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濕地面積300多萬畝
今天(2月2日)是第25個世界濕地日,今年濕地日的主題是“濕地與水”,旨在突出濕地和水“同生命、互相依”的關係。
國家林草局今天發佈,“十三五”期間,我國統籌推進濕地保護與修復,增強濕地生態功能,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濕地保護與修復水平。安排中央財政投入98.7億元,實施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補助、退耕還濕、濕地保護與恢復補助項目2000多個,全國新增濕地面積300多萬畝。目前,全國濕地總面積超過8億畝。
數據顯示,全國濕地維持着約2.7萬億噸淡水,保存96%的可利用淡水資源。有濕地植物4220種、濕地植被483個羣系,脊椎動物2312種,其中濕地鳥類231種,是名副其實的“物種基因庫”。每公頃濕地每年可從水體中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為降解污染髮揮了巨大的生態功能,濕地儲存的泥炭對應對氣候變化也發揮着重要作用。
濕地和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風景宜人的濕地,不僅為人類提供多種物質、文化產品,而且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調節氣候等多種重要生態功能,因此被譽為“地球之腎”“淡水之源”“物種基因庫”。(總枱央視記者 施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