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齊長城青石關,古齊國南大門,被譽為“齊魯第一關”
這是一個羣山環抱中的小山村,據説早在唐代時,這裏就已經形成村落,因為村北有一座青石關,村以關名,就叫青石關村。也因為青石關,今天的青石關村,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
一個夏日的週末,我和幾位喜歡户外爬山、訪古尋幽的夥伴兒一起,來到了濟南市萊蕪區和莊鎮的青石關村。
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奔着青石關而來。
根據資料介紹和當地村民的説法,最早的青石關是一座關城,有南、北、西三座城門樓,西門樓不知毀於何時,南門樓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拆除,現僅存北門洞,這就是人們看到的齊長城遺址青石關。
在青石關洞南的衚衕口,我們遇見了幾位坐在樹蔭下乘涼的年長村民,他們搖着蒲扇,聊着天,很是悠閒。不遠處的關隘靜靜矗立着,兩棵元代古槐相對而生,在他們眼裏這些就像自己身邊的尋常物,沒有什麼特別。
眼前的青石關,看上去感覺很普通,並沒有驚豔到我們,沒有想象中那麼令人震撼。
其實,這座關隘,這兩棵古槐,可都是寶貝,是文物級的存在!
兩千六百多年前,齊國為了防禦魯國和楚國的侵襲,舉全國之力,修建完成了長逾千里的長城,後人把這項始建於春秋、完工於戰國、前後修了一百多年的浩大工程稱之為齊長城。齊長城比著名的秦朝萬里長城還早四百多年,堪稱“中國長城之父”。
千里齊長城,在齊魯大地上由西向東沿連綿起伏的泰沂山脈蜿蜒而行,沿線修建了很多關隘,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青石關。青石關地勢險要,東西兩面山峯對峙,南北僅有埡口相通,是古齊國的南大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被譽為“齊魯第一關”。
青石關自建成之始,就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賦予了軍事要塞、交通中樞的地位,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齊魯古道上的重要關隘。
無數文人墨客於此觀瞻,發思古之幽情。清代著名小説家蒲松齡身臨其境有感而發:身在甕盎中,仰看飛鳥渡。南山北山雲,千株萬株樹。但見山中人,不見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捫蘿自茲去。勾曲上層霄,馬蹄無穩步。忽然聞犬吠,煙火數家聚。挽轡眺來處,茫茫積翠霧。從其詩中我們可以領略到青石關所處環境的險峻,同時也能夠感受到旅人由關外山谷進入村子後的欣喜。
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洗禮,今天的青石關雖然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風采,但是關隘前兩棵已有六百年樹齡的國槐依然枝繁葉茂,關隘出口青石上的車痕依稀可辨,它們見證了歲月變遷,也見證了青石關的滄桑變化。
青石關現在已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多喜歡尋幽探勝的人們慕名而來,他們在這裏遙想當年商旅不絕的熱鬧景象。
圖文|褚延鋒
壹點號儲己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