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了1.6億年,到頭來卻被毛頭小子叫成“娃娃魚”
泡個枸杞水,慢慢看~進入位於北京動物園西區的兩棲爬行動物館,大門內正對着的牆面上就是一個大鯢【ní】的浮雕。▼▼▼由此可見,大鯢無疑是在這個館內佔據着“半壁江山”的兩棲動物中最重量級的觀賞動物。事實上,大鯢不僅是體形最大的兩棲動物、我國特產動物,還是我國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995年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中;1998年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極危(CR)物種;2016年被《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因此,大鯢也是兩棲動物保護的旗艦物種。大鯢更為人們熟知的另一個名字是“娃娃魚”,據説是因其夜間的叫聲猶如嬰兒啼哭,所以得名。這個説法主要是依據我國古書中“鯢魚有四足,如鱉而行疾,有魚之體,而以足行,聲如小兒啼,大者長八,九尺……”等記載,還有《本草綱目》中的:“鯢魚,在山溪中,似鯰有四腳,長尾,能上樹,聲如小孩啼,故曰鯢魚,一名人魚”。不過大鯢極少發出叫聲,至少人們在動物園參觀的時候很難聽到它的叫聲。而另一個説法,就是因為它的四肢肥短,尤其是前肢,很像嬰兒的手臂,才把它叫做娃娃魚,這個説法似乎更靠譜一些。▼▼▼“娃娃魚”的名聲是如此地顯赫,但在動物園裏欣賞它卻並不容易,其原因主要是為了模擬它的自然棲息環境,飼養箱內的光線都比較暗,大鯢又不太喜歡活動,大多數時間都隱藏在石塊等隱蔽物的下面。因此,欣賞大鯢是需要一點耐心的。我們可以首先欣賞一下它的體形。大鯢的身體為長形,顯得寬扁而壯實,頸部較短,有比較明顯的頭、軀幹、尾和四肢(照片3),而側扁的尾部很長,達到體長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尾的上下有鰭狀物。▼▼▼另外,它的前肢上具4指,後肢上具5趾,指(趾)間都有微蹼,但無爪。作為最大的兩棲動物,它的體長的確非同一般,成體通常都在1米左右,最長的可達2米,體重大多為20—25千克,最大的可達50千克,可謂名副其實。再看它的頭部,頭寬大而扁平,表面有明顯的疣狀粒,“五官”很不明顯,看上去就像一個水中的大石頭,具有隱蔽的效果。位於頭部背面的眼睛小得出奇,如同石頭上的一個小斑點,而且沒有眼瞼,這是因長期適應水下生活而退化的結果。而像石頭上的一個大裂紋一樣的弧形的口裂十分寬大,上下頜具多數大小相似的細齒。這個“大嘴”有利於它的取食。▼▼▼大鯢身體表麪皮膚裸露,既沒有像魚那樣表面潤滑的鱗片,也沒有像蛇那樣乾燥的鱗片,更沒有像鳥類的羽毛和獸類的毛髮。因此,它的體表較為光滑,僅散佈有小疣粒,受刺激時能分泌出似花椒味的白漿狀黏液。沿體側腋胯間有縱行皮膚褶。粗看上去,大鯢的外表似乎缺乏一些色彩,其實不然,它的體色會隨棲居環境的不同,體色也有一定的差異,背面可以呈棕色、紅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顏色較深的不規則斑紋,腹面則為淺褐色或灰白色。▼▼▼事實上,與化石記錄相比較,大鯢在1.6億年來的時間裏身體結構沒有明顯的變化,因此它也被稱之為“活化石”動物。作為兩棲動物,大鯢可以用肺呼吸,但由於肺的發育不完善,因而也像蛙類一樣,需要藉助濕潤的皮膚來進行氣體交換,作為輔助呼吸,所以必須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在野外,大鯢的棲息地多位於河溪的上游,一般分佈於盆地邊緣的山區,兩岸山體較高,並具有較多的深洞暗流等的河溪中。其棲息地周圍植被覆蓋度都較高,環境濕度高於80?河面窄、水深較低、河牀砂石多、河水常年清澈、水體流速較緩、水質礦化高、水温的變化範圍在5℃-25℃之間。野外的大鯢白天常藏匿於洞穴內,頭多向外,便於隨時行動,捕食和避敵,遇驚擾則迅速離洞向深水中游去。傍晚和夜間出來活動和捕食,游泳時四肢緊貼腹部,靠擺動尾部和軀體拍水前進。大鯢的舌為圓形或橢圓形,後端不完全遊離,不能像蛙類那樣翻出來攝食。它在捕食的時候很兇猛,常守候在灘口亂石間,發現獵物經過時,突然張開大嘴囫圇吞下,再送到胃裏慢慢消化,所以有些地方的歇後語説:“娃娃魚坐灘口,喜吃自來食”。大鯢的食量很大,食物包括魚、蛙、蟹、蛇、蝦、蚯蚓及水生昆蟲等,有時還吃小鳥和鼠類。因此,大鯢在淡水生態系統中扮演着頂級捕食者的角色,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對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起重要作用。由於新陳代謝緩慢,食物缺少時其耐飢能力很強,有時甚至2—3年不進食大鯢都不會餓死。在野外,大鯢9—10月份就逐漸減少活動,冬季則深居於洞穴或深水中的大石塊下冬眠,一般長達6個月,直到翌年3月開始活動。不過它入眠不深,受驚時仍能爬動躲避。▼▼▼大鯢每年5—8月繁殖,不過它的雄性和雌性在外形上很難區分。求偶時,雄性先是不斷圍繞着雌性遊動,時而前行,把尾巴向前彎曲並急速抖動;時而後遊,用吻端去觸摸雌性的身體,這種求偶遊戲可持續數小時之久。雌性一次可產下400—1500枚乳黃色的卵,並形成長達數米至數十米不等的念珠狀卵帶,飄浮在水中。受精卵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一般為30—40天。孵出的幼體形狀似蝌蚪,靠近前肢前面的頸部左右兩邊各有三根樹枝狀的外鰓,為其呼吸器官,外鰓要待肺形成後才逐漸消失。大鯢幼體生長緩慢,2歲以內以植物為食。大鯢在我國各地有水族館的動物園及獨立的水族館中大多都有展出,有些館中還有比較大的羣體。▼▼▼不過,雖然大鯢野外種羣曾經廣泛分佈於我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等淡水生態系統中,但由於過度捕撈,加之江河污染、生態環境破壞等因素,致使大鯢的野外數量鋭減。目前,我國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大力杜絕偷獵盜捕等手段加強了對大鯢的保護工作。同時,隨着大鯢人工繁殖技術的成熟,大鯢的野外放流規模不斷擴大,對野外種羣的恢復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在一些地方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放流種羣。(本文所有大鯢圖片,均為作者李湘濤拍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39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