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創造,不要消費

去創造,不要消費

本文共有 50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最近,想必許多人的社交圈,都被B站的五四視頻《後浪》刷屏了。

如果你沒看過,也沒關係,因為我並不打算講它。

(熟悉我的老讀者會知道,我文章最開頭的東西一般只是個引子,並不重要)

言歸正傳。我把視頻找來看了一下,拍得鏗鏘有力,四平八穩,熱血沸騰,很有感覺。

視頻裏提到了各種「當代年輕人的選擇」:玩無人機,學外語,體驗VR設備,cosplay,跳傘,潛水,玩高達,旅遊,旅遊,到全世界各地旅遊。

看起來很美好,比我年輕的時候美好多了。

但是,不知道你留意到沒有,所有的這些選擇,都是什麼呢?消費。

也就是説,只要你有錢,有時間,花點精力,就能夠「享受」的事物。玩得好,玩得不好,不重要,沒有評判標準,都能從中得到愉悦感。

這當然是好事 —— 至少説明社會富足了許多,大家的生活都在變好。

但如果把這些景象當成全部,那就未必是好事了。

我在許多文章裏面,批判過消費主義。

什麼是消費主義?就是讓你去花錢,去消費嗎?沒這麼簡單。消費主義的實質,是一種對人的價值的異化。

它會不斷地向你灌輸這樣的觀念:你的價值必須由外界來評判。你必須融入一個圈子,貼上一些標籤,擁有一些故事,別人才能識別你、定義你,從而使得你具有價值。

這就導致一個結果:你是誰,是什麼層次的人,不是由你自己定義的,而是由你説什麼語言,穿什麼衣服,住在什麼城市,在什麼公司上班,做什麼工作,交什麼朋友,用什麼日常用品,有什麼愛好 —— 比如,讀什麼樣的書,聽什麼樣的歌,看什麼樣的影視劇……來定義的。

從而,社會被人為地分化出一個個圈子,一個個層級,一個個鄙視鏈。

這些被貼在身上的標籤,就叫做「符號」。所有這些符號聚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你對外的形象。

有趣的是:理論上來説,一個人對外的形象,應該是他內在的投射,或者説:是內在投射的一部分 —— 但在消費主義看來,外在形象遠比內在重要得多。你是什麼樣的人,大家並不關心;大家關心的,是在他們眼中,你是什麼樣的形象。

繼而,這種對外的符號呈現,會替代掉「內在」,反過來成為驅動你前進的動力。這就叫做「異化」。

為了實現這一點,消費主義衍生出了一種非常強大的技能:創造需求。

你不需要這些東西?不,我告訴你:你需要。

去創造,不要消費

最典型的例子可能就是「旅遊」了。旅遊幾乎是一個完全被創造出來的需求。老實説,你真的是發自內心,喜歡收拾一大堆東西,風塵僕僕地趕往車站、機場,經歷漫長的路程,到另一個地方看被人為設計出來的「景點」,住廉價的酒店,買貴得要死的紀念品,排巨長的隊伍,回到家之後累到半死嗎?

事實上,除了喜歡探索世界、體驗不同生活的人,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旅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6 字。

轉載請註明: 去創造,不要消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