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拍了拍你,你們古代人真會玩!
端
端午安康
午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始於春秋戰國時期
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
如果你以為端午節就是吃粽子這麼簡單
那你可就OUT了!
千百年來,端午節已經形成諸多習俗
生活緩慢而精緻的古人們
光是一個粽子,就吃得百轉千回
吃一口,作詩一首
不僅有吃的,還有各種禮物收~
透過歷史的紙張
我們彷彿能看到端午節身上
那仨金光閃閃的大字: 有文化!
閒話少説,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
古人們閒適的端午時光吧!
元稹喜歡“萌”粽子
詩人和吃貨是兩個並不矛盾的詞
在我國古代
越是文化人,就越講究吃
像唐代著名詩人元稹
就是寫“白頭宮女在,閒坐説玄宗”的那位
害!可能正如他的婉約派詩風
他喜歡的粽子也很迷你
特別對那種小如初生綠菱的“賣萌”粽子
情有獨鍾!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元稹
綠粽新菱實,金丸小木奴。
芋羹真暫淡,䶉炙漫塗蘇。
炰鱉那勝羜,烹鯄只似鱸。
楚風輕似蜀,巴地濕如吳。
氣濁星難見,州斜日易晡。
通宵但云霧,未酉即桑榆。
……
蘇東坡對蜜餞粽子情有獨鍾
不過蘇東坡的口味卻又不同
從他作的詩就能看出
他對以蜜餞為餡的粽子讚不絕口!
《皇太后閣六首》
蘇軾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產吳包萬里來。
不獨盤中見盧橘,時於粽裏得楊梅。
林蘇門對火腿粽子心心念念
吃個粽子也得battle
誰説甜粽好吃
“我”林蘇門偏愛那火腿粽子
咬一口,嘿!真香~
《知味》
林蘇門
一串穿成粽,名傳角黍通。
豚蒸和粳米,白膩透纖紅。
細箬輕輕裹,濃香粒粒融。
蘭江醃酺貴,知味易牙同。
陸游吃粽子辦Party
當然有好吃的不能獨享
古人也喜歡在這一天
約好朋友一起分享美味的粽子
比如宋代的陸游
就算是個喜歡熱鬧的“派對達人”!
嘿~朋友,粽子約嗎?
《過鄰家 》
陸游
老病在臂踝,終日不喜動,溪雲忽過前,袖手以目送。
今晨光景佳,霽色入鳥哢,駕言出柴荊,暫作湖山夢。
東村望鶴巢,西阜過獾峒。
父老意欣然,為我撥春甕,豈惟澆舌燥,亦用軟腳痛。
形骸去繩檢,談笑得少縱。
吳蠶初上簇,陂稻亦己種。
端五數日間,更約同解粽。
朱松: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
不過嘛“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
狂歡是一羣人的孤單”
熱鬧繁華的背後總是寂寞空虛冷
節日總會引發古人
對故鄉、親人的思念
若是如現在這般通訊發達
就不會有這些肝腸寸斷的詩句了吧~
《重五 》
朱松
異鄉逢午節,卧病此衰翁。
竹筍進新紫,榴花開小紅。
山深人寂寂,氣潤雨濛濛。
煮酒無尋處,菖蒲在水中。
唐代皇帝和大臣互贈夏衣
古人過端午,不僅吃粽子
還要贈禮!
比如説節日這天
唐代皇帝和大臣要互贈夏衣
衣上有題名,為此杜甫特意作詩一首
宮衣上面居然還有“我”杜甫的名字啊!
太!感!動!了!
《端午日賜衣》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來一根五彩繩
因為五月是民間信仰的惡月
五月五日被看作惡月中的惡日
所以,出於趨利辟邪的考慮
每年端午節
大家都要在門上或手腕上掛長命絲繩
在門上插艾草
古代端午,皇上還要向臣子
賜贈“百索”
也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五彩繩~
《端午日恩賜百索》
竇叔向
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龍見,恩深犬馬知。
餘生倘可續,終冀答明時。
歷代古詩把端午描繪得儀態萬千
為傳統節日留下了瑰麗的一筆
才知古人生活如此“高大上”又精緻
在濃濃詩香中過端午
更覺韻味無窮、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