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一代藝術大師齊白石生前曾説:“青藤、雪個、大滌子之畫,能縱橫塗抹,餘心極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為諸君磨墨理紙。”又有“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之語。

齊白石一生對八大山人的學習與體悟可謂“至老不衰”。澎湃新聞獲悉,從9月28日,由八大山人紀念館和北京畫院主辦的“渾無斧鑿痕·對話齊白石——北京畫院典藏作品展”在南昌八大山人紀念館正式對外開展,展覽以八大山人對齊白石的影響進行梳理,深度以呈現二者的藝術傳承關係。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説:“齊白石無論是早年鬻畫的‘仿擬山人意’,還是衰年變法後的‘膽敢獨造’,‘白石雪個同肝膽’都是他追隨八大山人寫意精神的真實寫照,而今,白石老人和他的作品終於來到他追慕的八大山人的故里了,這樣的展覽並不僅僅是探討八大山人與齊白石的關係,也是在探討人與世界的關係。”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書寫“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所書“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渾無斧鑿痕·對話齊白石——北京畫院典藏作品展”展出現場,八大山人紀念館

“渾無斧鑿痕“:多畫種呈現八大山人對齊白石的巨大影響

隨着“渾無斧鑿痕·對話齊白石——北京畫院典藏作品展”昨天在八大山人紀念館的正式對外開展,位江西南昌青雲譜的八大山人紀念館也以特有的方式歡迎這位八大山人的追慕者與繼承者,在展廳深青色的背景裏,巨幅的齊白石肖像立於展幕右側,地上一片潔淨的碎白石,側邊則是一石一鬆,極為簡潔,傳達出齊白石對於八大山人簡淨傳神風格的繼承與發展。

在八大山人紀念館的一樓真跡館,現存唯一的八大山人生前的真實畫像——《個山小像》靜靜地懸展於南昌青雲譜八大山人紀念館展廳,瘦削,清雋,高逸,然而內在又有着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展廳同時呈現了八大山人紀念館收藏的八大山人作品,以及諸多關於八大山人的研究文獻。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八大山人畫像——《個山小像》

二樓展廳,除了八大山人紀念館展示的八大山人《孤松圖》等名跡,主展廳則全部讓給了此次對比展的“客人”——齊白石。

八大山人與齊白石,兩位藝術大師之間雖然隔了300多年的光陰,卻有着奇妙的緣分與關聯。齊白石曾有詩云:“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展覽現場同時呈現了齊白石書寫此詩的照片,並以多種角度呈現了八大山人對齊白石的巨大影響。

據介紹,這次北京畫院選取了館藏的85件齊白石作品來南昌展出,包括齊白石的《羣雞圖》《山溪羣蝦》《柴耙》《青燈有味》《桃實》等經典作品,其中部分齊白石手稿作品也是首度面向觀眾展出。同時也呈現了來到日本、上博等地收藏的齊白石曾借鑑的八大山人作品高仿品進行對比展出,有着較強的學術性與可讀性。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八大山人《荷》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1626年—約1705年),又號雪個、個山等,出家時釋名傳綮,江西南昌人,是明太祖第十七子寧王朱權的九世孫,明亡後削髮為僧,後改信道教,曾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多以簡筆寫意風格為主,筆墨凝鍊沉毅,其筆下之魚、鴨、鳥等,常常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態,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倪雲林,米襄陽、董其昌等,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

八大山人受法常、徐渭等影響,作畫提倡“簡”與“省”,常常滿紙寥寥數筆,然而極其傳神。

八大山人繼承與開創的筆墨大寫意,是中國文人畫史上的一座高峯,在以後的300多年中,受影響者眾多;乾隆時期的“揚州八怪”李鱓、汪士慎、黃慎、金農、鄭燮、李方膺、羅聘等;清晚期的虛谷、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陳師曾等均有所成。其中特立獨行者,在沿襲了八大山人筆墨、思想之後,開一派新風,成就了另又一座高峯,他就是齊白石。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 《柴耙 》

齊白石(1864年-1957年),生於湖南終年村,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豔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對中國近現代書畫影響深遠。

齊白石早年臨、仿八大山人不斷,至晚歲衰年變法,將中國寫意繪畫與民間藝術結合,題材從文人所目及,到庶民、農夫所悉見的小景小物,以八大山人高古冷逸的畫風,轉化為大俗大雅的“紅花墨葉”,終使其成為一代藝術大師。據相關資料介紹,齊白石早先長年學習八大山人的畫風,源於清末民初,政局動盪,八大山人的畫作中,又充滿悲憫、冷眼視人,極受齊白石喜愛,而齊白石北漂後為生存計決意衰年變法,並説:“ 予作畫數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公勿憐,乃餘或可自問快心事也。”然而晚年的齊白石對此也不無後悔,齊白石八十五歲時,題於其1945年所作之《墨筆花果冊》,雲:“ 予五十歲後之畫,冷逸如雪個,避亂世於京師。識者寡,友人曾勸其改造,信之,即一棄。今見此冊,殊堪自悔,年已八十五矣。乙酉,白石。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展覽現場的對比

展覽現場以花卉、魚鳥、山水、人物等多畫種呈現了八大山人對齊白石的巨大影響。

齊白石曾書“作畫最難無畫家習氣,即工匠氣也。前清最工山水畫者,餘未傾服,餘所喜獨朱雪個大滌子、金冬心、李復堂、孟麗堂而已。”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 魚》,注有“存八大山人畫稿”

如齊白石《擬八大鴨圖》中,齊白石記有:” 往餘遊江西,得見八大山人小冊畫雛鴨,臨之作為粉本。丁巳家山兵亂,後於劫灰中尋得此稿,嘆朱君之苦心。雖後世之臨摹本,猶有鬼神呵護耶。今畫此幅,感而記之。寄萍堂上老人居於京華。”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鴨》

在一幅瓶花小冊頁上,齊白石記有:“ 餘一生作畫不喜臨(仿),此幀見過八大山人本,因記。時居京華,白石。”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 富貴平安》

在《富貴平安圖》中,記有:“ 曾居保陽於警察廳街某裱畫店,其主人頗能知畫,自言曾觀過八大山人畫,一瓶插一牡丹,八尺紙之屏幅滿矣。餘恐忘卻,擬畫此記之,非八大稿也。”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臨八大山人人物小稿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臨八大山人人物畫稿中的搔背圖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搔背圖》注有“略用八大小冊本”

重新認識“白石雪個同肝膽”的真正含義

對於這次北京畫院與八大山人紀念館的合作展覽,北京畫院長吳洪亮説,“八大山人與齊白石跨時空的對話展覽是八大山人紀念館的創意,幾經討論,如今齊白石的作品從北京畫院在江西展出,“此展的合作意向雖早在幾年前就已達成,策展邏輯的敲定卻一直處於磨合階段,我們不希望展覽只是簡單的作品參照對比,而是期望通過這線索,挖掘出多維度甚至逆向的思考。譬如兩者身份與歷史背景的差異、畫法的偏鋒之好、隱喻的反覆運用等等。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我們認為齊白石對雪個清冷寫意精神的繼承與創格,可以納入到變革中國畫的積極力量,那麼白石老人的這些臨鈎作品對於研究八大的藝術又有什麼積極意義呢?以及這樣的研究對今天全球化邏輯下的中國繪畫發展的瓶頸問題有何啓迪?這諸多問題,我覺得大可以從此次展覽中尋找些許思考的路徑。”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展覽開幕式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發言

吳洪亮認為,朱雪個誇張簡逸的畫風是中國畫壇彌高至偉的山峯,在他身後的300餘年,多有文人畫家所追捧,而齊白石的孺慕之情,最可謂是“至老不衰”的。無論是早年鬻畫的“仿擬山人意”,還是衰年變法後的“膽敢獨造”,“白石雪個同肝膽”都是他追隨八大山人寫意精神的真實寫照。“傳移模寫”本質是創造性的,不僅強調摹其形,更要移其神。雪個的畫,誇張、簡逸、晦澀,遺世獨立冷清醒;齊白石的畫,樸實、天真、童趣,勃發生機暖人間。兩者代表其個人最高成就的風格看似迥異,八大山人的藝術如握在手中的寒冰,齊白石的藝術如冬日午後的暖陽。其實他們在精神上皆強調個性,在筆墨裏醉心於極致,善於表現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骨子裏對藝術的態度是一樣的。甚至可以説,齊白石的藝術精進在於對八大精神性的延續、自我情懷的抒發與真摯感受的表達。正是早年臨仿八大的“學而不似”,才使得他能夠得魚忘筌地“膽敢獨造”,這也正是齊白石所説的“白石雪個同肝膽”的真正含義。

八大山人紀念館館長周曉健表示,在結束了去年推出的“回望傳承——八大山人紀念館建館60週年故宮典藏特展”後,他與策展團隊便全身心地投入這一展覽的籌劃之中,多次到北京與北京畫院進行研討,此次展覽並非“簡單的作品參照對比,而是期望通過這線索,挖掘出多維度甚至逆向的思考。”展覽從齊白石所臨摹的八大山人手稿,到創作中留存的八大山人筆意,設“雪個同肝膽”、“變法皆靈氣”、“神似天然趣”三大篇章,將八大山人對齊白石的影響進行深度梳理,呈現二者的藝術傳承關係,讓觀者全面瞭解齊白石藝術歷程。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八大山人紀念館館長周曉健(中)發言

周曉健表示,八大山人紀念館策展團隊通過與北京畫院的合作,無論是學術研究的追求,還是展陳佈置的細節,從中受益非常多,今後還將繼續推出一系列經典的對比展覽,同時也在積極籌備八大山人誕辰四百週年的特展。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現場展出的八大山人山水畫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臨八大山人山水畫稿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受到八大山人啓發的魚

在關於“八大山人與齊白石”的研討會上,齊白石的曾孫女齊駙作了關於齊白石衰年變法的發言,南師大書畫保護與修復研究所所長陸宗潤則講述了對齊白石作品修復的體會,江西省文聯主席葉青、八大山人研究學者蕭鴻鳴、江西畫院院長雷子人等就八大山人的風格影響、齊白石與江西的關係等進行了闡發,中央美院副研究員張濤、澎湃新聞藝術主編顧村言分別就《齊白石畫中的寫意精神》、《齊白石與八大山人畫魚之間的“似與不似”》等主題進行了發言。

八大山人紀念館今天起還將推出策展人座談活動及“名家講白石”系列,北京畫院美術館展覽部主任薛良將就《從木匠到巨匠——齊白石的人生與藝術》、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副教授馮朝輝將《日本回流齊白石作品解析》等進行發言。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2月28日。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 《蝗蟲》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 《松鷹圖》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齊白石 扶醉人歸圖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展覽海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35 字。

轉載請註明: 現場|齊白石與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與“對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