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多年以來我們在欣賞和鑑定陶瓷器時,總是會關注它們的精美紋飾和多姿秀麗的器型,而往往會忽視或者回避那些“瑕疵”,特別是鑑賞者和古玩商者更是會突出陶瓷器的優點、迴避那些缺點。在鑑定陶瓷器時,往往也更會注重優點的把握和時代所特有的那些令人賞心悦目的優良特性,而對於那些“缺點”我們可能會去忽略和輕視,以至於多年前那些造假者也只會研究優點,而忽略或者不去深入研究那些“瑕疵”。在欣賞過程中,表達器物的優點要遠遠多於“缺點”的描述,這也是收藏把玩的一個習慣。但今天要講的恰恰是瓷器那些比較容易忽視的“缺點”,把“缺點”特徵來作為鑑定瓷器真假和時間年代的另一個借鑑點。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陶瓷生產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次品和那些具有時代特徵的工藝缺點和瑕疵,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在鑑賞陶瓷器時,經常可以遇見和看到一些不盡人意的缺憾,有造型的、繪畫的、髮色的等等工藝上的缺點。縱觀陶瓷生產歷史,可以看到許多具有時代特點的“缺點”特徵,只有深刻了解這些“缺點”特徵,我們才能更完美、更全面的把握鑑定所要具備的鑑賞知識,才能瞭解新舊之間的區別、瞭解各個時代的不同、造假者所不能具備的技術弱項,才能為我們收藏道路掃平障礙,為我們的收藏成功打下基礎。

我一直認為“缺點”鑑定是我們在鑑定過程的加分項目,在鑑賞優點的同時,不能忽視“缺點”特徵,優點好仿、“缺點”難做。我在這裏簡單歸納總結一些常見的“缺點”,來加以分析和掌握,看看哪些可以作為我們能夠借鑑和有用的知識點。我這裏所説的主要是工藝和材料上的“缺點”,也就是窯裏帶出來的“毛病”,後天造成的損傷不在討論之列。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常見的一些瓷器“缺點”,並舉例説明: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乳突)

1:乳突 。常指挖圈足後在底部中心留下的凸出點,多見於元代。而明代早期一些碗類器物底部還可以偶爾看到。一般有乳突的特徵為元代比較多,結合其他特徵,一般不會低於早明,但有文化滯後現象除外(偏窯、雜窯)。解放初期一些小窯口工藝上還有“乳突”的返祖現象,這裏不作為典型依據討論。現在仿製工匠只注重乳突而輕視旋切,所以特徵模擬矛盾眾多。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 鐵鏽瘢)

2:鐵鏽瘢。我們在明清瓷器上都可以經常看到,在青花髮色濃郁的部位,有明顯的凹陷和鐵鏽瘢出現,特別是永宣瓷器上的“蘇麻裏青”青花鐵鏽斑,具有非常明顯的反映,這是青花料蘇麻裏青料的一大特徵。由於蘇麻裏青料裏面富含鐵質,所以在燒製過程中出現了鐵鏽瘢現象。也是鑑定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的一個標誌性特點。在目前的仿製過程中,鐵鏽瘢色塊單板,顏色突兀,和老的有明顯差別,更有甚者有些仿製者莫名其妙地在空白釉面上也燒製出了鐵鏽瘢,這是一大錯誤,我們在鑑定瓷器過程中,遇到白釉上有鐵鏽瘢的話就一定要注意。很多乾隆器物上面,也可以看到一些凝重的青花表達方式,當時比較崇尚永宣,所以很多青花髮色故意用重筆促點染來模仿永宣瓷器上的那種凹凸感和鐵鏽瘢現象,這也是我們經常可以作為判斷乾隆瓷器的一個特徵。這種現象除了永宣時期和乾隆時期的模仿,其他時期比較少見。而近代的故意造假,由於青花材料的不同而不能同永宣和乾隆時期相比較。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冰裂紋)

3:開片(也叫冰裂紋)。這裏説的開片可以理解為釉裂(和哥釉二個概念)。我們在整個明清瓷器上都會看見這種現象,從永宣一直到晚清都有。是燒製完成後,出窯後由於温度的變化而引起胎釉收縮比不同,而在釉面上產生的開片(比如煨瓷就是這個緣由),但和受外力衝擊形成的“驚釉”有本質區別。釉面開片在明代早期瓷器上看見的相對比較多,其他朝代器物的底釉也有見。而對於某些器物來説,這些也都是一個重要的鑑定參考旁證。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青花凹陷)

4:青花濃郁處的凹陷現象。這裏常見於明代早期的瓷器,由於所用的進口材料“蘇麻裏青”的成分和燒製工藝,在早明青花瓷器上往往可以明顯的看到和感覺到,青花濃郁處有它凹凸感,這是青花料滲入胎骨所產生的效果,也是“缺點”,由於凹凸的產生,使得器物表面平整度差了,但表現出來的那種古拙感非常的具有時代的美感,這也恰恰給了後世鑑定一個年代的參考依據。後朝,特別是康熙一朝有許多仿製宣德的作品,除了繪畫和釉面相對的貼近,這種凹凸感只能通過模壓、剔花、堆白來模仿,但宣德的那種粗狂瀟灑之氣全無,到了現代仿製更無法達到那種深入胎骨的氣韻了。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米糊底)

5:米糊底 。米糊底也是早明時期瓷器上常見的一個工藝特徵(多見於大盤),由於墊燒工藝使得墊燒材料粘附在了器物底部,出現了一種類似燒糊的現象。這是比較典型的工藝“缺點”。米糊底多見於永宣無釉的毛底器物,一直到明代中期還可見,但色澤和直觀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清代一朝由於燒製工藝的改進,所燒器物沒有見到有米糊底現象,到了現代才有仿製米糊底作假。但判斷相對比較容易,不是沒有芝麻狀顆粒感就是斑駁成片,紅的彆扭。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塌底)

6:塌底 。始見於明代早期,到了明代中期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塌底現象的產生是燒製工藝上的缺陷,和涼坯燒製有直接關聯,更有甚者底塌陷過足牆,盤子可以在平面上打轉。所以我們在鑑定明代盤類瓷器時,可以關注一下塌底現象,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項目,現在仿製的工藝還達不到明代工藝不足帶來的這種自然現象。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旋紋)

7:旋紋。器物底部旋切和拉坯留下的螺旋紋痕跡。歷朝歷代生產的陶瓷器都有。或舒朗或緊密,旋紋間隔不同、粗細不同,而反映出來的相對年代也會不同。旋紋的特徵是根據當時的轉輪速度和拉坯、旋切的速率而定。旋紋一般都在無釉的胎上面比較常見,但有些旋紋在釉下還可見到。基本的的判斷是旋紋間隔越粗,説明轉輪速度越慢,從技術角度上來説是年代相對遠一些,反之機械轉動越快説明技術更成熟,到現在電動馬達轉速就更快、更穩定,出現的旋紋就更細密緊緻。從仿品角度上來觀察,晚清很多仿前朝的大瓶大罐都故意做出很寬很深的旋紋來冒充前朝器物,我們可以留意觀察。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跳刀痕)

8:跳刀痕。由於明代早期對於器物的工藝“缺點”特徵相對修飾的比較用心,所以在明代早期還不太看到明顯的跳刀痕跡。到了明代中後期,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於瓷器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所以在要提高生產效率的基礎上,一些工藝得到了簡化和忽視。器物上的跳刀痕在那段時期特別多,一直到清代雍正左右。由於工藝特點,一般跳刀痕跡都是一圈向心的直線組成,是由工匠用竹刀在削刮器物底部時產生的跳動痕跡。無論是澀胎還是滿釉,這段時期都可以看到。現在仿製的跳刀痕是似而非、生硬做作,有意和無意之作對比明顯。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粘砂)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爆釉)

10:爆釉。爆釉也是瓷器燒製過程中一直想要克服的工藝“缺點”,在瓷器的凸出、口沿部分,早常常可以看到有胎釉結合不好而產生的爆釉現象,一直到了晚明早清時期,工匠們才注意用一些方法來克服。在順治康熙時期,由於胎質堅實,一些器物的口沿部位更是經常會出現爆口現象,使得成品率和美觀度大大地降低,給產品銷售帶來了損害。這個時候出現了一種解決辦法,就是先做芒口,再用相對穩定的醬色釉塗抹在口沿上,這樣燒製出來的器物,爆釉現象大大降低,從而提高了成品率,帶來了技術上的進步。這時候的醬口一般顏色比較深甚至有的近黑色,釉面乾澀、光亮度差,有深淺不均的感覺,這也是早期瓷器醬口的一個特徵。到了後期,有些瓷器上還可以看到醬口現象,但那是出於裝飾或者模仿前朝而故意為之,醬口光亮如新,均勻淺色。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棕眼)

11:棕眼(針眼)。瓷器上一些燒製過程中形成的缺點,其實棕眼在器物的各個部位都會有,但以底部為多見。棕眼明清各個時期都有,但是康熙左右的瓷器底部尤為多見,以至於很多愛好者把是否有“棕眼”來作為鑑定康熙瓷器的一個重要標誌特徵。但行家一般只作為一個加分項目,不作為主要的鑑定方向。棕眼的形成主要是胎質裏的水分,經過高温燒造後產生水蒸氣突破釉面而形成的,這和胎土的摶作工藝有關聯,這也是康熙時期比較多見的一個現象。其他時期底部也有類似凹點,但許多沒有形成突破而成為小窪。現在仿製也做棕眼,但比較機械了,我們可以找出那些不規則中的規則破綻。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接胎痕)

12:接胎痕。在康熙以前立件器物上比較常見,是一種工藝特徵。由於在拉坯成型過程中上下對接的要求,使得在對接處的胎泥發生內外膨出,而修胎技術相對注重外表(但不精細),施釉成器後還是可以看見一圈類似“腰線”的特徵,而器物內由於處理更草率,使得內堂一圈更為突出。雍正以後器物由於修胎規整,基本就沒有這個特徵了。而近年做假東西時,在做這個接胎痕跡時,故意要讓愛好者看到這個“缺點”特徵,但卻因為造作而暴露了生硬的致命不足。接胎痕跡最常見的是在器物中間、其次在底部和肩部都有見。以瓶、罐等立件多見,盤碗不見。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窯裂)

13:窯裂(窯縫)。“窯裂”是由於胎體在燒製過程中發生開裂的一個現象,特別在晚明早清時期常見,給成品率帶來了威脅。我們在平時鑑定時,常常可以看到瓶罐底部有此瑕疵,而窯工為了彌補缺點,有用一些顏料或者胎泥後抹的現象,主要是為了提高成品率,更容易賣出。窯裂多見於一些厚胎器物,器物各個部位都可以發生,但多見於底部。窯裂完全是偶然性的“缺點”,當現代仿製技術基本無法複製,這個也算一個鑑定的“加分”項目。很多“窯裂”還伴隨着接胎處發生,內堂更多見。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串煙)

14:串煙。“串煙”是由於窯內燒製過程中出現漏氣現象而產生的,一般只有一面。“串煙”器物表面會發生灰黑現象,而且“串煙”一面窯灰現象也比較明顯。“串煙”是屬於對器物美觀有重大破壞的特徵,所以一般不會去刻意仿製。有“串煙”的器物相對價值會降低很多,所以無論新舊器物,目前都還沒有看到過有模仿此類特徵的。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瓢、翹、歪)

15:瓢、翹、歪。在很多明代器物上面可以看見,這是由於各部位胎體厚度、含水率等原始情況不同,在入窯燒製時,會發生收縮變化差異而產生“瓢”、“翹”、“歪”的現象。簡單的就是盤碗反扣會看到口沿不平整,瓶子的頭頸發生歪曲(行內有十瓶九歪一説),這些都可以在其他鑑定條件都是否滿足時,再加上這一土辦法進行鑑別,進而可以強化和加減判斷特徵的參考鑑定要點。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氣泡)

16:氣泡。其實鑑定瓷器用的最少的要素就是氣泡,我是堅定的反氣泡論者。氣泡多少、大小基本和年份沒有多大關係,僅僅是和釉面的光亮度和折光率有關。舒朗的大氣泡所帶來的一定是透明的釉面。那些“玉質感”、乳濁感很強的,釉內氣泡一定是密集均勻的小氣泡形態。氣泡的生成和釉的成分和所含水分有關,又和窯內氣氛温度有關,偶然性大於必然性。所以一般建議放棄用放大鏡來觀察“氣泡”來鑑定瓷器的年份,更要勸停當今那些唯“氣泡”論者,歧途勿入!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縮釉)

17:縮釉。瓷器在燒成出爐後發生的局部漏釉情況。“縮釉”形成原因很多,一般認為在施釉過程中,胎體表面有異物、釉質覆蓋時釉質不能粘附,還有就是釉質下面有空氣、釉質厚度不均而產生的張力牽拉作用,一句話就是胎釉結合產生缺點而發生的一種漏釉現象。老器物縮釉處,往往還可以看到伴隨有“火石紅”的現象,這也是鑑定一個加分項目。現在仿製過程中少有“縮釉”現象的作偽。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硬折角)

18:圈足的硬折角(失圓)。硬折角通常是指康熙一朝的器物圈足(這裏指的硬折角不是書本上説的底和足牆的夾角,而是圈足落地的最外表這一圈),常常可以看到失圓的圓弧處有生硬的角度。這是當時一種工藝缺點,在用具有時代特徵的工具,挖足時發生的用力不均所產生的問題,時代特徵非常明顯,參考價值也比較大。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切削痕)

19:圈足端切削痕跡。這種現象我們很常見,但一直未被重視和研究。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明清瓷器圈足端有類似於磕碰的痕跡,但明顯可以看出是用利刃刮削痕跡,特別是有護胎釉和火石紅的圈足上,白色的玻璃質感胎質顯得極為突兀(沒有產生火石紅的現象,是由於削刮以後,墊燒時,這部分有細縫而改變了局部氣氛,所以未產生窯紅。沒有護胎釉也是一個道理,上釉後這部分護胎釉被削刮掉了),我們一直會忽視這個特徵,以至於到現在沒有任何書籍提到過這個現象。經過和景德鎮考古研究所相關同志探討,這種現象還是屬於在器物入窯燒製前,為了消除足端粘附的墊燒砂礫,或者其他會影響成品率的雜物,用利刃對於足端進行刮削清除而留下的痕跡,通過觀察可以發現起刀落刀過程非常明顯,絕不是那種磕碰所產生的瑕疵。以前未曾發現有仿製,近年來在晚明的作假器物上出現類似的假冒痕跡,大家一定要注意。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底面釉不同)

20:底面釉的不同。明清瓷器,特別是明代瓷器上,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器物的底釉和麪釉色澤是不同的,還有就是完全是二種釉。這有二種情況,一是在燒製過程中,由於底釉和麪釉受火情況不同,所以產生了顏色差別。另外就是工藝和經濟考慮,底釉施用的本來就是不同類型的釉質,所以產品出來就完全不同了,很長一段時間它是我們鑑定相關年代的一個特徵標準,現在製假者也發現並利用此特徵,但我們把握好一些老釉的特徵,鑑定起來還是不難。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這篇文章中常見的“缺點”都是指那些窯裏帶出來的不足和瑕疵,是由於工藝特點和燒造水平而產生的問題、是“天生”的,和成器後使用和把玩過程中發生的磕碰、損壞、使用痕跡沒有關係,也不在討論之列。這些“缺點”在我們鑑定過程中可以作為參考加分的項目,但不是必要條件。行內有句話“窯裏出來的毛病再大都不算毛病、後來出來的毛病再小也是毛病”,但無論是“天生的”、還是“後生的”,有了毛病對於價值的估值、審美的要求一定是會有影響的,只是大小而已。我説“缺點”當然也要缺得自然、合理,不能刻意去追求“缺點”,但也不可忽略“缺點”,在鑑定瓷器中把“缺點”的特徵熟練運用,才能變成為我們手裏有用的鑑定“武器”。撥開迷霧見真知,讓“缺點”特徵的相關知識,成為我們收藏過程中可以借鑑的又一有用的知識。文章中很多觀點是我自己在收藏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粗淺的認知,沒有更深化的去科學研究和理論總結,定有不當之處,僅供參考!

想了解更多收藏信息請關注我,謝謝大家!

(聲明:尊重作者原創。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佈文章,請另取標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題,必須註明“轉自公眾號:老彭談收藏”。謝謝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676 字。

轉載請註明: 瓷器鑑定中的“缺點”運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