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名寺:河南白馬寺、河南少林寺、浙江靈隱寺、浙江國清寺、江蘇大明寺、江蘇棲霞寺、江西東林寺、陝西法門寺、福建南普陀寺、蘇州寒山寺
一、河南白馬寺
位於河南洛陽東郊的白馬寺,是佛教傳入我國後官辦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稱為釋源、祖庭,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據傳,東漢永平七年(64年),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遣使到西土拜求佛法。公元67年,漢使及西土兩位高僧,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達洛陽。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城外建僧院,為記白馬馱經之功,該僧院被命名為白馬寺。
二、河南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在中國,稱得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少林寺是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落跡傳教而建立的,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以武術稱名於世,隋唐時期已具盛名。少林武術在宋代已自成體系,風格獨絕,成為中國武術派別中的佼佼者,史稱少林派。
三、浙江靈隱寺
杭州靈隱寺,是古今聞名的名剎之一,家喻户曉的濟公和尚就在這裏出家。靈隱寺位於杭州西湖西北的飛來峯前,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據説印度僧人慧理來杭,看到這裏山峯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之地,便建寺於此,並取名靈隱寺。現在天王殿前的那塊雲林禪寺巨匾,就是當年康熙皇帝的御筆。
四、浙江國清寺
國清寺初名天台寺,位於浙江省天台縣天台山南麓,距天台縣3.5公里,是佛教天台宗的根本道場。相傳,公元575年,智者大師率弟子到天台,結茅為庵。陳宣帝為大師敕建修禪寺。現存建築基本上為清雍正十一年(1733)重建時的規模。國清寺系中國佛教天台宗祖庭,也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祖庭,現為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五、江蘇大明寺
江蘇揚州的大明寺,因寺中高僧鑑真大師東渡日本傳法而名揚天下。大明寺位於揚州城西北郊,初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故稱大明寺。唐天寶元年(742年),大明寺高僧鑑真大師應日本僧人邀請,為弘揚佛法,籌劃東渡日本,其後歷經十年艱險,先後失敗五次,終在唐天寶十二年(753年)東渡成功。鑑真大師為中日友誼開闢了新的篇章。
六、江蘇棲霞寺
棲霞寺位於南京市東北22公里處的棲霞山上,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棲霞寺始建於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與清兵作戰時,棲霞寺毀於戰火。現寺為1919 年重建。
七、江西東林寺
江西九江東林寺位於江西廬山,是淨土宗的發祥地。東林寺始建於東晉,為著名高僧慧遠所建。一千多年來,迭廢迭修。在唐代,東林寺以藏經多而聞名,宋代一度圮廢明代重建。清代順治、康熙年間又兩次重修。咸豐時遭毀壞,遺留的少數建築物在文革期間又遭破壞。近年來逐漸修復。
八、陝西法門寺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東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寶雞市90公里。 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曆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釋迦牟尼佛滅度後,遺體火化結成舍利。唐貞觀年間曾三次開塔就地瞻禮舍利。原塔俗名聖冢,後改建成四級木塔。高宗顯慶年間修成瑰琳宮二十四院,建築極為壯觀。
九、福建南普陀寺
廈門南普陀寺為閩南名剎, 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峯下,背依秀奇羣峯,面臨碧澄海港,風景絕佳。據記載,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五代時再建,初名泗洲院。宋治平年間(1064-1067)重建,改名為普照寺。明代擴建殿堂,規模初具,清初重修,始改今名。1924 年,改地方寺院為十方叢林。第二年就寺創辦閩南佛學院。從此,海內高僧頻臨弘法,十方佛子競來求經。稱盛一時,馳名中外。
十、蘇州寒山寺
寒山寺位於蘇州城西的楓橋鎮。唐朝詩人張繼途經蘇州時,觸景生情寫下《楓橋夜泊》一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從此寺以詩名,傳播古今。相傳唐代僧人寒山曾在該寺居住,故改名為寒山寺。寒山寺的鐘聲不但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內涵,還有奇妙的功能,這功能用12個字可以概括為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菩提,在梵文(即印度古代文字)中意為覺悟、大徹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