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樂記》看音樂與素質教育

中國古代關於樂理最重要的文章,當屬《禮記·樂記》。《樂記》詳細講述了音樂的起源、作樂的方法以及音樂的功效,認為禮樂對平衡人內在情感和外在行為,以達到心性和諧至關重要。

音樂的產生

關於音樂的產生,《禮記·樂記》中講:“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所有的音都是產生於人心的,而至於如何產生的呢?下面接着講道:“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所謂“情”,即感情。《荀子·正名》篇曰:“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韓愈在《原性》中也講道:“情也者,接於物而生也。”也就是説,當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時,在心上起心動念,進而產生分別,因而有了喜、怒、哀、懼、愛、惡、欲等感受。宋朝的秦觀在其《心説》中講道:“即心無物謂之性,即心有物謂之情。”當心與塵接觸,心如不動,沒有被外物污染,這時的心也被稱作“性”,即“本來無一物”的狀態。但是當心與外境接觸時被外物所感動,而產生了喜怒哀樂等妄情。“情動於中,故形於聲”。感情萌動於內心,所以流露於宮、商、角、徵、羽五聲。“聲成文,謂之音”。所謂“文”,是指曲調,即五聲按照高低長短強弱的樂音組成一定的旋律,這才稱為音。

人性原本平和安靜,但由於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而起了種種貪慾之心。如果這些慾望沒有被很好的控制,以及人們的自覺心被物質世界所擾亂時,人們就會喪失自我,而為慾望所淹沒,進而滋生出叛亂、違抗、狡黠和欺騙。而音樂是源於心靈的內在運動,因此也能滲透到心靈的深處。好的音樂能夠引人進行心靈的內在反省,因此,聖人治禮作樂,旨在幫助人回到本性的清靜平和。

禮的制定,規定了明確的秩序和規則,而樂的普遍流行,則在人們當中建立了一種平和的氣氛。古代聖人制禮作樂,不是為了滿足口腹耳目之欲,而是為了使人們具有正確的鑑賞力並平和好惡之心,返回到做人的正路之上,並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樂記》中講:“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因此,樂教是改變和培養人的道德品質、維持社會秩序最有效的途徑之一。莊重典雅的樂能使人心平和,社會和諧,對政治產生積極的影響。

音與樂的區別

《樂記》中記載了魏文侯與子夏的對話,解釋了音與樂的不同。魏文侯向子夏請教説:“我整整齊齊地穿戴着祭祀用的禮服禮帽,聆聽古代的正樂,就昏昏欲睡。可是聽到鄭國與衞國的民間淫靡之樂,卻不知疲倦。請問古代正樂為什麼會使人昏昏欲睡,而新近淫靡之樂卻這麼吸引人呢?”子夏回答説:“現在您所詢問的是樂,而您所喜愛的是音。樂和音雖然很接近,實質卻不相同。”文侯問:“那麼音與樂有什麼不同呢?”

子夏説:“古時風調雨順,四季應時,人民有德而五穀豐登,沒有疾疫災禍發生,也沒有妖異怪象出現,這才叫做太平盛世。社會安定之後,便稽考校正音律的度數,調和五音,用琴瑟等樂器伴奏,歌唱《風》《雅》《頌》等詩篇,這才叫做德音。德音才被稱為樂。真正的樂不失去其天地和諧、政治清明、人民安樂的實質。而今您所喜愛的,恐怕是那些使人沉迷放逸的靡靡之音吧?譬如鄭國的音樂,音調濫無節制,使人心志放蕩;宋國的音樂過於安逸,使人心志沉溺;衞國的音樂急促快速,使人心志煩亂;齊國的音樂狂傲邪僻,使人心志驕逸。這四種音樂是‘淫於色而害於德’,所以不能稱之為樂。所以,祭祀的時候也不能使用。”因為這些樂敗壞了中正之氣。

最後,子夏還提醒魏文侯:作為國君,一定要謹慎選擇自己的好惡。因為國君喜好什麼,臣下就會做什麼;上層幹什麼,百姓就會跟着幹什麼。《詩經》説“誘民孔易”。意思是説,誘導老百姓很容易,因為上行下效,自己喜歡什麼,就會帶動整個社會來興起這種風氣。

以道為主導的音樂,有益於人心性的提升。《樂記》中説:“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可見,音和樂有所不同。低層次的音,悖逆天道中庸的原則,會引導人走向頹廢或者暴戾的極端。而高層次的樂則是天道中和的體現,使人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受到道德的薰陶,涵養心性,是入德之門。換言之,只有符合於道的德音才稱為樂。

《樂記》中講,“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古時聖王治理天下,禮樂發揮了重要作用。好的音樂是從內心發出來的,能使人內心平和,而禮節是表現在外的恭敬行為,這種恭敬行為又進而能夠影響內心。禮樂對人的內心和外在行為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遠惡遷善,而變得文質彬彬。因此,古人講禮樂文化能夠起到“絕惡於未萌,起敬於微渺”的作用。

音樂與素質教育

《樂記》中闡述了音樂教育對人心性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人們不可片刻離開禮樂。致力於樂,是為了陶冶心性;致力於禮,是為了調整身體與言行。一個人的心中如果有片刻不和順不喜樂,卑劣而虛妄的念頭就會趁機而入,利養貪慾就會產生;外貌如果有片刻不莊重不恭敬,輕忽怠慢的念頭也會乘虛而入。音樂至美能使人和暢,禮儀至善能使人謙和。內心和暢而外貌謙和,則人們望見他的外貌神情,就不會起與他抗爭之心;看見他的儀容風度,便不會有輕視侮慢的念頭。因此,好的音樂目的就是為了調養人的心性,而達到中和狀態。

中國古代在對國家繼承人進行教育時,不可或缺的內容就是音樂教育。《禮記·文王世子》記載,在對世子的教育中,就特別重視禮樂的教育:“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太子所接受的教育應該即是現代所謂的素質教育,也就是《大學》中所講的“明明德”的教育,使人迴歸清淨和諧的本性。這種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們對真善美的自然之愛,對美好的和諧的人和事物的自然親近感。通過素質教育可以達到心地清淨、以身觀身的境界,產生“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效果。音樂教育是為了達到對美的和諧的有秩序的事物的愛,這也是古今中外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包括琴棋書畫等在內的一切藝術形式和道德教育都是為了培養人對於美的、和諧的、有秩序的事物的自然而然的愛。

因此,包括音樂在內的素質教育不只是教孩子唱唱歌、跳跳舞、彈彈鋼琴,掌握幾門技能或藝術特長,而是要通過這些藝術的學習鑑賞,培養起人對真善美的自然親近、對假惡醜的自然遠離,就如“惡惡臭,好好色”一樣。孔子説,“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正是現代素質教育所應該重視的。(來源:學習時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68 字。

轉載請註明: 從《樂記》看音樂與素質教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