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 編輯|燕子 圖片|網絡
那次去清徐參加辭賦研討會,主辦者安排到晉祠一遊,藉此機會,我能一睹晉祠的神采。
晉祠是山西最重要的標誌性景物。這個古建築羣,存留着山西自西周以降幾千年的歷史畫卷,展示着古代建築、繪畫、書法、雕刻和鑄造的精湛藝術,是珍貴的歷史文化寶庫。到山西不遊晉祠,就象到北京不遊故宮、到山東不遊泰山一樣。
祠位於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懸甕山下,晉水之源。站在汾河谷地,對太原一帶的地理、風光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這裏兩側夾山,一條汾河自東北流向西南。有當地朋友哼起郭蘭英唱過的名曲“人説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頓時感染了眾人。
晉祠不僅是河流之源,而且是文化之源,佔居山西文化的至高點。晉祠祭祀的唐叔虞,是成王的弟弟,在周初被分封到唐,死後其子因地臨晉水將國號改為晉。數千年來,這裏是三晉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智伯協迫韓、魏攻趙,水淹晉陽城,導致三家分晉,成為春秋、戰國曆史的分水嶺。李世民隨唐王李淵太原起兵,利用隋末農民起義造成的有利形勢建立大唐帝國,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宋初伐北漢,又一次水決晉陽,對汾河平原的歷史形成重大影響。這裏上演過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幕幕大劇,書寫着三晉大地歷史文化的精彩篇章。
遊覽晉祠分中、北、南三條線進行。最重要的一條是中線。從大門入,經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方、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樑,到聖母殿。所謂金人,是鑄於北宋時期的四尊鐵人,他們分別立於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角。鐵為金屬,故稱金人。魚沼飛樑是十字型橋樑,為現今國內僅有。聖母殿是晉祠的主建築,建於北魏之前,本為祭祀唐叔虞的,後又同祭唐叔虞的母親邑姜,再後來又把唐叔虞的祭祀場為遷到這個建築羣北側,這裏也就成了獨祀邑姜的聖母殿了。聖母祠建築高大,氣勢奪人,一根根廊柱上有飛龍木塑。廊中立有唐太宗李世民親筆手書的石碑。殿堂正中有邑姜像,其旁有侍女像,這些雕像是晉祠重要的文物,也是頭等的看點。北線從文昌宮起,有東嶽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祠、貞觀寶翰、朝陽洞、待風軒、三台閣、讀書枱和呂祖閣。南路從勝瀛樓起,有白鶴亭、三聖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最南邊的十方奉聖禪寺,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 難老泉出自山根處,流為晉水,因為千年不幹,故稱“難老”。駐足泉邊,看泉水湧流,賞玉液甘甜,自然覺得三晉之興得天地之靈氣,絕非偶然。
我們一行人在晉祠遊了一上午,出入於蒼柏翠柳間,徜徉於亭台殿宇中,一邊看,一邊議,一邊賞,一邊樂,感晉祠之古韻,嘆此遊之難得。大家既好詩賦,自然少不了題詠。我也寫了一首七律《詠晉祠》:
懸甕山高晉水長,濃陰綠樹掩祠堂。高台巨殿傳佳話,老柏蒼槐帶古香。桐葉封疆尊聖母,刀槍闢地定初唐。山西美韻知多少,由此前行問呂梁。
作者:盧明,1960年2月出生於山東省鄆城縣,作家,筆名河邊草。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當代文學院院務委員,中國水滸學會理事,菏澤學院水滸文化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參與諸多文學協會組織。其詩詞成就在魯西南有着重要影響,代表作:《暢遊微山湖》《正話水滸》《菏澤賦》等,多次獲獎,並被多家門户網站收錄。業餘從事新聞報道,在《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等發稿百餘篇。愛好書法,多次發表展覽,書法作品《春曉》參加中央數字頻道2013年迎春展播,並被評為三等獎。工作業績突出,多次被地方和政府授予“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壹點號心夢文學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