: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任務,任務則是取回火星樣本泥土,將樣本帶回地球”。但是這個任務真的簡單嗎?火星平均距離地球5500萬公里,一個來回需要近半年的時間,並且我們現在還沒有在火星中尋找到,適合的着陸地點,因此這個任務不簡單。
美國宇航局的主要研究人員説:火星車會將樣品採集裝入載荷中,然後火星車會到達火箭停留的位置,火星車會將樣本裝入火箭中,而火箭的返回地點則是國際空間站。這樣實現了火星到地球的運輸系統,當然這可能會需要很多時間。
據美國宇航局透露2020年的火星車命名為:“NEMO”,整個採集過程是這樣的,火星車會對火星不同的幾個地點進行泥土採集、岩石採集、空氣採集、温度採集、以及輻射和太陽光采集,這些任務需要花費將近2年的時間。
當這些任務完成後,火星車到達火箭的地點,火箭會飛至火星上空,和火星軌道探測器MRO和MAVEN進行對接,對接完成後,MRO會將樣本送入反地軌道運輸火箭,就此我們就完成了一個火星樣本任務,這個任務耗時會達到三年的時間。
關注宇宙V空間,帶你看最新、最好玩、最好看的宇宙資訊!每天都在不斷的更新噢!
(2017-08-31)
很多時候,人類難免不會重蹈覆轍,而現代人又會不會步古人滅亡的後塵呢?
近日,考古學家在研究古埃及第五王朝時,準確的説是第五王朝的王后肯塔卡維斯三世,發現這個時期的古埃及王朝已經發展到了滅亡時期,而導致滅亡的因素跟現代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存在許多相似之處。
考古學家利用現有的探測技術,在埃及的阿布什爾地區,發現了那位王后的墓地,以及陶器、木製品等陪葬品,還能利用碳元素推測王后的一些基本狀況以及生活線索。
米洛斯拉弗巴塔教授是這項研究的主持者,他表示,肯塔卡維斯三世所處的時期是一個黑暗時期,當時的古王國正面臨民主興起、產生惡劣影響的裙帶關係以及利益集團氛圍凝重等突出問題,除此之外,氣候的變化也給王國的滅亡帶來了一定的作用。
而在這位王后去世的兩百年間,尼羅河的洪水已經退去,取而代之的是長期乾旱,古埃及王國逐漸出現社會道德的敗壞以及自然環境的惡化,農業遭遇災難,經濟開始衰退,國家的運作出現許多問題,種種因素,最終導致了國體解散。
巴塔教授認為,這項研究的結果最終指向當代的人類,或者是給現代人的一種警告。如今社會已步入快速發展時期,同時也產生了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以古為鏡,可以看清所面臨的重大危機,以更好尋求解決的途徑。
(2017-10-03)
[環球網留學綜合報道]據英國媒體《鏡報》網站9月28日報道,知名遊戲廠商Ubisoft最近公佈消息,宣佈會在10月27日正式發售《刺客信條》系列遊戲的第十部作品《刺客信條:起源》。作為最為成功的系列遊戲之一,製作方希望此次的新作能夠重振遊戲昔日雄風。
除了傳統的敍事模式以及戰鬥場景之外,本作還引入了全新的教學模式,玩家可以進行自己的“探索之旅”,獲得關於古代埃及的多方面信息。
新的模式出乎意料地在玩家,尤其是學生之中大受歡迎,有學生甚至表示:“本來《刺客信條:起源》並不是特別吸引我,但其中的‘和平歷史之旅’卻讓我挺感興趣”。
(2017-10-01)
古埃及文明有沒有可能發展出一種可以在地球旅行的技術?我不是説太空船,而是以他們壯觀的船隻達成越洋的航行。
近年來,許多證據被用來支持古代文明像埃及、中國甚至可能是奧爾梅克文明在書面歷史之前完成了橫越海洋航行的觀點。
當科學對哥倫比亞前橫越海洋隨着時間做出不同回應,但大多數支持這種可能性的想法都受到懷疑,因為這種想法跟我們從歷史知道的事情徹底相反。
有一個想法,或是根據許多人認為的,一個在北美洲屬於古埃及文明的古老殖民地只可能發生在好萊塢電影裏面。
然而,根據亞利桑那共和報 1909 年4月5日的頭版,在大峽谷的大理石地區有一個奇怪的發現,它指出在數千年前的北美洲有古埃及人的存在。
根據報紙,兩名宣稱由史密森尼學會資助的考古學家SA Jordan以及GE Kinkaid教授都做了令人震驚的發現,根據許多證明,歷史是不正確的。
報告的神秘面紗如下:
發現的證據幾乎確定居住在這個神秘洞穴中的人種,用人類的手砍劈堅硬的石頭,起源於東方,可能來自埃及,可追溯至拉美西斯一世,假如他們的理論可以由刻着象形文字目錄的翻譯所證實,那麼北美洲史前人類的歷史、他們的古藝術、他們是誰及來自哪裏,都有了解答,埃及和尼羅河、亞利桑那州與科羅拉多州將被一個古老的歷史鏈相連結,這使得小説家的瘋狂想法被動搖。
這篇文章指出,神秘洞穴位於大峽谷的一個相當偏遠、危險且幾乎難以到達的地方,據説疑似的地點是在離埃爾託瓦爾大峽谷2 英里遠的地方。
根據亞利桑那共和報,主要洞穴的入口是位於陡峭的懸崖下約1500英尺。
然而,人們相信這些只是一個精心製作的騙局的一部分,這個發現從未發生。
甚至,史密森尼學會否認所有聲明,並指出史密森尼學會人類學系中沒有所謂Kincaid或是Jordan兩位教授的存在紀錄。
此外,史密森尼學會否認有收集任何證據的手工藝品。
在史密森尼學會發言人Jonathan Eisen所著的被壓抑的發明(Suppressed Inventions)一書中,也否認了在大峽谷發現任何古埃及手工藝品。
好的,在我們更進一步之前,我能告訴你的第一件事,是在北美或南美洲都沒有發現任何埃及手工藝品,所以,我可以告訴你,史密森尼學會從未參與任何挖掘工作。
難道這又是另一個騙局嗎?我們是否能下結論,所有故事就如許多人所説是報紙精心策劃的騙局?或者是否有可能是在過去曾被指認掩蓋改變歷史發現的史密森尼學會,又掩飾了這個令人驚歎的發現嗎?
看過被壓抑的發明這本書,我們發現令人驚歎的細節,給了北美古埃及殖民地這個故事一個完全新的層次。
「…歷史學家與語言學家Carl Hart,同時也是世界旅遊指南的編輯,他在芝加哥的一個書店得到一張大峽谷徒步旅行的地圖,在地圖上,我們很驚訝的發現大峽谷的北部地區大部分都有埃及名稱,例如,九十四里河(Ninety-Four Mile Creek)和三一河(Trinity Creek)的附近區域有像金字塔羣的名字,像是荷魯斯神殿(Horus Temple)、歐西里斯神殿(Osiris Temple)and伊西斯(Isis Temple)的名稱,在鬧鬼峽谷附近區域的名稱則為古夫金字塔(Cheops Pyramid)、佛修道院(Buddha Cloister)、佛廟(Buddha Temple)、馬努寺(Manu Temple)和濕婆廟(Shiva Temple)…等。」
這只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巧合嗎?還是故事比想像中的更復雜?
(2017-09-09)
埃及金字塔一直以來都被當做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而古埃及電力假説的支持者聲稱,埃及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吉薩大金字塔實際上是一個大型發電裝置,這個想法最早由作家和研究員克里斯托弗·鄧恩在他出版的圖書“吉薩電廠”和“古埃及的失去的技術”中都有表示。他們表示吉薩大金字塔中心的國王室曾經是超級結構的中央發電裝置。
大家都知道,古埃及一直被認為具有超高的文明科技能力,來自古埃及、瑪雅和蘇美爾的遺蹟都表明他們在電學、電化學、電磁學、冶金學、水文地質學、醫學、化學劑物理學等都發展到了相當高的程度。這些研究員的説法其實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他們提出了許多理論依據,這些證據讓人們不得不懷疑這個假説真的有可能。
雕刻在埃及神殿地下室中的一個神秘物體就是其中的一個證據,這幅雕刻圖同時也印證了困惑科學家很久的一個難題,那就是1936年科學家發現的一個神秘罐子之謎。這個罐子裏裝的物質及其製作意圖來判斷,這隻陶罐卻像是一個電池的外殼,因此科學家將它叫做巴格達電池。雖然這僅僅只是推測而已,但是神殿下的雕刻圖卻似乎描繪的就是巴格達電池一樣,它們之間正好能過相互佐證。
事實上,大金字塔主要是由花崗岩建造的,花崗岩是由許多微小的石英晶體組成的,當晶體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時就可以發電,這就是科學界已知的壓電效應。這種科技在現在得到了許多運用,如揚聲器,信號傳感器,以及汽車行業其他方面的一些應用。
同時其他支持者表示,國王的石棺也主要是由花崗岩構成,花崗岩石棺可以有助於將地球發出的低頻振動變成電能。此外,在國王的房間的天花板中的支撐梁似乎已經精確調整或切割到與此頻率完全諧振的大小。因此,大金字塔中的每一個點其實都是精確測量設計的。並且大金字塔的外壁用石灰岩完全粘合了起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讓金字塔能夠絕緣。
而金字塔的這些製作方式與現代電線導電原理完全吻合。這些證據的發現,讓人不得不懷疑金字塔建造的真在意義到底是什麼?是不是真的超越了建築本身,擁有高度發達的文明呢?
(2017-09-17)
古埃及與中國一樣同為四大文明古國,而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也出現了許多可怕的刑罰,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古埃及的五大刑罰。
五.十字架刑
這種刑罰一般用於處置身份較為卑微的人,如乞丐,奴隸。在地中海沿岸以及中東等奴隸交易比較嚴重的地區較為普遍。通常在室外將受刑者的雙手和雙腳用釘子釘在十字架上任其風吹雨打,直至其痛苦死去變為乾屍。這種刑罰多用於處決那些想逃跑的奴隸。
四.割鼻
割鼻的刑罰在今天的中東地區仍然存在。而在古埃及這種刑罰和砍去肢體一樣都非常普遍。割鼻主要是懲罰那些通姦罪的女性,通過毀容的手段懲罰女子,令其一生都活在自卑和他人的嘲笑之中。
三.鞭打
對於弒父的人,古埃及會將其扔在荊棘叢中並用一條蘆葦鞭抽打,直到皮開肉綻血流如注。在受刑者快要死的時候將其丟入火中燒死,是一種十分痛苦的死法。
二.掛屍體
在埃及的刑罰中,受刑者通常不會受到額外的痛苦而只有一種例外,那就是殺死自己的孩子。行刑者會將孩子的屍體掛在父親或母親的脖子上,直至屍體完全腐爛。(光想一想就知道有多噁心了)
一.蟲噬
這種刑罰是古埃及最惡毒的一種處罰方式,將受刑者割掉舌頭後綁成木乃伊,放進棺材後倒入吃人的聖甲蟲,最後將棺木鎖上。被這種刑罰所殺的人會清晰地感覺到自己被數萬只蟲子啃食身體的痛苦,而且會持續一段時間才會死亡。最重要的是,這種死法的人將會受到詛咒,其靈魂永遠不得安息。在《木乃伊》電影中也對它有所描述,大祭司伊莫頓也正是這樣死的。
而埃及的真正歷史上雖然有這樣的刑罰但卻並沒有被這樣處死的人。也許換誰知道要這樣行刑都會想盡辦法自殺的吧。
(2017-09-13)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