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仙源”話滄桑
花岙鹽場 通訊員 李文學 攝
“高塘仙源”,説的就是花岙島。從象山城區出發,驅車30多公里,穿越千年漁港石浦,跨過三門口大橋,象山最南端的海島鄉鎮——高塘島鄉,就跌入了眼簾。沿着海島柏油大道一路向南,前面是金高椅旅遊碼頭。登上渡輪,只見雲霧繚繞的海面上,一座“佛頭山”若隱若現。“佛頭山”坐落在花岙島,島上有村,名花岙島村。
9月初的第一個週末,花岙島碼頭邊的“島上人家”迎來了一波“攝友團”。“這40多位攝影發燒友全都是杭州人,據説是來拍攝島上的日出日落、星空星軌。”老闆娘黃洋一見到記者,就自來熟地説開了。“島上人家”是花岙島村開辦最早的家庭民宿之一,12個房間,這麼大的“攝友團”安置不下,還分散到了村裏的多家“民宿”。
與“攝友團”來島採風一樣,10多年前,從事導遊工作的黃洋第一次踏上花岙島,就被這裏原生態的美景所吸引,還因緣際會嫁到了島上並安下家,如今的她,在一海之隔的金高椅渡運站上班,工作之餘幫着丈夫經營家裏的民宿。
在黃洋記憶裏,曾經的花岙島,在原生態中滿眼是環境的髒亂差,碼頭、道路、景區的基礎設施都不完善,島上最具人文特色的張蒼水兵營遺址就像隨意壘起的幾個“爛石堆”,傳説中的古樟沙灘被塗泥“吞沒”,而石林景區的生意也不景氣,浙江沿海最後一座海鹽曬制場——花岙鹽場則因鹽業改制在苦苦支撐……村民們“上山一蓬煙,下海一餐鮮”,都守着個金飯碗“討飯”吃。
“自然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後續保護和開發裹足不前。”黃洋説,早前留宿遊客反饋最多的是,島上缺少自成體系的旅遊項目和產品,缺少中高檔精品民宿、賓館酒店,夜生活夜經濟匱乏……“石林景區旺季時遊客量很大,但遊客轉了一圈就走了,留不住人更留不住心。”
也有帶着“情懷”來花岙島常駐的慧眼識珠者,謔稱“泥鰍”的劉秋琳是代表之一。2015年她來到花岙島,對島上的美麗星空可謂“深情一眼,摯愛萬年”。5年多時間,“泥鰍”及其青創團隊陸續在花岙村投入700餘萬元資金,流轉島民舊屋,建設主題餐廳“花岙漁夫”和帳篷民宿“泥鰍部落”,結合鹽場、灘塗,開闢海島團建親子游等產品,為花岙島的家庭自駕遊、自由行休閒遊開拓了一片“新藍海”。但鄉村旅遊投入大、回報慢,早前島上旅遊配套開發不足,島民理念不開放,這讓外鄉人劉秋琳的創業之路多了幾分艱難。
彼時,作為國家級海洋公園、省級地質公園的花岙島,多年前就因其獨特的海蝕地貌景觀“石林”而為世人熟知,無奈“石林”景區獨木擎天,一直未能帶動整座海島的長足發展。花岙島村黨支部書記楊法增介紹,該村共有360餘户1082人,常住不足三分之一,且多為老人、婦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海水養殖和趕小海自給自足……
2016年6月,花岙島生態島礁建設被列為寧波市“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重點項目——這座偏遠海島,從此奏響了它的“藍色”發展序曲。
花岙“藍色海灣”整治項目實際投資超1.5億元,主要包括島體整治與修復、生態旅遊和文化保護建設、珍稀瀕危和特有物種及其生境保護、海島監視監測站點建設、海島生態環境調查等5項內容,涉及沙灘整治與修復、天作塘保護與修復、環島生態綠道建設、環島主幹道提升改造等15個建設研究項目。
交通基礎設施完善提升,人工補沙重現美麗沙攤,臨海棧道和林中步道串起了海島生態線……結合億年石林、萬年大佛、千年古樟、百年蒼水,高塘島鄉不惜濃墨重彩——重新激活島上的廢舊鹽場,花岙鹽場被成功確定為“海鹽曬制技藝”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基地,使它成為親子團、研學團、攝友團青睞的自由行“熱點”。同時,通過全面排摸測繪淺海灘塗資源,招商引入“全季開花·讓花開在浪花邊”國內首個蕓薹海島花園綜合體,在島上創建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和旅遊觀光農業花開並蒂的農業示範園區。
隨着“藍色海灣”整治修復工程的全面完工,以及浙江省十大海島公園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成功實施,作為省級十大海島公園之一的花岙島,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振興,一個集地質觀光、山海休閒、主題遊樂、文化體驗、特色養生於一體的美麗海島旅遊度假目的地,正在象山半島南端培育、孕養,日益綻放出奪目的光采。
近3年來,隨着花岙島旅遊的多維開發,黃洋夫妻的家庭民宿和劉秋琳團隊的“泥鰍部落”獲益匪淺;曾經“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的花岙村,已有10餘户村民改造老屋、悄悄辦起了“民宿”,昔日漁村燈火璀璨,“家門口”掛起了亮堂的紅燈籠。
鳳凰涅槃,期待“新生”!楊法增掰着手指,跟記者説起了花岙島鄉村振興的一攬子規劃:把村裏的老石頭屋、閒置宅基地統一流轉給村集體,然後打包對外招商開發、建設精品民宿,讓村民變股東,資產變資本。説到得意處,他出聲笑了起來:“算好一本賬,走活一盤棋。希望通過發展海島旅遊、鄉村旅遊,實現村民共同富裕,集體年收益達到500萬元以上……”
(藍媒聯盟象山縣傳媒中心記者 鄭丹鳳 通訊員 覃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