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薩爾”史詩保護傳承迎來前所未有好時期
新華社拉薩4月15日電(記者春拉)四月的藏北旅遊勝地納木錯湖,依然是一片冰封的靜謐世界。湛藍的天空下,枯黃的草場開始漸漸甦醒,春日的温暖也已悄然來到“天湖”和草原深處。
西藏納木錯水天一色、風光怡人。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200多公里以外,西藏大學圖書館六樓的錄音棚內,斯塔多吉高亢激昂的説唱故事,正在被對面靜靜“聆聽”的服務器一一記錄。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在這一刻延展更新。
“今天我説唱的內容是有關格薩爾王帶領將士在納木錯一帶降服敵人,並將豐美的草場和被掠奪的犛牛分還給牧民的故事。”32歲的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第一個碩士研究生畢業的“格薩爾”説唱藝人斯塔多吉説,“在我的故事裏,靜謐的天湖、草原剛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戰爭。”
與西藏各地的大多數“格薩爾”説唱藝人一樣,斯塔多吉因為兒時的一場奇特夢境結緣“格薩爾”,並自此肩負起傳承和弘揚這一史詩的歷史使命。
演員在格薩爾藏戲《賽馬稱王》中表演。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截至目前,斯塔多吉已錄製15部“格薩爾”説唱故事,出版了兩本史詩書籍。
那麼,斯塔多吉口中的“格薩爾”究竟是怎樣的史詩?這是一部藏族傳奇英雄格薩爾王降妖伏魔、抑強扶弱、造福百姓的征戰史,被譽為“東方的荷馬史詩”,也被稱為世界上篇幅最長、規模最大、唯一“活態”傳承的民間文學鉅著。
2006年,“格薩爾”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入選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西藏自治區民族藝術研究所所長努木説:“‘格薩爾’是一部融匯了中國藏族、蒙古族、土族等若干少數民族文化、社會、經濟、道德、習俗等知識體系的‘百科全書’式史詩。至今,這一史詩仍在中國多個省區,以及不丹、尼泊爾、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不斷傳承、演繹。”
從口口相傳的民間藝術,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格薩爾”史詩的傳承與弘揚得益於國家強有力的搶救性保護政策。
西藏和平解放以來,中央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先後20餘次組織開展關於“格薩爾”民間藝人普查、版本蒐集等搶救性保護工作。
格薩爾彈唱藝人在草原上彈唱格薩爾。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截至目前,僅西藏那曲市登記在冊的“格薩爾”藝人就達120餘位。在出版發行系列相關普查書籍和音(影)成果的同時,西藏還建立起了由《格薩爾王傳》精品説唱、音樂唱腔、讚歌、舞蹈和傳承人口述史、風物傳説紀錄片等6部分組成的史詩數字資源庫。
努木説,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關懷、重視下,古老的“格薩爾”保護與傳承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好時期。
2022年初,西藏最全“格薩爾”藝人説唱本,即已故“格薩爾”説唱家桑珠的史詩故事説唱系列叢書中文版發佈。作為西藏自治區重大文化工程之一,項目投資約766萬元,編譯出版了桑珠老人的説唱本中文版33冊。
據悉,這一項目歷時八年,由來自北京、甘肅、青海、西藏等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完成。
“我剛拍攝完一部有關‘格薩爾’的電影回來。”斯塔多吉興奮地説,如今“格薩爾”傳承已不僅侷限於傳統口口相傳的形式,還藉助信息科技手段,以動漫、電影、繪本等形式展示在世人眼前。
“我希望自己能讓‘格薩爾’史詩更多走出高原,走向世界,而我也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努力。”斯塔多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