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架銀燕從頭頂呼嘯而過時,人們仰望藍天歡騰着,一顆顆燃燒的心隨之一起飛翔起來……這就是成都雙流人的今天。一個以建設“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為契機的新發展實踐,讓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重新煥發誘人的魅力。
我第一次被這片土地吸引,是在飛機降臨機場之前的幾十秒。“快看底下……熊貓!大花球!還有馬羣……油菜田!”不知誰在機艙內突然驚喊了一聲,於是幾乎所有乘客的頭斜向了機艙窗口,一雙雙眼睛貼在那裏,往機身下的一片花團錦簇、馬兒奔跑的大地看去。“有湖,有人在划船呢!”“看看,還有小火車……那花圃好大、好豔呀!”
“先生一定是好久沒有來成都了吧?雙流機場這兒的空港花田已經網紅兩三年了呀!”空姐對我説。原來是這樣!
因為對“空港花田”的興趣,讓我做了一次對機場所在地雙流的探訪,而正是這一次的探訪,又讓我深深地愛上這塊正在騰飛的土地。
雙流是成都機場名,但它更是一塊久已存在的古老土地,為成都市的“南大門”。古時的雙流曾叫廣都,與新都、成都齊名於川西平原之上,歷史上統稱它們為“川地三都”。將廣都改叫為雙流,據説是古時有一位官爺來此巡視,瞭解到境內有府河與江安河流經此地,滋潤了這片富饒之地,於是激情澎湃,便取縣名為“雙流”,意思是:“二江合地”、源遠流長,富足世代社稷。千百年來,雙流也確實因穿流於此的府河、江安河等河流的滋潤而富足一方,成為天府之國的名縣。鄉鎮企業紅火時,雙流也有不俗表現,躋身全國百強縣。
然而,作為一個內陸的農業小縣(後改為市屬區級單位),如何有突破性的發展,曾經長久地困擾過雙流。
“大家想一想:時下雙流有啥最好的資源?什麼最出名?”
“啥?除了機場,估計全國人民沒幾個人知道雙流在哪?雙流有什麼嘛!”
“對啊!雙流有機場,雙流緊挨着機場,這就是我們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勢。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們雙流要發展,要大發展,就得緊緊貼着機場,跟着飛機一起騰飛。”
緊貼機場,與飛機一起騰飛——進入新時代的這一場“雙流往何處走”大討論,讓這片沉默已久的熱土,再次沸騰起來。
“雙流一旦飛起來,我們就是一流!”這是句口號,但更是一種行動。雙流人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選擇了建設首個“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的奮鬥目標,開始了他們騰飛的夢想和浪漫——
“雖然飛機和飛機場不是我們的,但我們可以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地方編織錦繡花田、拓展迷你公園……”不錯,這個主意好!説幹就幹!
機場降落的地方原來是片丘陵,經過規劃師和園藝師及當地村民的“耍來耍去”,萬畝大的一個“空港花田”就這樣建了起來,它依淺丘而建,層層疊疊,參差錯落,不開山、不毀林,保護水源,純粹地科學地利用了地貌的優勢,將原先一片沒有多少經濟價值的丘地,變成了以農業、文旅為體的新型航空產業。那裏有山有水,更是有百種花卉植入的“花世界”“花樂田”。園藝師和農民們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地形,選擇不同花種,將萬千不同的花色聚在一起,在陽光下,宛若花的海洋。那些用集栽花壇組成的巨幅圖案和景緻,則是專門讓“天上的人”看的——那些來到成都的乘客在飛機落地的那一刻總會被底下的萬頃花海波濤所吸引、歡呼,尤其看到花壇上的那幾只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更是被感染和感動了。
“你還是去花田親自體驗一下吧!”雙流人的話正合我意。那天去空港花田,恰巧是一個晴好天氣,又逢週末,到達花田門口,若不是臨港社區的小黃書記引入,恐需排隊數十分鐘。我似乎一下體會到了雙流人所説的“航空經濟”概念了。
小黃説:“我們不賣門票,但收服務的錢。”見我不太理解,他便解釋:比如遊客在花田裏喝咖啡、學騎馬、乘小火車和臨離開時帶一盆鮮花回家,在此吃一頓飯之類的要花錢,其他的看景、賞花什麼的,是不用花錢的。“我們只希望客人來了耍得開心,越開心我們越高興,因為社區的村民們也就能賺得越多。”看得出,小黃是個熱心且精明的人,他説自“空港花田”建起後,農民們多數將土地流轉給了集體,集體再把土地租賃給專業開發公司和文旅單位經營。農民們一方面獲得旱澇保收的分紅,另一方面種草養花開餐飲等,圍繞“空港花田”的旅遊產業賺另一筆豐厚的收入。
“我們這裏還是長壽村呢!社區有好幾位百歲老人,年齡最大的老壽星已經122歲了。”聽小黃一説,我大吃一驚:“122歲?”“你不信我就帶你去見見老壽星。”“走。見122歲的老壽星,這比見大熊貓還稀奇!”我執意要去探個究竟。
“到了到了!”在機場附近一片被綠蔭掩蔽的丘坡前,小黃指着裏面的幾個農民院子説。隨後帶我進了一户門牌上寫着“雲華社區9組51號”的院子。
“有北京來的客人看望朱婆婆來了呢!”小黃邊喊邊跟院子內的一位七八十歲的老人打招呼,這是老壽星的兒子。
“來客人啦!請媽出來一下子嘛!”老壽星的兒子朝裏屋吆喝。只見一位穿着大紅色棉衣的老太太在她兒媳婦的幫助下,自個兒推挪着一副小滑輪架子蹣跚地向我走來。“這就是朱婆婆。”小黃將我介紹給老壽星。站在她身旁的兒媳婦解釋:老太太前些日子摔了一跤,不然完全可以自己走動。
122歲啊!這是我所見到的最長壽的人。老壽星的兒子為了證明母親的年齡,特意讓我看他母親的身份證。
老壽星的眼睛很有神,我伸過去握着她的手,熱乎乎的。看上去也就90歲的樣子,尤其是穿了一件紅棉衣,格外精神。“婆婆您好漂亮呀!”我按照當地人的稱呼,對她説。哪知老壽星羞澀地擺擺手,發出“呵呵……”的歡快聲。她的耳、目、腦子都很健康,這絕對是奇蹟!
從老壽星家出來,問小黃這裏的長壽秘密在哪?小夥子竟然告訴我:“因為飛機呀!飛機每天從我們頭頂上飛來飛去,對老年人來説不會患痴呆症嘛!”我聽了笑得直不起腰,便反問他:“那對你這樣的年輕人,飛機在頭頂上飛來飛去會是啥情況嘛?”
“興奮!每天興奮着想幹點啥事!要不,我們怎麼在搞航空經濟嘛!”小黃簡直就是個幽默大師。
回到空港花田,又是另一番震撼:你置身的是花的海洋、動物的世界和人羣的歡樂天地,這裏有田野的萬千景緻,有遊樂場和動物園裏所能看到的諸多奇觀,最主要的是遊人能身臨其境地體驗一架架飛機從頭頂呼嘯而過的巨大震撼力與歡樂感。這種情景的體驗十分難得,因為每一架飛機從頭頂呼嘯而過時,整個花田就像在演繹一出“情景劇”,且這樣的情景劇又幾乎一分鐘上演一次。你在那裏是這樣體驗的:先遠遠地看到天幕上一個像鳥兒那麼小、聲音像蚊子“嗡嗡”叫着的黑影向你緩緩過來,隨後那“鳥兒”飛得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大……一直到震耳欲聾,而巨大的機身也向你頭頂俯衝過來,距你和大地也僅百米,那般震盪、那般衝擊、那般情景儘管只有幾十秒,但所帶給你的是驚心動魄和奇妙無比,所以萬頃花田中每當一架飛機在人們的頭頂上方飛過之後所發出的歡呼浪潮,是那樣的山呼海嘯、那樣的歡暢震盪!
空港花田的設計者精明之處還在於在花田中除了設置了許多遊樂項目外,還建了像空中咖啡廳、書吧和婚慶坪等場所,你設想一下:坐在與藍天白雲接壤的玻璃房頂上,喝着咖啡、拉着小提琴,再欣賞和感受頭頂一次次呼嘯而過的奇景,你會是怎樣的興致?
而這,只是雙流航空經濟最簡單、最表層的一種形態,包括其他沒來得及體驗的“一起飛起來”的綠地公園。
當地幹部介紹説:近些年,他們根據雙流機場的特點,大力開發新的經濟發展形態,建設了與機場功能相配套的7個口岸,即自貿區、保税區、航空動力小鎮、航空文化產業園、航空博物館、空港雲科技園等,“我們發現,所謂的航空經濟、航空產業,其實是一本永不褪色、天天翻新的黃金賬本:有人只看到飛機載客是賺錢機會,可在我們雙流人心目中,飛機的起落皆是商機,起飛時它帶着我們的豪情與希望,降落時它帶給我們的是收穫與圓滿,這兩種情形下的延伸思考就是經濟,就是航空經濟的組成部分,所以它就是滾滾而來的黃金源流。”
眼前的這個看起來並不大的院子,又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航空經濟”課——
看上去也就三四十歲的萬毅是這個院子的主人,他説:“最先進的飛機發動機技術我們仍然處在起步階段。但有了雙流的這個飛機發動機維修車間,意味着我們中國在航空發動機方面的一般性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那麼現在我們在發動機維修產業這一塊又能獲得多少收益呢?“當然十分豐厚!”萬毅是位年輕又帥氣的技術型高管,他是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這家公司是由中方和法美合資的CFMI公司共同組成的。它的維修生產能力為年300台發動機,如果維修生產能力達到滿荷,就可達年千億的產值!
一個200畝的小“院子”,產值可達千億元!難怪雙流人緊盯着“航空經濟”後時時刻刻激情滿懷!
造先進的飛機發動機是世界級難題,而維修發動機同樣是極為高端的技術。“我們的技術隊伍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萬毅指着龐大的車間,告訴我,這裏的500多名工程師,基本上是中國人,這裏的博士、高工多得很,高級技工佔了近一半。“我們的技術能力一點不差,外國發動機制造者和飛機制造者都對我們十分放心,甚至在有些方面以我們現在的標準來制訂國際維修標準。”
“現在我們是一年30億元的產值,到2025年我們的目標是50億元。”萬毅的話,更讓我明白了雙流為什麼要搞航空經濟和建設航空經濟之都的緣由了。原來,它是新發展理念引領的雙流發展現象,實際上在他們面前就是一座座金山銀山!
彭德富,雙流的一位普通居民,今年68歲,現住東昇街道長興社區。他的老宅基就在現在的雙流機場,老地名叫雙石橋。老彭説他這幾十年經歷了4次搬家。
“頭一回聽説我們家那裏要建飛機場,我就連做夢也在想着:這回機場一修,我一家的生活也要跟着飛起來嘍!”彭德富説。
“1958年,我們家第一次搬到機場外面,從過去住的草房子換成了瓦房,我覺得日子就像從土裏飛到了天上。第二次搬家是1990年,這回是機場擴建,我們家從3間房,變成了5間房,我就覺得像坐上了飛機那麼舒坦。”他説。
“第三回搬家是1999年,這回我全家一下都搬進了樓房,感覺就像坐上了頭等艙,牛啊!再後來我就天天盼,盼着啥時候飛機場越建越大,一直大到我也能有架飛機開開該多好啊!”彭德富越説越激動:“你還別不相信,我這麼一暢想,後來第四次搬家還差不多真的實現了這個夢想呢——”
“前幾年機場再次擴建時,我也就有了第四次搬家,這回一下搬到了雙流城裏,一共給了三套房,一套我跟老伴住,一套給了兒子一家,還有一套出租了,一年有一萬多元純收入!你説我的日子是不是跟飛機似的越飛越高、越飛越遠呀!真是好日子呀!”彭德富一家的好日子隨機場的發展而一步步“飛”起來。
其實,整個雙流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如今各個方面的發展與廣大百姓的生活也都“飛”了起來。去年上半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達2376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一、全球第七。正是機場的巨大牽引力,使得雙流區域經濟在近年通過加強與航空產業銜接,效益翻倍。
“航空經濟是什麼?它給予了我們如同第一次鑽進飛機肚子裏產生的那種好奇感,從它那裏,我們也可以看到無限多的精彩:從經濟形態看,它包括了航空運輸經濟、航空工業經濟、航空服務經濟、航空知識經濟和航空信息經濟等等。這是以前的傳統經濟形態中全然沒有的。再從空間場域看,它在空間範圍上不侷限於某一個機場,應適當擴大到一個省域、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來認識和看待其經濟形態,因而它一定是國際化的經濟形態,所以完全可以讓一個區域的整個社會層面實現騰飛,實現我們不易想象得出的速度。”站在已經呈現“中國航空經濟之都”風貌的“十四五”藍圖面前,雙流的幹部激情滿懷。
是的。雙流雖不大,但它已經起飛。
起飛的它,壯觀又美麗。(何建明)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4月09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