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建築史在世界上可以説的是獨樹一幟,不少巧奪天工的奇妙構思實是令人嘖嘖讚歎,而故宮更是古代建築藝術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宮殿建築羣之一。作為皇上的起居辦公之所,其規模之宏大不必多説,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綿延平鋪了72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其間雕樑畫棟錯落有致,無不向人們展示了數百年前能工巧匠的巔峯水準。
故宮能有此規模全都仰仗皇帝的特殊身份,所以自古以來民間就流傳着一種傳説,説皇帝的住所奢華至極,就連腳底下踩着的磚頭都是金子做的,一踏進皇宮便是亮閃閃的一片。在古代平民百姓自然不可能有機會進入到皇宮,只能憑空猜想;事實上這句話也算是對了一半,奢華至極那是肯定,只不過地上的磚頭雖然也是“金磚”,但卻並非金子製成。
去過故宮金鑾殿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地面上的磚頭並非金閃閃的一片,而是色如墨玉,比一般的地磚更多了一分瑩潤的光澤。故宮的金磚雖然被稱為金磚,但卻也是實打實的泥胚製成,只不過這泥胚在經過數百道工藝的長期的錘鍊過後,具有了光潤,耐磨,不滑,不澀的特點。
而“金磚”這個名稱由來已久,具體是因何而得名早已無從得知,但我們可以從古籍中獲知了三種可能性。第一:因為古時金磚是由蘇州御窯燒製後,直接送往皇城內投入使用,所以也被叫做“京磚”,口口相傳中“京磚”逐漸就演化成了“金磚”。第二種:由於“金磚”的燒製工藝非常繁瑣複雜,耗時甚久,成本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一塊磚的價格都幾乎與黃金等價,因此又被俗稱為“金磚”。第三種也是目前流行最廣的説法,説的是金磚燒製成後,質地非常堅硬,敲擊時會發生類似金屬的清脆響聲,故得名“金磚”。
能夠直接供應給皇宮使用,説明“金磚”並非凡品,起碼平常人家是難以染指的。事實也證明,金磚的貴是有一定理由的。金磚的製作過程大概可以分成六步:選土,練泥,澄漿,制胚,陰乾,最後才是入窯燒製,步驟看起來雖然非常簡易,但實際操作起來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單是第一步的選土就大有講究,必須是“粘而不散,粉而不沙“的優質土,而後再經過人畜合力的反覆踩踏,捶打,將其中雜質篩選出土外,成為稠泥,方可進行下一步,這期間非數月苦工不可完成。
燒窯時更要慎之又慎,若是一個不留神,整窯的金磚都要廢掉,這也就是古人所説的“一窯生,一窯死”。根據古書中記載“入窯後要以鐮草燻一個月,片柴燒一個月,裸柴燒一個月,松枝柴燒四十天,凡百三十日而窯水出窯”,在燒製的半年多時間裏光是燃料費就是天文數字。並且皇家工程是不可能停工待料的,工期也是非常緊湊,在這關節中出了任何問題都難以完成指標,所以往往用一塊磚的同時還要多燒製六七塊來備用。
為了保證金磚質量,分清責任,每塊磚上都詳細燒製上了年代,產地,監造者,製作者等,繁複而嚴格。在最後送入宮中篩選時,又會有一大批被認為不合格的金磚被送回產地直接銷燬。只有經過這嚴苛到了極致的層層篩選的金磚,才“有幸”被鋪設在這皇城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幾年前一對明永樂的御窯金磚就曾以八十多萬元成交,由此看來,故宮中光是地上的建築材料都價值連城,幾乎與黃金等價。若是當初侵略者入侵時知道這些地磚的價值,我們恐怕也看不到這精美絕倫的建築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