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湘西深山裏的“地球護衞隊”

  新華社長沙10月5日電(記者席敏、張玉潔)生活在湘西深山裏的彭文政一直渴望看到大海的樣子。後來,他得知,自己祖輩生活的地方曾是大海深處。今年國慶假期,他在家門口的“海底”迎來一撥撥外地遊客。

  50歲的彭文政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古陽鎮羅依溪村村民,也是古丈階“金釘子”保護站成員,負責包括“金釘子”一帶的生態環境巡護。

  “以前,老是羨慕住在海邊的人,每天能看到壯闊的大海。現在不羨慕了,家鄉的這片‘海’歷史悠久。”彭文政説。地質專家告訴他,他的家鄉過去曾是大海,經過數億年的地質運動,變成了如今連綿的大山。他自發報名成為這片“海”的護衞隊員。

  記者見到彭文政時,這個皮膚黝黑、個子不高的漢子正沿着山腰公路巡查,時而彎腰撿起山腳的落石,時而用手撫摸山壁。近百米陡峭的山壁像被一刀切開,或深或灰的岩石層層疊疊,界限分明,一直延伸到蒼翠的樹林裏。

  這裏有一片已知年齡的岩石——距今約5億年,其判斷依據是彭文政守護的一枚“金釘子”。

  “‘金釘子’就像是大地的書籤,標識着不同地層的起始時間。我國有11枚‘金釘子’,是國際上獲得‘金釘子’最多的國家。”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405隊總工程師劉偉説,經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認定,古丈階“金釘子”的確立,填補了全球年代地層表寒武系第3統第7階的空白。

  彭文政巡查所經過大片岩石的岩層中擁有的球接子三葉蟲化石,是確立古丈階“金釘子”的重要標識物。每天,彭文政按時出現在“金釘子”附近,一邊檢查周邊岩石的變動情況,一邊勸導遊人有序遊覽觀賞,確保地質遺蹟不被破壞。

  在距離古丈階“金釘子”不遠的紅石林鎮紅石林村,還有一支護衞隊。這片紅石林有1000多座石柱,柱高3米至30米,石柱色彩因天氣而變,或紫紅或褐紅,蔚為壯觀。68歲的護衞隊隊員祁清林守護這片紅石林已有18年。

  由於不能種地,這片紅石林曾被村民當作“雞肋”。地質專家認定紅石林是世界罕見的奧陶紀紅色碳酸鹽岩石林後,周邊村民便自發將它保護起來。

  今年7月,我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古丈階“金釘子”、紅石林都在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境內。

  國慶節假期遊人如織,彭文政對自己的工作更感自豪。他説:“我們像是一支‘地球護衞隊’,保護好它們,就能給後人留下一筆寶貴財富。”(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75 字。

轉載請註明: (環境)湘西深山裏的“地球護衞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