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門石窟又火了,除了五一遊人爆棚,更因為著名的《帝后禮佛圖》浮雕被拍成了真人版視頻。
儀仗隊中,有的攜提衣裙,有的執扇撐傘,有的手捧祭器,浩浩蕩蕩地簇擁帝后進香禮佛……
其中的皇帝正是主持開鑿龍門石窟的北魏孝文帝,一千五百多年後,依然是龍門石窟,依然是當年的裝束,當年的盛景,當年的“孝文帝”,令人剎那間夢迴北魏。
同樣讓人感慨不已的,還有《帝后禮佛圖》的命運,它原本刻在龍門石窟賓陽中洞兩側的石壁上,但在上世紀30年代,被盜鑿販賣並流散海外。
如今,《魏孝文帝禮佛圖》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文昭皇后禮佛圖》藏於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帝后禮佛圖》為二者的合稱),而賓陽中洞的牆壁上,留下的則是觸目驚心的斑駁鑿痕。
好在河南的鞏義石窟,還保有一組完整的《帝后禮佛圖》,它同樣開鑿於北魏孝文帝時期,是舉辦禮佛活動的大型皇家石窟之一。因龍門《帝后禮佛圖》流散海外,鞏義這組浮雕便成為國內孤品,十分珍貴。
將龍門、鞏義以及真人版《帝后禮佛圖》結合來看,是瞭解北魏時代風貌的絕佳途徑,胡漢文化、南北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在禮佛圖的服飾和妝容中都留有明顯的痕跡。比如“百褶裙”、“小挎包”、以及“腮紅”……
這些不都是現代的“時尚單品”麼,難道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代就有了?
“百褶裙”
北魏是由生活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拓跋鮮卑族建立,在建國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裏,原始的狩獵活動依然存在,與之相適應的便是夾領窄袖、上衣下裳分開的服裝。
女性在活動性空間上的需求也很大,當時流行一種褶襉裙,能夠極大地增加下半身的活動空間,它還有個我們很熟悉的名字——百褶裙。
一般而言,胡服重視使用功能,但缺乏中原漢民族的社會等級意義和社會禮儀功能,只能滿足日常生活的穿着需要,很難具備統治國家的文化功能。
而在漢民族的衣冠制度中,造型、質料、圖案、色彩以及各種裝飾上皆有着嚴格的階級地位劃分,強調尊卑貴賤的等級,而這正是北魏建立統治秩序所需要的。
孝文帝深諳其意,在494年遷都洛陽並頒佈詔令,禁止士農工商穿鮮卑服裝。雖然胡服被強制謝幕,褒衣博帶的漢服閃亮登場,但保留了不少胡服的影子,比如裙襬仍舊多褶、寬大。
又比如衣服上的圖案,仍多以胡服的幾何紋和忍冬花紋為主。忍冬花過冬不死,代表人的靈魂永世輪迴,是佛教藝術中的重要符號。
“小挎包”
而在鞏義石窟第1窟的《帝后禮佛圖》中,有網友驚喜地發現,女性的手上竟然拎有小手袋,即便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也毫不過時。
這種小包很有可能是用來攜帶禮佛用品或其他隨身物品的,推測多為布包,在反映周代男女所應遵循規則的《禮記·內則》中有這麼一種説法:“男鞶革,女鞶絲”,意思是男子佩戴皮包,女子佩戴布包,此後唐代女性的挎包也不乏受其影響。可見孝文帝對漢文化吸收之深入。
“腮紅”
在孝文帝遷都洛陽全面推行漢化後,鮮卑婦女的妝面也變得十分大膽。在用白色粉底打底後,面頰上要撲上大面積的紅色胭脂,以打造一種紅霞般的效果。
關於這種妝容,有一種很有趣的説法,認為它源自北方女孩被風沙皴出的“高原紅”,在真人版《帝后禮佛圖》中有被嚴謹地復原,這也影響了之後唐朝的妝容。
服飾、妝容一向是時代風貌最直觀的表現,在北魏時期,它顯現出承前啓後的意義,一方面是胡漢文化的雙向融合,一方面是對隋唐的影響。
而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正是在這種不斷融合、不斷影響中傳承至今。
《帝后禮佛圖》可令人細細品味的不止於此,從中還可以看到北魏漢化後的禮儀規制,體現統治秩序的人物位置,連環畫式的構圖以及情節豐富的動態……想要一窺其妙,不妨找個週末,走訪一趟龍門石窟和鞏義石窟~
圖片來源於網絡
撰文:觀復甦夠以
監製:觀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