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錦鯉財經(ID:jinlifin),創業邦經授權轉載,頭圖來源圖蟲創意
繼釣魚、露營之後,一個新潮又在小紅書上興起—騎行。
在小紅書輸入“騎行”,大約有66w+筆記,相關搜索也出現“騎行路線”、“騎行裝備”、“騎行穿搭”、“騎行減肥”等選項,筆記篇數也都在1w+,騎行穿搭甚至更多,有2w+的筆記。小紅書的筆記,自然以女性居多,苗條修身的騎行服搭配各式各樣的自行車,再加上陽光、綠樹、鮮花的映襯,精美的圖片讓騎行成功實現了破圈。
尤其正值五一假期,迫於疫情,大多數人只能選擇周邊遊,又或者乾脆閉門不出,哪也不去,與之相比,約上三五好友沿路騎行,既親近大自然、放鬆解壓,又鍛鍊身體,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小紅書越發成為年輕人消費娛樂的一個“風向標”,旅遊尤為如此,追溯到小紅書發展早期,其slogan從2014年的“找到國外的好東西”變成2015年的“全世界的好東西”,到2016年又改為“全世界的好生活”,這時,旅遊購物的權重甚至是大於美妝護膚的。可以説,小紅書見證了我國旅遊行業的起伏。
而如今在小紅書裏,一場旅遊行業的“全民降級”正在發生。
從高端酒店到人造景點再到公園賞花如果想問小紅書上最火的酒店打卡地是哪裏,那麼疫情之前這個問題的答案無疑是寶格麗。
寬闊的大牀、印着寶格麗LOGO的枱燈以及產自意大利的山羊絨牀旗,和酒店24小時都能供應的精美食物,在一張張精美的照片中,小紅書的博主們全方位向我們展示着寶格麗的低調與奢華。不知何時,小紅書上的“白富美”們不再滿足於曬豪車、曬奢侈品,必須要n次打卡寶格麗酒店才能夠追得上潮流。
寶格麗在北京和上海開酒店的時候,大概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以這種方式在國內打響名氣,但不可否認,小紅書的打卡模式在前幾年旅遊經濟一片繁榮的背景下讓很多高端酒店吃到了流量紅利。
酒店打卡,帶來的是一種“酒店即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它不再屬於觀光型旅遊,而是休閒或度假旅遊。根據國際慣例,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時,進入國內旅遊的增長期,以觀光型遊客為主;當人均GDP達2,000—3,000美元時,旅遊形態開始向休閒旅遊轉化,進入出國旅遊的增長期;當人均GDP達到3,000—5,000美元時,旅遊形態開始向度假升級;達到5,000美元以上開始向成熟的度假經濟時期過渡。
儘管我國觀光型旅遊仍佔主導,但休閒度假的需求一直在擴大。這種趨勢在人均“白富美”的小紅書上最先得到展示,只是,奢侈化的旅遊泡沫並沒有建立在真實的消費水平之上,即使沒有小紅書打擊炫富的外力,疫情的發生也會讓其破裂。
取而代之的是小眾化的、更迎合大眾打卡或出片需求的旅遊形式。2020年因為疫情的緣故,海外遊和遠距離的長途旅遊都受到限制,周邊遊迅速火了起來,但當地及周邊的景點對很多遊客來講吸引力不大,因此小紅書的博主們將目光鎖定在了製造小眾網紅景點上,推薦文案清一色打出“國外景點平替”的標籤。
小紅書上,你會在北京周邊發現80個“小瑞士”,在成都周邊看見100個“小鎌倉”,隨便一個沙灘就是“小馬爾代夫”、“小聖托里尼”,讓你不用出國就“假裝在歐洲”。
人造的網紅景點固然能吸引大批年輕人前去打卡,可是一旦去了,往往濾鏡碎一地,是以,去年十一期間小紅書“翻車”景點引發眾多網友吐槽,這導致很多小紅書的用户不再輕易相信旅遊種草。
今年,我們旅遊的距離進一步縮短,野餐、露營、騎行等等,這些在小紅書興起的新潮流基本沒有超出本地範圍。根據馬蜂窩大數據顯示,清明假期,“騎行”相關搜索熱度平均漲幅超過70%,64%的旅行者選擇花1-2天時間在城市周邊露營、騎行或者徒步。
不止如此,小紅書種草也越來越接地氣。隨便發佈一篇“春季賞花攻略”筆記,配上幾張吸睛的照片,短短几天內就能獲得上千次點贊和數百次收藏。
從寶格麗到粉紅沙灘再到公園賞花,近些年,我們的旅遊經歷了一場特殊的變遷。
旅遊潮流,一地雞毛?疫情反覆,對於旅遊業是致命的打擊。今年清明,一個令行業依舊感到悲觀的數據是,全國清明假期國內旅遊收入,僅相當於疫前2019年四川省清明假期的旅遊總收入。這是主要是因為本地休閒和近程度假成為假期旅遊的主基調。
在這種基調下,對於年輕人來講,他們更喜歡探訪打卡小眾特色旅行地與旅行方式,這也是小紅書能成為潮流出行方式的集散地的原因。只是,這些風口來得快,去得也快。
2020年,疫情剛過不久,用户急切希望遠離城市,來到野外放鬆身心,露營成為了首選的方式。數據顯示,2020年小紅書上的露營相關筆記發佈量同比增長271%,到了2021年上半年繼續增長,僅1-5月,小紅書上關於“露營”的搜索量同比增長了428%。社交媒體上的露營熱,徹底帶動了原來小眾化的露營產業。
不過,直至現在,真正的入坑者寥寥,露營的“狂歡”遠沒有數據顯示的那樣火爆。
95後阿玫,疫情之後看到小紅書上的露營照片後躍躍欲試,為此她買了一大堆露營裝備,從基礎的帳篷、睡袋、防潮墊到天幕、馬燈、打火石…第一次去時,雖然遇到了不少意外的狀況,但還是感受到了享受自然的樂趣。可是後來阿玫越來越不願意出去露營了,“熱門的露營地點到處都是帳篷,還經常看見露營之後滿地都是垃圾,實在太影響體驗了”。
另外,關鍵的一點在於,以前一起出去露營的朋友,大多玩了兩三次就不想去了,覺得“耗時耗力”。
追風者甚多,真正的愛好者其實很少,這在露營、騎行、精緻野餐等潮流旅行方式中是一種“通病”。比如騎行,小紅書上騎行之所以破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加入其中,她們分享的一張張精美漂亮的圖片,吸引了不少流量。可與其説她們喜愛的是騎行,更確切的可能是出片。
野餐也是如此,鄉土主題野餐、卡通主題野餐、電影主題野餐…之所以弄得這麼精緻,就是為了拍出精緻體面的照片。
近幾年打卡模式逐漸改變了旅遊的意義,無出片,不旅遊,這也造成我們的旅遊選擇和相關旅遊產業被流量所“綁架”。而一旦潮流退卻,或者外部環境有所改變,很多跟風的用户自然而然會拋棄原來的旅行方式,一窩蜂湧入的創業者往往會一地雞毛。
一位露營創業者表示,“目前露營行業處於初期階段,相關政策法規還不太明朗,土地政策也不太確定,沒有清晰的行業標準可參考,公眾對於露營環境保護意識也比較弱,總之,隨時都有風險”。
旅遊迎來“性價比時代”從景點到服務、從住宿到玩樂,旅遊體驗降級的根本原因固然是受疫情影響,疫情讓想出去旅遊的人無法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的旅遊方式,但除此之外,從旅遊越來越追求性價比這一趨勢來看,約束旅遊需求的不只是疫情。
站在小紅書博主的視角,花幾百幾千塊錢拼個寶格麗酒店的房間和精緻下午茶,比起奢侈品擺拍更有格調,也更實惠,而比起寶格麗酒店拼單,找一個小眾化的景點,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和金錢,出最美的片。如今騎行、野營、野餐…基本都是經濟實惠的休閒項目,如一位野餐愛好者算的賬,AA制下來,“價格就跟在飯店吃了頓飯一樣,每人一兩百元”。
小紅書中的潮流旅行,越來越大眾化,這背後也是適應旅行出遊需求和消費水平而變。
在國泰君安證券公佈的《消費服務行業深度調研報告:後疫情時代居民消費圖譜》中,根據對我國四線以上城市的年輕工薪階層白領的問卷調查顯示,低收入羣體各項支出削減是全方位的,其中旅遊佔比最高,而中高收入羣體同樣在旅行出遊上的削減更明顯,一方面,是因為中高收入羣體正常情況下出遊消費支出本身就較高,另一方面,中高收入羣體更重視教育、家庭生活娛樂,支出相對更剛性。
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收入下滑明顯的低收入羣體,還是影響較小的中高端收入羣體,他們在旅遊方面的支出都在削減,更明顯的一點是,有慾望的羣體消費能力受損嚴重,有能力的羣體缺乏消費慾望。
換句話來講就是,年輕人沒錢,可想出去旅遊,年長人羣固然有錢,但消費慾望不高,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年輕人越來越喜歡性價比較高的、新興的旅行方式的原因。
疫情管控是當前旅遊行業發展的最大阻力,但疫情終有結束的一天,根本上,旅遊行業能否真正復甦,取決於大眾消費能力在這些年疫情陰影之下的變化還能不能支持他們的旅遊消費慾望。
短期來看,答案有些悲觀。在上述報告中,被調研對象中,超過80%認為並不會在疫情後進行明顯的補償性出遊,其中有 20.4%的羣體是因為疫情期間已經有小規模出遊,41%的人羣認為旅遊本就不是剛需。關鍵是,有 19.6%的在疫情期間“戒掉”了出遊習慣,在疫情受控制後也缺乏出遊的動力和意願。
這和近幾年消費主義盛行,拉高消費期待後又“摧毀”期待不無關係,同質化、套路化的營銷可能越來越刺激不了消費者的慾望了。
今年的五一假期,可能對很多年輕人來講就是宅在家裏而已,旅遊也將再次錯過一個小高峯。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