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影像公開課”、“非遺音樂留聲機”等非遺文化玩出新花樣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13日。由文旅部非遺司統籌開展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於2015年啓動,將非遺傳承人口述史、實踐、教學等工作制作成紀錄片。在即將到來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國家圖書館將部分非遺傳承人紀錄片,以專家影評公開課的方式,全面對公眾開放。

此次國家圖書館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紀錄片中,精選20部作品,邀請來自文化和旅遊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等相關機構的11位非遺專家講述如何欣賞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理解其精神內涵。以“公開課”的樣式,讓觀眾“在光影中,看懂非遺”。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 王馗:比如説邵陽布袋木偶戲,你看上去它就是生活中給我們講講故事、演繹歷史的藝術,但就這樣一個藝術品類,它跟兩千年來的一個藝術傳統密切相關,因此我用這樣一個公開課的方式,把他們背後的文化背景揭示出來。

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部主任 湯更生:這些文化遺產怎麼能傳承,怎麼能讓公眾知曉,比如公開課,比如紀錄片的展映、講座、展覽,在現在的圖書館,這樣一個綜合文化傳播媒介中,對公眾的非遺普及教育是都可以實現的。

該系列課程將於6月13日在國圖官網、央廣網等平台發佈。同時,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國圖影院還將進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優秀成果線下展映活動”。

今年,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會場活動“雲遊非遺 影像展”,首次放在線上舉辦。其中“音樂類非遺”的相關內容已經在網絡平台提前上線。

作為“雲遊非遺 影像展”的“音樂類非遺”部分,“聽見非遺 音樂留聲機”專區彙集了京劇、粵劇、黃梅戲等多種傳統地方戲曲、以及民歌、曲藝等內容,自6月8日提前上線以來,目前專區內容播放量累計已超過576萬次。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聽見非遺 音樂留聲機”專區還將邀請粵劇名家等舉辦線上非遺音樂會直播,向網友展示傳統戲曲音樂的魅力,以及傳統樂器的製作技藝等相關知識。

此外,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與網絡音樂平台,也通過大數據分析發佈了《非遺音樂圖鑑》。據數據顯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音樂類非遺開始在線上播放、演出和直播。各大網絡音樂平台也啓動了“傳統地方戲曲的數據庫建設及數字化傳播”工程,目前,已有十多種傳統地方戲曲、近兩百位戲曲表演藝術家的一萬多首曲目,以及超過兩萬首民歌民樂,在網上播放超過574億次。音樂類非遺也逐漸突破了地域屬性,以及年齡層的壁壘。

“聽見非遺 音樂留聲機”專區負責人 劉杭:比如説我們現在自己的平台上,粵劇這一塊有299.9萬的觀眾,像成都還有重慶地區的觀眾也非常喜歡聽粵劇。這個就説明我們近年來在非遺傳播上,很多人逐漸理解了粵劇本身傳達的內涵。整個的非遺音樂內容,我們平台每月有一億多人次的90後、00後用户是會關注到非遺音樂。而且他是長期去關注,而且他們會自己去創建一些歌單,去收錄這些非遺作品,然後自己去進行傳播。

與此同時,粵劇藝術家倪惠英、陳玲玉、客家山歌演唱家徐秋菊、嶺南派古琴演奏家謝東笑等也紛紛在網上直播間為網友們帶來一堂堂非遺大師課,在為年輕人普及非遺知識的同時,也找到自身藝術發展的突破口。

“聽見非遺 音樂留聲機”專區負責人 劉杭:直播的時候我們會去做一些實時字幕,通過這些字幕和講解能讓大家知道是在唱什麼,讓大家在愛聽的同時能夠聽懂,真正能夠實現非遺的傳承。

巧手設計繡出“南國名花”、方寸瓷面書寫唐詩宋詞、樟木上精雕出鏤空魚蝦簍……位於廣東省汕頭市開埠區的潮汕文藝人才一條街6月開展“潮汕文藝大師非遺大講堂”活動,當地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逐一登台,向四方遊客展現木雕、陶瓷微書、抽紗等傳統技藝。

汕頭於19世紀60年代開埠通商,擁有大片騎樓羣的開埠區曾是粵東商貿繁華之地。汕頭所在的潮汕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民間文化藝術品種多樣,僅汕頭一市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3項、省級非遺項目39項、市級非遺項目102項。

去年在開埠區設立的潮汕文藝人才一條街總建築面積1590平方米,已設立7個大師工作室及汕頭中國畫院藝術交流館,並建有潮汕文藝人才交流中心。記者近日走訪看到,因疫情一度冷清的開埠區遊客又多了起來,不少人在這些非遺傳承人的工作室內流連忘返,在櫥窗前用手機拍下各式手工藝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53 字。

轉載請註明: “非遺影像公開課”、“非遺音樂留聲機”等非遺文化玩出新花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