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漫遊記”·深1度 | 超級黃金週後:避開“人從眾”,從“性價比”走向“心價比”?

10月6日,中秋國慶長假數據出爐:創造了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上最高的旅遊熱度,平均下來全國每天有超過1億人次出遊。從高鐵票候補難、熱門景點“一票難求”到凌晨高速服務區門庭若市,從“3分鐘走兩步”“飯店排長隊”到景區發佈預約限流公告,“超級黃金週”,貨真價實。但梳理假期種種現象不難發現,“人山人海”的背後,越來越多的人渴望避開“人從眾”,旅遊消費正悄悄從“性價比”向“心價比”轉變。

泉城“漫遊記”·深1度 | 超級黃金週後:避開“人從眾”,從“性價比”走向“心價比”?

泉水遊變換新體驗

這個假期,濟南全市重點監測的天下第一泉、千佛山、方特東方神畫、野生動物世界等22家旅遊景區點累計接待409.7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9224.1萬元,按可比口徑分別增長237%和140.5%。其中,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假期佔了重點監測22家景區接待量的一半。

泉城的水,濟南的魂,泉水遊是濟南的絕對經典品牌。這些年,泉水遊也在不斷變換新玩法,從觀光遊覽到休閒打卡再到沉浸式體驗,趵突泉觀瀾、黑虎泉打水、五龍潭賞魚、大明湖泛舟、超然樓打卡、明府城漫遊,今年的“湧動泉城”遊泉打卡更是通過持遊泉護照蓋章的方式,將東南西北中的泉子都串了起來,又一次為泉水圈了一波粉兒。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泉水遊仍然會是濟南旅遊市場的主力軍,但市民遊客對泉水相關旅遊產品差異化、精細化的要求,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如何觸心抵魂?相信還有很多需要努力。比如歷時六年建設,已於10月1日開始試營業的明水古城。按負責其規劃運營、被稱為中國古鎮第一“操盤手”的陳向宏在微博上的表述,“除去很大部分的免票,單日收入超過120萬元。”擁有泉水文化、清照文化、儒商文化、鐵匠文化等獨特的文化元素,如何才能形成特色IP,成為核心賣點真正打動遊客,讓明水古城從古城古鎮潮中異軍突起,成為名副其實的“江北第一古城”?相信都在翹首期盼。

泉城“漫遊記”·深1度 | 超級黃金週後:避開“人從眾”,從“性價比”走向“心價比”?

漢服熱帶火國潮風

這個假期,國潮文化引爆假日消費。千佛山景區推出沉浸式宋風遊園會,讓市民遊客穿越千年,體驗宋風文化,八天時間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5倍;濟南方特東方神畫舉辦“國風盛典”,推出古風市集、國潮花藝美陳、潮起東方演出、國潮華裳巡遊等活動,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達3倍;天下第一泉景區推出“畫船演藝”、超然市集等活動,印象濟南·泉世界連續六年舉辦中秋拜月大典,在中華傳統文化拜月儀式中融入中式美學,圈粉無數。

不僅是濟南,西安、洛陽等地也都舉行了以漢服為主題的節慶活動,越來越多的遊客身穿傳統服飾走在大街小巷上。漢服熱的背後,是國人文化自信的迴歸。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志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傳統文化傳播深度融入年輕人的場景消費,是漢服體驗消費持續火爆出圈背後的深層次邏輯。“通過消費,年輕人會獲得一種快樂,在快樂的接觸當中去了解文化,消費又是一種非常高頻的應用場景,所以和他們的日常生活進行更好嵌入。通過更強的參與互動,他自己獲得了一種情感體驗,在情感體驗的過程當中去增加知識,增加認同。”在一些專家看來,這種熱潮,方興未艾。

泉城“漫遊記”·深1度 | 超級黃金週後:避開“人從眾”,從“性價比”走向“心價比”?

“小而美”正成新潮流

這個假期,反向旅遊、城市漫遊再度成為熱詞。全國範圍來看,湧現了一批長線“黑馬”城市,雖非熱門目的地或三四五線城市,但因加大了特色新業態供給,收穫了不少客流。具體到濟南,適應個性化、體驗化的主題產品也在增多。因玫瑰花瀑布、夾心衚衕等出圈的經三路老商埠已成功出圈走進大眾視野,九如山的藝文小鎮、融創海世界的“水下音樂會”、華僑城歡樂薈的“次元鹿角”動漫展,濟野的“趣味運動會”,以及歷城蘆南村元氣山楂潮玩會、雪野露營度假村等,還有小紅書上很火的“菜市場漫遊”,讓休閒出遊有了更多選擇。

從出遊人次來看,假期旅遊市場確實很火熱。但不可否認的是,細分品類上的結構轉型,就會發現大家的口味越來越“挑剔”,錢越來越不好賺了。旅遊產品差異化、精細化,觸發遊客出遊的動機越來越小、越來越多元化。正如馬蜂窩旅遊研究院院長馮饒所説,小眾目的地或物美價廉,或有特色風貌,或有新鮮玩法……總要有一個特別的吸引點,才能成為年輕遊客的“反向選擇”。未來,熱門旅遊目的地依然會是旅遊市場的主力軍,但小眾的目的地也會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甚至可能從小眾走向大眾。

泉城“漫遊記”·深1度 | 超級黃金週後:避開“人從眾”,從“性價比”走向“心價比”?

“+旅遊”衍生新消費場景

這個假期,是2023文旅年度消費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又一輪“人從眾”大潮過後,我們不禁再次思考“旅行”這兩個字。除了更理性的消費成本意識外,基於大眾對於旅行意義認知的逐漸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將更願意通過輕鬆、自在的方式找到讓自己最舒適的旅行狀態,以此收穫更多的情緒價值。

具體來説有兩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挖掘深層次的旅行需求,特別要注意篩選那些為了特定目的而出行的客羣,而不是遊客的淺表需求。旅業叁點零MCN機構創始人肖遠山發文提到了“+旅遊”,加號前面那個需求越強烈,對價格的敏感度就越低,比如教育、醫美等。這就需要去研究細分人羣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由此衍生出更多消費場景,那麼機會則仍然是多多的。畢竟,在當下隨着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改變,觸發遊客旅行的因素正變得更加多元,一個音樂節、一頓美食、一場賽事,都可以成為“説走就走”的理由。二是要將更多焦點投向服務質量和出遊體驗,持續積累口碑,為下一次增長蓄力。通俗點説,遊客將更加註重出行體驗和感受,旅行途中的餐飲、住宿、衞生安全等都是影響用户體驗和評價的關鍵因素。旅遊消費正從“性價比”向“心價比”轉變,有更好的心情,才可能花更多錢。

泉城“漫遊記”·深1度 | 超級黃金週後:避開“人從眾”,從“性價比”走向“心價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76 字。

轉載請註明: 泉城“漫遊記”·深1度 | 超級黃金週後:避開“人從眾”,從“性價比”走向“心價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