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壩村“變身”:從與世隔絕到網紅地

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顏安

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行駛,峯迴路轉處,南川區山王坪鎮廟壩村躍然眼前,農家樂、露營基地、停車場一應俱全……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滿目蒼翠,山清水秀,充滿生機。

車行至轉彎處,是一間農家樂,老闆熱情地邀請記者進屋喝一口油茶,“前一段時間來,吃飯還要排隊咧!”

他沒有誇張,地處待開發天山坪風景區核心地帶的廟壩村,如今已成了城裏人探奇驢行、休閒避暑的“網紅之地”。遊客的到來,讓廟壩人嚐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廟壩村的年人均收入從2014年的4600元增長到了去年的2.8萬元,5年增長了5倍,日子越過越紅火。

廟壩村“變身”:從與世隔絕到網紅地

大山裏的廟壩村(無人機照片,九月二十八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轉機,從一條掛壁公路開始

廟壩村生態好,這是不少南川人都知道的事。

村支書程坤祥快人快語,“我們這裏前些年幾乎與世隔絕,是南川最偏僻的村之一,兩面都與貴州道真縣交界,森林多、植被好,再加上不通公路,外面的人想進來都難,生態能不好嗎?”

後河與灰矸河所在的兩大峽谷,將廟壩牢牢鎖在了大山深處。有些村民早上在自家屋前喊鄰居吃飯,鄰居走到時已是中午時分;到鄉場趕集通常“兩頭黑”,天不亮就出門,天黑後才能回家。道路不通,再加上地無三尺平,當年的廟壩人想吃口飽飯都難。

早年為擺脱貧困,村民們想過不少法子。廟壩村有33平方公里林地,伐木增收是最直接的辦法。但沒有公路,再多的木材也運不出山。

廟壩人又開始砍樹燒炭。燒好炭後,村民賣炭要揹着幾十斤的木炭翻山越嶺走上幾十公里,而賣一揹簍炭才幾塊錢的純收入,加上成片森林被毀壞,又只能放棄。

村民們逐漸認識到,廟壩貧窮的根源在於交通,要致富就得先修路。1985年的一個晚上,全村人聚集在火堆旁,召開了修路大戰的誓師大會,之後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終於修通了一條3米寬、20公里長,與鄰村相接的第一條土公路。而修建廟壩與三元兩個村落的公路,則需從懸崖絕壁通過,廟壩人硬是一鏨一鏨鑿、一錘一錘砸,用五年時間修完了一條風景迤邐的掛壁公路。連通了外界,廟壩的發展迎來了轉機。

苦黃連帶來了“甜生活”

“三元廟壩石旮沓,紅苕洋芋包穀粑”,廟壩村耕地少,全村37平方公里土地中,耕地面積僅有1532畝,且全為坡地,無一塊水田,村民主要依靠種植玉米、土豆、紅薯等旱地作物維持生計。

雖然缺少良田,但廟壩村的各方面條件都適合種植黃連。在“靠山吃山”的過程中,黃連成為廟壩人從山裏挖出的“第一桶金”。

1992年,程坤祥率先在村裏種植了2畝黃連。到1995年,程坤祥每年的黃連收入就超過了2萬元。在他的示範引領下,村民們種植黃連50畝,僅此一項就增收70餘萬元。

近年來,廟壩村黃連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面積已達1800畝,年產值達到了275萬元。黃連帶走了生活的苦,成了村民的“綠色銀行”。

黃連雖火,但村裏只有一個產業,程坤祥心裏還是不踏實,“要是黃連不好賣了怎麼辦?”

廟壩村森林覆蓋率高,野生蜂蜜資源豐富,村裏也有養蜂的傳統。程坤祥帶頭做示範,養殖中蜂40羣,取得成功,吸引不少村民加入。2019年,全村蜂羣達1500羣,產值約160萬元。廟壩村的蜂蜜品質好,不愁銷路,常常供不應求。

不僅如此,廟壩村還大力發展筍竹種植。從2014年到2019年,全村產筍量由8噸增加到100多噸,筍竹收入從3.2萬元增加到近100萬元。

鄉村旅遊讓人均收入實現飛躍

真正讓廟壩村民收入實現飛躍的,還是鄉村旅遊。

2014年,南川山王坪景區至廟壩村的旅遊公路通車。昔日因交通不便而“深鎖山中”的廟壩風景吸引了不少遊客,冷清寂靜的小山村漸漸熱鬧起來,可很多遊客到了村裏卻找不到吃飯和住宿的地方。

時任村主任田應權看到了機遇,勸説大家辦農家樂,卻遭到了不少人反對:“修建農家樂至少投入幾十萬元,萬一打水漂怎麼辦?”

2015年,不再擔任村主任的田應權,為全村人做示範,辦起了村裏第一家農家樂,當年就收入二三十萬元。村裏其他村民也紛紛辦起了農家樂。

“我們村毗鄰山王坪景區,夏季氣温只有20多攝氏度,納涼避暑最好不過。”程坤祥説。一到夏天,廟壩村幾乎家家户户都住滿了遊客,程坤祥家的農家樂也越來越“不夠用”。今年,程坤祥下定決心擴大農家樂的規模,一口氣向銀行借了60萬元,再加上家裏原有的20多萬元積蓄,修建了一棟4層的小樓。

遊客的到來,讓廟壩人嚐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原本漫山遍野生長的竹筍、村民放養的雞鴨、種植的高山蔬菜,如今紛紛變身“爆款”土特產,裝進了遊客汽車的後備箱。

2019年,廟壩村接待遊客3.5萬人次,旅遊收入從最開始的7萬元增加到210萬元,同時帶動村民勞務增收20餘萬元,被評為首批國家森林鄉村。

在“靠山吃山”的同時,廟壩村人也沒忘“護山養山”。得知黃連喜陰,村民們便自發在山間種樹,山林越來越綠;為了保障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頰黑葉猴的核心生活區域,廟壩村關停了每年產值60多萬元的小水電站……現在,廟壩村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9%,全球僅存2000多隻的白頰黑葉猴,棲息在廟壩村附近的就有200餘隻。

如今,廟壩村正圍繞生態保護主題打造特色村落,村民們説,“未來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

【來源:重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00 字。

轉載請註明: 廟壩村“變身”:從與世隔絕到網紅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