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稱“巴州”)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行政區,塔克拉瑪干沙漠、巴音布魯克草原、博斯騰湖、樓蘭古城等壯美景觀都位於此。
“巴音郭楞”系蒙語,意為“富饒的流域”。巴州北倚天山,南接崑崙。古有迤邐而過的絲綢古道將東西方文明融匯於此。近年來,巴州積極推動生態修復與治理,以生態農業、全域旅遊賦能高質量發展,不斷續寫古絲綢之路的新傳奇。
山清水秀,構築生態屏障
龍山,位於巴州州府庫爾勒東郊。其山峯遙望城區,山上林木葱蘢、花草繁盛,頗有巨龍昂首之意,是市民遊客休閒遊覽的打卡地。
如今生機盎然的龍山,昔日卻是一片亂石禿嶺、草木絕跡的景象。庫爾勒緊挨沙漠邊緣,過去作為城區生態屏障的龍山不僅扼守不住城市大門,反而成為風沙入侵城區的通道。
為改善惡劣的氣候條件,當地政府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了修復龍山的宏大工程,工人年復一年背土上山、填平溝壑、植樹造林。經過多年努力,龍山終於“披綠”。“新疆人都知道戈壁、荒山綠化有多難,看到這樣偉大的綠化工程,心裏真是被震撼到了。”慕名而來的遊客黃曉琴説。
博斯騰湖位於巴州境內的博湖縣,是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博斯騰湖水體總容量近100億立方米,灌溉着孔雀河流域萬頃良田,被喻為巴州的“母親湖”。過去,因工農業污廢水排入,“母親湖”水質每況愈下。
2017年以來,當地瞄準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農田排水等污染博斯騰湖的重點領域,實施了清污分離、截污分水、河道疏浚、河湖連通等工程。“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為綠色發展留有餘地、留足潛力、留足魅力。”博湖縣委書記肖牛説。
漁民在博斯騰湖收網捕魚 年磊 攝
經過治理後的博斯騰湖,水質不斷改善,環湖景區愈發美麗。蘆葦飄蕩,魚翔淺底,如畫般的美景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到了冬日,數萬只水鳥來此棲息越冬,或悠閒覓食,或展翅低飛,或競相追逐,繪出一幅博斯騰湖特有的“候鳥天堂”畫卷。
生態賦能高質量發展
作為我國四大葦區之一,博斯騰湖環湖孕育着60餘萬畝蘆葦。在收穫季節,茂盛的蘆葦在陽光的照射下一片金黃,平均高度可達6~10米,宛如金色的森林。大型蘆葦收割機穿梭在葦叢中,場面蔚為壯觀。
博湖縣查干諾爾鄉農民楊剛是一名蘆葦收割機駕駛員,趁着農閒時節前來採割蘆葦。“每天大概採割五六十噸,除去油費,能掙五六百塊錢。一個冬天能掙3萬元左右。”他説。
博湖縣林草局黨組成員艾爾登畢力克介紹,預計今年整個葦區蘆葦產量達到近26萬噸,較往年採割量增加30%。
巴州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歷史悠久,數千年曆史為巴州留下了絲路文化、樓蘭文化、東歸文化等別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巴州推動全域旅遊建設,深入挖掘優質旅遊資源,使遊客既能深入蒼茫大漠、一睹孤煙落日,又能走入鄉村田野、親近鳥語花香,還可走訪歷史秘境、探尋文化脈絡。
在素有“梨城”美譽的庫爾勒,每年麗春時節,萬畝梨樹身着雪白盛裝迎接遠道而來的遊客。暢遊花海的同時,遊客還能現場觀看歌舞表演,坐馬車、品美食,遊購娛一站式暢享。
2021年,巴州生產總值達1285億元,5年年均增長5.2%。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黨委副書記、州長巴圖介紹,巴州未來將繼續築牢生態屏障,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更好地滿足各族羣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轉自:《半月談》2022年第6期
半月談記者:周曄
來源: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