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上的18棵“青松”

記者 李培樂

説到青松,讚美其品格的詩句總能湧入腦海。比如“桃林總芳菲,豈若松柏久 ”讚美的是松柏的堅定和可靠,“歲寒終不改,勁節幸君知”則是讚美松柏的高貴品格。在泰山之上,就有這麼18棵“青松”,這裏是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泰山衞士”榮譽稱號的泰山消防救援站,該站同時也是華東地區駐勤海拔最高的消防救援站。

像青松一樣堅定

1996年,第一批泰山消防救援站消防員爬上泰山,從此便開始了26年如一日對“平安泰山”的執着守護。據瞭解,泰山消防救援站一共有18名消防員,26年來,他們用腳步丈量泰山18萬畝山林,用心守護着泰山上的26處古建築羣、58座寺廟、2200多處碑碣石刻等珍貴文物。期間,他們攀爬了數不清的台階,以至於膝蓋問題都成了他們常見的職業病。

泰山上的18棵“青松”

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抱怨,更沒有人要主動退出,而是要求繼續在這裏堅守,甚至在可以離開時選擇回來。泰山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李令政因為表現突出,上了軍校,畢業後他可以離開,可是他毅然決然申請重回岱頂,繼續在這裏守望這片記憶中抹不去的青山。現在他腰椎有傷,半月板摘除,可是他無怨無悔。2010年,在被授予“泰山衞士”的榮譽稱號後,李令政在感受到巨大的榮譽的同時,也感到了恐慌,“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我們要對得起這份榮譽,要把隊伍帶得更好,要把好的作風傳承下去。”

泰山上的18棵“青松”

現在泰山消防救援站的消防指戰員平均年齡二十六七歲,以1996、1997、1998年出生的居多,甚至還有兩名零零後。24歲從部隊退伍的李心寧,得知泰山上有一幫“青松”一樣的消防員,他立志成為其中的一員。已在山頂三年的他説,“這個工作適合我”。在泰山消防救援站,他們每週都有登山訓練。在高強度訓練下,現在的18個人,都可以在十八盤疾步如飛。李心寧説,他現在從泰山紅門一個小時二十分鐘就可以到達山頂,雖然膝蓋有時疼,但他説“這些都是小問題。”

泰山上的18棵“青松”

零零後的趙義龍,也是衝着泰山消防救援站是一個榮譽的集體,滿懷責任和期待加入了這個大家庭。“不出意外,家庭支持的話我就會一直幹下去。”雖然他説這裏夏天和冬天的濕氣重,還有那麼長的台階。年輕人喜歡熱鬧,在山頂特別是冬季長達3個月的封山期,記者問他會不會無聊,“有影院,有活動室,還可以和家人打電話,並不覺着無聊。”説到這個集體獲得的眾多榮譽,趙義龍説,“壓力促使人進步,會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就是這樣,他們人人的眼神都是那麼的堅定,他們都將這個英雄的集體扛在肩上。

泰安市消防救援支隊政委姜從濤説,自泰山消防救援站建立以來,“走一遍盤道,植一顆青松,訪一位挑夫,學一遍隊史”成為泰山消防救援站每一名消防員入職的“第一課”。榮譽陳列室的那根扁擔,也在無時無刻的訴説着傳承的珍貴,“他們都很樸實,都立定決心幹好工作,讓這個榮譽的集體更加熠熠生輝,每一份榮譽都是他們每個人一滴滴的汗水累積起來的,每一縷光環都有他們每個人的影子,所以他們願意付出。”

像青松一樣可靠

泰山消防救援站的榮譽室陳列着近130面錦旗,每一面錦旗的背後都是鮮活的救援實例。

“去年中秋節前,重感冒的我直播完特別不舒服,當時已經憋悶氣短,如果不下山我可能撐不下去。”一直在泰山山頂活躍的“娟姐”,在最危急的時候,讓別人幫着撥打了119。“上來的特別塊,像旋風一樣出現在我的面前。”看到消防員,當時她就哭了。躺在擔架上,聽着消防員們急促的呼吸聲,她扭過頭一言不發。擔心她安全,一個消防員一直呼喊“不要睡”。娟姐回憶説,“其實當時我是覺着安全了,閉上眼睛休息。”

泰山上的18棵“青松”

泰山的一位郵遞員,也是全國勞動模範的宋現生説起山頂上的這18棵“青松”,也是讚不絕口。“我親眼見過一對來自上海的老夫妻,男子口吐白沫,從報警到消防員趕到也就五六分鐘,消防員到場就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

作為18人中的一員,上山三年的李心寧對一次救援記憶深刻。“當時是晚上,日觀峯那邊區佔位置,人比較多就掉落懸崖了,當時霧很大,看不到人,找了一兩個小時才找到,凌晨一點出的警,凌晨四點多完成收隊。”

泰山上的18棵“青松”

“最多的時候一天13個警情,曾經一個晚上從中天門到南天門5個來回。”李令政説,那是2017年8月10日下午5時12分開始到第二天的凌晨5時36分。別忘了,普通人爬一次十八盤就要兩個小時,他們還要負重,卻像不知疲憊的機器一樣的上下穿梭。“第一個救援完上山時已經9點了,飯還沒熱好就又接到警,最累的是第三個,當時隊員腿都打軟,人也都耷拉着頭了。”長期的訓練,讓隊員抬着擔架依然可以在十八盤快步如飛,即便自己摔倒,也要高舉着擔架,因為不那樣其他人可能也被帶倒,“救援時顧不上自己安危,只求能讓報警者安全”,他們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就是這樣一根筋的救援。

正如南天門管理區負責人趙軍説,“他們對得起自己的制服,見過他們索降救人,雖然每一塊石頭都可能鬆動,消防員也被劃傷,但是沒有一句怨言,他們就是遊客的生命線,遊客的守護神。”

這些年他們參與了多少起救援呢?泰安市消防救援支隊政委姜從濤説,根據統計,泰山消防救援站建隊26年共救援3300多次,救助3000多人。其實大家可能不知道,起初泰山消防救援站設立是為了滅火,後來延伸到大應急,包括滅火防火、救援、醫療救助等等。如果你到過泰山頂,在天街下邊你就會注意到“泰安消防便民服務站”,裏面有身穿火焰藍的消防員值班,不管你是想充電還是想喝水,或者受傷後的簡單包紮,全都能滿足你。

像青松一樣高潔

據瞭解,泰山消防救援站獲得了42項省部級榮譽,還榮立集體一等功一次。正如姜從濤所説,“背後凝聚了18位同志的付出和艱苦努力。”

別看他們每個人説的雲淡風輕,其實背後的辛酸外人也能看出端倪。李令政的愛人在泰山索道站工作,從索道站遙遙相望消防站是她的日常,遇到救援中的李令政,“注意安全”是她最常説的話。“從我們索道站到他們隊裏,我自己數的是521步。”李令政的妻子説道。雖然相隔僅僅521步,但一年卻相聚不了幾回,十幾年,是李令政於泰山之巔的堅守,也是妻子於家中的守望。在談及未來時,李令政説自己想幹到不能幹的那一天。也許那一天,他們兩個人也終於可以攜手在泰山山頂看一次屬於他們兩個人的日出。

泰山上的18棵“青松”

泰山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都是年輕人。“在這裏有寂寞,有危險,同齡人和女友、家人爬山賞景,他們要提供服務,要隨時準備救援,長年累月下來,也是一種煎熬。”針對這種情況,姜從濤説,他們給山頂的適齡消防員組織相親,“不過有的相親對象聽完情況就説,見你還得坐索道,你要出警我上山還見不到你,人家可以晚上吃飯看電影,對你們來説卻是奢望。”所以,現在一旦到了適婚年齡還沒有對象的消防員,李令政也會幫着申請,讓他們調到山下結婚生子,“都不願意下山,他們還説找到女朋友再上來。”大家都知道,到了冬天,泰山山頂零下30多度的低温,雖然現在加強了保障,可是也只能一週送一次菜,和山下的條件肯定是沒法比。

另外,在山頂的救援中,他們需要克服心裏的障礙,“有時人去世了,也要抬下來。”大家可以想象他們承受了什麼。所以,從事這樣的工作需要一種情懷,需要一份擔當,更需要一份高潔。

泰山上的18棵“青松”

針對泰山山頂的情況,從山東消防救援總隊、泰安當地政府到泰安消防救援支隊都積極投入加強保障。“以前廁所一到冬天管道就凍住了,只能去公共廁所,現在管道都加了熱墊,屋裏也安上了除濕器。”而且因為山頂氣温低,消防員們都配備羊毛大衣、皮帽子和皮棉鞋。

26載寒暑,他們疾行如風,在搶險救援中分秒必爭,給生命續航;他們穩如青松,危難關頭挺身而出,解羣眾危難;他們堅如磐石,猶如18棵青松巍然挺立,護佑泰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55 字。

轉載請註明: 泰山上的18棵“青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