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了橋,卻不急於趕赴對岸,反而欣賞風景起來。原來是道路,卻變成了看台,不但可以仰天俯水,縱覽兩岸,還可以看看停停,從容漫步。”
--余光中
在上海這裏有這麼一座古鎮,這裏被稱為“江南第一橋鄉”,曾有著名書法、篆刻家錢君陶題過“金澤古橋甲天下”,這裏便是金澤古鎮。
金澤古鎮不算出名,位於上海市青浦境域西南,東與朱家角鎮接壤,東南與練塘鎮相接,是個遊人所知不多的古鎮。
金澤古鎮的橋樑非同一般,不僅數量多,而且大多是歷史名橋。據記載,金澤古鎮原有“六觀、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橋”,且有“廟廟有橋,橋橋有廟”之諺,每一座橋樑不僅各有特色,而且都與寺閣庵廟有關。如今絕大部分寺廟已廢,但當年的橋卻風姿猶存。
古鎮中,沒有太多的店鋪,只有那一座座歷史悠遠的古橋,古樸的讓人驚訝,這裏比起其他上海周邊的古鎮少了些喧譁和胭脂氣,多了些古韻,給人以一種被時光遺忘的錯覺。
作為江南第一橋鄉,古鎮中的普濟橋更有“上海第一橋”之譽,該古橋於1987年被列為上海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並已列入《上海辭典》、《中國名勝詞典》條目。
建於南宋鹹淳三年的金澤普濟橋,至今有着近800年的歷史,在清雍正初年重修時加置石欄,是現今上海地區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石橋。
普濟橋的建橋設計,很有講究,它的拱圈砌置,與河北省著名的趙州橋相同,它的石料,卻與上海松江縣方塔公園內的望仙橋相同,橋石多為紫石(故俗稱紫石橋,也是討口彩:紫去東來)。
宋代江南石橋以紫石居多,當雨過天晴時,橋面晶瑩光澤,宛如一座用紫石鑲嵌的寶石橋。此橋歷史久長,後世又多更換,橋體雜以青石,花崗石等石材。
前邊是放生橋,始建於明代,位於古鎮的南端。它沒有朱家角的放生橋有名氣,但是坐船從橋下過,可以看見頂部有龍鳳圖案,據説,牛兒從此橋過,因有龍鳳圖而使得牛兒的糞便特別的肥沃。
金澤放生橋系單孔石拱橋,橋長25.2米,橋高4米,在明清以後多次重修。橋石採用花崗石和青石,質地較堅,橋柱上刻有楹聯,清晰可認,系後來修建時所加。楹聯曰:“橋連如意接康衢,水出灣潭通秀氣。”表明此橋連接如意橋,通向康莊大道。
安靜的金澤古鎮完全不同於烏鎮的喧囂,沒有商業氛圍,甚至沒有幾家雜貨店,連工藝社和展覽館都門扉緊縮,古鎮一切保持着舊時的樣子,這裏是真正的“舊”,轉角的居民在那裏曬漬毛豆,隔壁的本地人房子正在裝修,鋸木頭的聲音滋啦滋啦,就像是小時候隨意跑進的隔壁鄰居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