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建設“好的空間載體”
□ 周學澤
“文旅融合”是本屆中國文旅博覽會的主題,也是時下各地產業發展當中的“熱詞”。文旅融合,前面加了一個“深度”,後面綴上一個“品牌”,一方面強調“由表及內”的有機融合,一方面強調“由內及外”的形象塑造,意味着文旅融合已度過了“初期階段”,進入了融合成熟期。
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打造文化旅遊品牌,需要落實到一個地方,有一個“好的空間載體”。文化和旅遊“由表及內”的有機融合,依賴一定的地域空間縱深;“由內及外”的形象塑造,也需要特定的地域空間來定義。因此,文旅深度融合,需要有建設“空間載體”的意識。
文旅融合形成“好的空間載體”,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建設出來的。有的文旅融合景區,看似天賦資質和歷史遺存很好,但並不意味着就可以不注重建設。以泰山為例,是著名的世界自然遺產,巍峨雄奇、風景壯麗,同時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集封禪祭祀、道教、佛教、書法石刻等古代文化藝術於一身,泰山可謂典型的文旅融合“標本”。即使如此,今天的泰山作為文旅融合“好的空間載體”,仍然離不開建設。
新中國成立初期,因為此前歷經百年戰亂,泰山很多地方都成了禿山,郭沫若乘飛機過泰山時寫下“都雲青未了,我看赤無毛”的詩句。後來泰山打響了一場罕見的植樹造林戰役,近萬名林業工人、農民、解放軍官兵、機關幹部、學校師生開進深山,進行綠化造林。1961年,郭沫若再次造訪泰山,被變化深深打動,寫下“人工方峻極,綠化到山椒”的詩句。從“赤無毛”到“綠山椒”,這正是人工建設之功。而且,今天遊客到泰山旅遊所需要的住、行、吃、喝、玩等服務設施,也是不斷建設完善的結果。
但同是建設,也是各有千秋。比如,前些年,沿海某地建了一個雕塑,是幾根鋼筋扯着一個大鋼球,網民戲稱為“扯蛋”,這就陷入了低俗的套路;同是雕塑,壽光建的翡翠大白菜和沂源建的紅蘋果雕塑,就特別“討喜”,體現出本地農業種植特色。一些施工項目,至今餘有爭議,比如有的山地風景區建設空中索道、直梯,有人認為上山多了一種選擇,尤其老人和兒童可以輕鬆到達山頂;但也有一些人覺得應該少建甚至不建空中索道、直梯,認為這是在山體自然景觀中添加了“異物”,破壞了“純天然”。
因此,建設“好的空間載體”,也並非易事,要傾聽各方面意見,形成最佳方案。在文旅融合中,筆者認為要注意把握以下幾方面:
一是“文化”和“自然風景”的比例要尊重歷史和現實。有一些景區,像孔府孔廟、故宮,是文化遺產為主,自然風景佔少部分;但有一些景區,是自然風景為主,人文風景佔少部分;還有一些景區,自然風景和人文要素都不少,如西湖。“文化”和“自然風景”的比例要尊重歷史和現實,不能亂搭亂建,尤其自然風景為主的景區,不能讓新建築喧賓奪主。有的自然景區,本來湖光山色,景觀很美,卻憑空新建一座大佛大廟,破壞了自然風貌。
二是“文化”和“經濟要素”要各歸其位。文旅融合離不開經濟要素,旅遊休閒必然要“吃喝玩樂住行”,但文化設施和經濟項目有各自的獨立性,一些文化古蹟,是不可複製的寶貴遺產,經濟項目必須讓位於文化設施。有的地方在文化古蹟旁邊,修建大型商場,相互離得太近,喧囂吵鬧,人流擁擠,破壞了文化遺產安靜的“生存環境”,想恢復已不可能,得不償失。
三是在文旅融合中,“空間載體”和“周邊環境”要相互協調。文旅融合“空間載體”總是置身於大的環境中,它和周邊環境是“一體”的。有的地方建設古城,古城內部亭台水榭,美如畫卷,一出古城就油污滿地、骯髒不堪,讓遊客很不舒服。現在很多地方提出“全域旅遊”概念,注重全域環境建設,注重景點和周邊環境的協調,這是值得提倡的。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