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疏勒縣巴仁鄉的那曲克一帶,看似普通的南疆村落,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這裏至今還流傳着“湖人種地”的故事,它也有一個老新疆人熟知的名字——疏勒八屯。
清朝的回漢隔離制度
1759年,清朝平定天山南北後,曾鼓勵內地漢族人(包括漢回)進入南八城(喀什噶爾、葉爾羌、英吉沙、庫車、阿克蘇、烏什、喀喇沙爾、和闐)從事貿易活動。後來鑑於宗教、民族習慣差異所引發的社會問題,為了穩定社會秩序,安撫地方情緒,防止商民傳播反清復明的思想,清政府在南疆實行了回(維吾爾族)漢隔離制度,並通過《欽定回疆則例》,諭令各城駐紮大臣執行。比如在《回疆則例》卷六《禁止換防綠營兵及發遣為奴人犯擅娶回婦》條中規定:“各回城換防綠營兵不準擅娶回婦,違者將擅娶回婦之兵分別責革,所娶回婦離異,仍將該管官分別參處。如由內地發遣新疆給伯克為奴之犯,亦不得擅配回婦,違者即將為奴人犯枷責,回婦離異……”。《禁止回婦私進滿城》條中規定:“回疆滿城系專設之圉,駐紮官員以資戍防,倘有回婦私自入城或被人招引住宿者,一經本城大臣查出,即將城守營及阿奇木伯克等嚴加參處,仍將招引回婦進城之官兵照軍律治罪”。《禁止兵丁私入回莊》規定:“各城滿漢兵丁在城駐防,均有住宿兵房,非奉公差不得任意出入回莊遊蕩。如有潛赴回莊住宿者,準伯克、回子等縛送本管城大臣處加重治罪,該管官約束不嚴,治以應得之咎”……
這種隔離的政策,不但影響南疆各族人民的交流交融,還加劇了民族間的隔閡,為本地和卓家族封建勢力殘餘勾結沙俄、浩罕等境外勢力,蠱惑當地老百姓反抗清朝的管轄提供了可乘之機。
喀什噶爾的兩處漢城
自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開始,大和卓波羅尼都的孫子張格爾,以中亞浩罕汗國為基地,多次竄擾南疆,以禮拜其祖先的麻札(香妃墓)為名,利用南疆纏回的反清情緒,發動叛亂,謀求恢復其和卓家族在南疆的統治。1826年,張格爾發動大規模武裝入侵,7月攻陷喀什噶爾回城(今天喀什老城部分街道),9月攻陷了喀什噶爾漢城——徠寧城。始建於1762年的徠寧城毀於戰火。1898年,清軍喀什噶爾副將協署又設在原徠寧城的遺址上,由於喀什噶爾回城已向西拓展到徠寧城邊上,副將楊德俊主持在回城西面新開一座城門,與協署駐地連通,並在徠寧城城牆舊址上又補築一道半圓形的城牆,稱為“月城”,這就是當地人稱“尤木拉克協海爾”(圓形城),與喀什噶爾回城既相接又相隔,方便回漢兩城人民的生活。解放以前,這裏是國軍駐疆42師騎9旅旅部,以後是地區公安處。現在還保留有一段城牆和一個城門洞,公安處門前的道路叫作尤木拉克協海爾路,便是這一地名的沿革。
(徠寧城遺址的城門洞)
(徠寧城城牆遺址)
徠寧城被毀後,清政府又在離喀什噶爾舊城十五里的喀喇赫依莊園建造了一座新城。1828年,道光皇帝親筆御賜新城為恢武城,取“恢宏國武,止戈兵息”之意。這就是今天的疏勒縣城,也叫喀什噶爾漢城,老喀什人現在還管疏勒縣叫漢城。光緒八年(1882年)於此置疏勒州,從此,疏勒所轄州、府、縣均以新漢城為治所。1902年改置疏勒府,1913年改置疏勒縣。
疏勒八屯
張格爾叛亂之後,清政府在喀喇赫依(疏勒)、巴爾楚克(巴楚)一帶試辦民屯,目的是移民實邊,鞏固邊防。喀喇赫依原本是當地人耕種的熟地,張格爾之亂中,當地人被脅迫逃至浩罕、安集延,離開此地。官府遂招撫流落各地的漢人和隨軍入新的商人 、工匠等,在此定居。由官府撥出田地房舍,發給籽種牛具,開始興建民屯,共設八處,分別為平慶、唐濟、得意、太平、安邊、鎮遠、永豐、永安,統稱“疏勒八屯”,均環繞漢城四周,共500户。他們“無事聽其耕種,有事入城助守”,在此開荒屯墾,引水灌溉,繁衍生息。
1865 年,阿古柏入侵喀什,漢城被阿古柏匪徒攻陷,八屯的百姓十死七八,一度荒廢。1877 年,左宗棠率領湘軍百營西征,其部將劉錦棠攻克喀什噶爾,收復南八城,許多湘軍士兵年老體弱,不願再回故土,於是劉錦棠踏勘八屯舊址,將土地分給湘軍士兵解甲歸田,並且招撫各地散兵遊勇和關內農民繼續墾殖。八屯又得以恢復和發展,初時屯民只有 320 户,700 餘人,多為湖南籍貫,故流傳“湖人種地”的説法。經過數十年的經營,到民國初年,八屯人丁興旺,綠樹參天,田畦彌望,呈現一派繁榮景象。
但在以後的年月,南疆戰禍迭起,尤其是1933年的大亂,喀什噶爾一帶甚烈,彷彿成了絞肉機。1933年11月12日,喀什和闐的泛土耳其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分裂分子在喀什噶爾第一次打出了東土國的旗號,其執行嚴格的教法,讓人們膽戰心驚。任何人的財產,只一句“以胡大的名義”便可以隨意剝奪,小偷和通姦者被砍掉的手足堆積如山……
盛馬大戰中,尕司令馬仲英不敵蘇聯人支持的盛世才,率領殘部潰逃至喀什噶爾,因東土國頭目不能滿足其獨自統治南疆的要求,尕司令便將這個僅存在幾個月的偽政權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盛世才)
(馬仲英)
然而喀什噶爾並沒有迎來和平,而是再一次墜入深淵。
馬家軍並沒有比東土國好到哪裏去,他們姦淫擄掠,無惡不作,聽説阿帕霍加麻扎(香妃墓)頂上的彎月是阿古柏用黃金打造的,而且修繕這裏時還“施捨”了不少財寶,便洗劫了這裏……
喀什噶爾的漢人只能蜷縮在漢城中艱難的熬過這個寒冬,八屯也遭到摧殘,從此一蹶不振,逐漸沒落,消逝於歷史的長河當中。八屯的“湖人”也徹底融入了當地維吾爾人。1950年秋天,原新疆社科院院長谷苞在疏勒縣進行社會調查時,在一個茶館裏碰到幾個維族青年用維語給老鄉們講《三國演義》中的故事,這引起了谷苞的興趣,後來得知這幾位青年是八屯漢族人與當地維族婦女通婚的後代。青年們熱情地邀請谷苞一行人去家中做客,谷苞發現他們的院落和南疆維族人家別無二致,生活習慣也完全一樣,唯一的不同就是正房供奉着寫有漢字的祖宗牌位,算是漢族在這裏唯一的遺存。
皮山縣漢式廟宇
其實南疆不是隻有疏勒有“湖人”,1917 年,謝彬考察南疆,曾記載洛浦縣有漢族移民數十家,其中玉龍喀什鎮就有18户籍貫為湖南的漢族居民,他們以經商為業,奔波於內地與新疆之間。由於洛浦聚集較多的漢族居民,以至於他們在當地修廟建寺。如1907 年《洛浦鄉土志》記載,“漢民供奉關聖帝君,縣城有關帝廟。”在喀什噶爾、和闐的其他縣鄉,也有廟宇。跟隨特林克勒來新疆探險的隊員赫爾穆特·德·特拉,在莎車府皮山縣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漢式的廟宇,漢字的對聯,不知是關帝廟還是戲台。
維漢交融的文化
瑞典漢學家約翰·陶倫奎斯特,英國駐喀什總領事館總領事馬繼業,瑞典東方學家貢納爾·雅林等人在著作中提到過喀什噶爾一帶的漢族藝人表演戲劇,台下維族觀眾摩肩接踵,熱鬧非凡的場面。
《馬繼業在喀什噶爾》中記述其所觀看的莎車天津商人會館劇院的戲劇,“由喀什和莎車當地演員演出”,“漢族觀眾後面是擁擠不堪的維族捧場者,街頭頑童以及觀光者”;艾瑟頓的《中國中亞》所描繪劇團在喀什噶爾演出情形,“有時劇團在寺廟裏的空場地上演出,……或某個旅店的大院,或是街道上某一寬敞之處……搭起戲台,……四處豎起杆子和柱子,把演出地點圍起來。還有用繩子攔起的人行道。五光十色的屏風,用做道具的樹和葉子……演出場地到處洋溢着歡樂的氣氛,沒有人會因公共通道被佔而感到不滿”。1930年貢納爾·雅林於喀什漢城(疏勒)觀看戲劇,驚訝“有人數眾多的維族觀眾……大部分來自下層社會。”1947年英國駐喀什噶爾總領事艾瑞克· 西普頓的夫人戴安娜·西普頓亦在喀什噶爾看到戲劇,並記載和闐幾個維族姑娘參加了演出。
當時還出現了維漢合璧的秦腔小調,上半句為漢語,下半句為維語:頭戴纓盔託瑪克(託瑪克是帽子),身穿戰袍闊乃克(闊乃克是內衣,恰袢是外衣,為了諧音不用恰袢而用闊乃克),足蹬朝靴約提克(約提克是靴子),手提大刀皮恰克(皮恰克是小刀,為了諧音,以小刀代大刀),要問來者是何人?蒙古大將勒馬克。
這些生動的描述,都是百餘年前喀什噶爾這片熱土上最真實的市井生活。
(喀什噶爾市井生活——武勇看喀什)
南疆漢人的文化是自然的生成而不是他處的移植,因為遷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必須採取當地的生存方式,才能得以延續。清末民國年間,他們汲取當地文化,與當地民族融洽協作,認同當地(一部分人甚至徹底融入當地維族),他們自稱“老新疆漢人”,這有別於現在認同籍貫家鄉的新移民,他們構成了南疆漢族社會的主體。
作者:喀什漢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