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眉
老話説“關公面前耍大刀”,如今又有了“關公隨意耍大刀”,最終惹世人笑話。
9月2日,湖北荊州一項正式開啓的搬移工程引發輿論關注,因為被搬移的是“全球最大的關公像”。這一淨高48米、重1200餘噸的關公,渾身金黃色,手中一把青龍偃月刀長達70米重達136噸,十分搶眼。
2016年6月,荊州關公義園開園,園中的這一關公雕像尤其引人注目,雕像下面是一棟兩層建築,名為關公文化展示中心。當時該園對外宣稱是“荊州旅遊的新地標”,以“全球最大的關公像”為賣點。
但是,遊客和市民並不買賬。與慘淡經營相伴的是,關公文化展示中心未經過消防驗收營業,且關公雕像基座正在下沉。
2020年10月,住建部通報稱,巨型關公雕像違反了經批准的《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有關規定,破壞了古城風貌和歷史文脈。通報要求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結合職責,配合有關部門跟蹤指導荊州市做好巨型關公雕像項目整改;要舉一反三,加強監管,堅決杜絕濫建“文化地標”等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在當代推進構建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進程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保護實踐中,大拆大建造成的建設性破壞仍然時有發生。
其中,在文化地標為名的項目中,類似巨型關公像這樣“貪大求高”的濫建現象並非孤例。就在前述住建部同一則通報中,同時被通報的還有貴州省獨山縣水司樓。這些以“文化地標”之名濫建的項目,盲目追求體量或者高度等單方面之最,存在脱離實際、破壞自然景觀風貌等問題。
全球最大的關公像,造價自然不菲,高達1.729億元,如今搬移,又將耗資超1.55億元。一建一搬皆過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之勞民傷財足足可見。
荊州關公案例應給相關人員敲響警鐘。地方管理者應慎重對待超大體量公共建築、超高層地標建築、重點地段建築和大型城市雕塑等重要項目,建立健全設計方案比選論證和公開公示制度,勿讓“關公隨意耍大刀”。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