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戴氏宗祠的前世今生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休閒

戴氏宗祠的前世今生

文/戴紫豪

1、石燕古村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石燕院子自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期間開基,至今700餘年,可謂一個充滿悠久歷史的古村落。40年前,石燕大院子的清一色古建築曾經承載了多少人的難忘回憶。勤勞智慧的石燕先祖們憑着雙手創造了號稱“四十八井”的石燕院子,院子內四通八達,數縱數橫,井然有序。外來人初次走進石燕院子都很難走出來。八角槽門坐落中央,形成一座獨具特色的宋元建築特色的村落,至今僅剩下三四座殘垣破壁的明代古樓了,真是可惜!若那些建築都保存下來,那可真是令人驚歎的一座建築寶庫!也是非常令人驕傲的一部石燕戴氏歷史!現存的這幾座古樓雖然已殘垣破壁,但其曾經的輝煌仍巍然聳立在我們的眼前。看着這些經歷數百年風雨的寶貴財富,我們有責任將它們保護下來,讓它們繼續向世人展示石燕戴氏先祖們的輝煌與燦爛的建築藝術和歷史。

現存的明代古樓依然如詩一般巍然聳立在石燕大院子中央

2、陪都楊林灣

我家不在石燕老院子,而是在離老院子一里地外的楊林灣(又名陽林灣),就是戴氏宗祠所在的院子。以前不曉得我們村為什麼叫太陽大隊(村),直到兩年前(2018年)才聽説是因為我們院子叫陽林灣,隔壁院子叫大樹下院子,所以取了兩個院子的第一個字合成了大陽大隊,後來因為土話就演變成“太陽大隊(村)”了。

石燕院子與楊林灣院子因為相距很近,平時往來方便,而楊林灣分別是信三公和信六公兩房後裔的主要居住地,且後來先後修建的兩座祠堂都是在楊林灣的範圍內,最早的祠堂是在楊林灣的東面,地名現在就叫“老祠堂”,何時所建沒人説得出來,只曉得是彥章公那個年代修建的,族譜可能有記載,聽説規模很小,我沒見過。“老祠堂”在上世紀也被徹底毀滅了,老祠堂所佔的地方後來被修成梯田。現在仍能見到那些田埂坎是用蠻好的石塊砌成的,那裏就是祠堂的地基。我們喊這一片區“老祠堂”,這個名稱就是這麼來的。

楊林灣幾百年的老槽門改換新顏

兒時遊樂場所之一的槽門台階(數百年)

3、石燕戴氏宗祠的前世今生

同治三年修建的戴氏宗祠就在我們楊林灣院子的西側,與大樹下相連的地方。隱隱約約記得4、5歲時在祠堂裏見過一次唱戲,當時不曉得唱戲是怎麼一回事,有個戲台是記得的,那些人穿得花花綠綠的在台上走來走去,此後就沒見過戲台了。

這座祠堂與我有着很深的淵源,只是直到2012年3月29日那天我才曉得是怎麼一回事。3月28日我在大伯父湘清先生出殯回來後吃飯期間,我與幾位兄長誠懇地説現在正值掛青時節,明天我們是不是統一掛青?我承擔費用大家好好搞個清明會,大家都説好。就這樣第二天就有了20年後家族重新統一掛青的開始,時間過得真快!至今已經八年多了,剛好與負責江門隆回同鄉會的組織工作的時間相同,也與中國抗日時間一致。

石燕戴氏宗祠甚至戴氏家族事務都離不開精神力量的支持。我們家族就有這麼一位傳奇的老人,給我們全族甚至周邊各姓氏幾代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影響,他就是我的伯父湘清先生。

湘清伯父愛好閲讀的書報堆滿了房間(2011年年尾拍攝)

1987年時意氣風發的湘清伯父

2012年3月29日,事隔二十多年後我和家族裏的父老兄弟們為列祖列宗們重新第一次掛了青。自1996年至2012年我在廣東16年期間從未回鄉為列祖列宗掛過青,且在1992年前,家族內部發生了諸多矛盾,已經多年沒有統一掛青了。可以説2012年的3月29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若要説今天能寫這篇文章的話,也是因為這一天的原因,我最尊敬的大伯父湘清先生於2012年3月28日出殯,3月27日我從廣東回家送大伯父最後一程。因為自小以來,湘清伯父對我的關愛和培養才使我在外能堅持奮發圖強,那份特殊的感情親情在那一刻得到了最真的體現。可以説,正因為他老人家仙逝的這一天,才有了今天的石燕戴氏宗祠的啓動、籌備,到今天的建設!回憶起來,冥冥中真是天意!對我愛護有加的伯父在臨別之時仍讓我繼承了其對家族大業的重任。3月29日當一大家人到達王山衝(劉家園對面)的墳山時,我父親指着一座墳跟我們説,最中間的那個墳裏的老公公就是帶頭修祠堂的老公公。當時我心裏一驚,沒想到我家還有這麼了不起的老公公。因此,馬上俯身去看碑文,果然碑文的對聯寫着:通岐黃惠澤金域,建宗祠孝妥光靈。當時並不太懂對聯的意思,只曉得高祖大淪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醫,是他帶頭修建了祠堂,僅此而已。

此照片攝於2014年3月29日(知情三年後),本碑正是同治年間修建石燕戴氏祠堂的首倡者——我高祖大淪公(千勝公20世孫)之墓碑。

據我父親説,我高祖乃是一代名醫,不僅醫術高明,而且一生行大善,積累了財富和民心。大淪公在行醫期間,從不跟病人説要收多少診費,而全憑患者自願支付。他在隔壁的堂中懸掛一個籮筐,基本上伸手摸不到籮筐裏的東西,也看不到裏面的東西。患者或家屬看完病後就將診費扔進籮筐中,他也不會當場去檢查病者給了多少診費,也不當天就去清理籮筐中的診費,而是定期才取下籮筐將診費收好。若是實在不給的他也不計較,長期如此。因此,大淪公深受鄉民愛戴和敬仰,所以才能一呼百應,成為祠堂修建的倡導者。聽了父親對大淪公的介紹後,當時除了激動之外,馬上對泉下的高祖肅然起敬,從不給哪個逝者唱呀的我立即羞答答地走到墓碑前唱了三個呀,並在心裏默默地樹立了要學習高祖為家族事業做貢獻的念頭。

看到碑上的對聯後,我搞不懂什麼意思,後來查了百度才曉得“通岐黃”是什麼意思(岐黃其實就是岐伯與黃帝的合稱。據説黃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黃帝常與岐伯討論醫學,並以問答形式寫成《黃帝內經》。其文簡而意博,其理深奧有趣,是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學文獻。因而人們把“岐黃”也被視為醫家之祖,“岐黃之術”即指中醫學術,“岐黃再世”常被用以譽稱高明醫家)。後來進一步瞭解,族中有長輩説石燕大院子的老一輩學醫的基本上都是高祖大淪公傳下來的醫術,金莊大夫的醫術就是傳承了大淪公的。心裏感到自豪的同時也感到一絲遺憾。

隨着對家族事務越來越多的瞭解,心裏日益多了許多牽掛,當時的想法是,若是家族修祠堂我一定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有了這個想法後,就有意無意地關注起祠堂的事情來,想着在祠堂讀書時見到教學樓前面有一個石橋板,那個石板就是一塊功德碑,所以就在那段時間去好好地看了那塊石碑,發現仍然完好地架在那裏,不過正面是路面,中間踩踏得比較多的地方的字跡已經看不太清楚了,感到甚為惋惜。帶着遺憾離開石碑,心裏又多了一份無奈和決心。每一次回鄉,基本上要去瞻仰一哈石碑,看到功德碑上那些為祠堂建設做出貢獻的先祖的名諱,心裏暗暗發誓將為他們重建安身之所,有時也會自言自語向他們表達自己一定努力而不讓他們被人任意踐踏,希望他們能忍耐時日!

曾經被用來當做橋板和鋪路的兩塊功德碑(已於春節期間搬移)

這種想法伴我走過了7個年頭,可惜一直沒見到家族裏有什麼動靜,直到2017年,終於在一個微信羣裏見到了以恩集為首的族長行動起來了,當時心情有點激動,但自己身在廣東,不能親身參與,僅僅是激動而已,當時只想着等祠堂需要籌錢時自己出錢了。可惜在羣裏只能看到一些斷斷續續的信息,不曉得具體進行得如何?很是希望大家能順利地組織好這個家族大業。春節前,自己帶着家人回鄉過年,同樣先去瞻仰了功德碑。等着過春季,大年三十晚上7點左右,石燕院子的恩集叔來到我那個老紅磚房的家,坐在柴灶前,與我老父親在聊天,我剛剛從後面馬路上回來,恩集叔就熱情地喊我老侄,我以前沒有和恩集叔打過招呼,基本上是不認識,也不曉得他是族長。我熱情地喊了馬馬,就坐在柴灶邊聽他的來意。他説話的聲音比較大,他跟我説“老侄啊,聽説你在外面搞得蠻活達,現在修祠堂需要你幫忙”,我馬上回應了一句“要我怎麼幫忙呢?”我説要我聯絡在外的宗親沒問題啊,當時毫不猶疑地答應了這個事,也沒有説自己要做這個承頭人,他也説得蠻籠統。就這樣兩個人聊了大概20分鐘左右他就打着電筒回家了,這個年過得有點特別,不知不覺地就給自己領取了一副重擔。

2018年12月2日廣州番禺啓動儀式會議

2018年11月25日先生測地

2019年正月初八籌委會成立合影

2019年11月19日憧憬

2020年1月19日動員大會

2018年年初回到廣東就着手策劃怎麼籌備祠堂重建工作,上網查看了許多關於祠堂籌建的文章和經驗。當時自己也是蠻天真,我初步是按照自己凡事都是“三年規劃”的風格做的計劃,就是兩年準備,一年建設,基本上按照這個目標努力。之所以如此要求自己,是因為在廣東20年來的學習、工作的慣例而定的。自己三年自學考試英語本科文憑、三年自學考試日語大專、三年計劃考上研究生、三年一定要通過律師資格考試,基本上如期或提前實現了自己的“三年規劃”目標。再加上從事律師工作後,親自創立了江門市隆回同鄉會,並組織得有聲有色,獲得了江門市湖南各縣級同鄉會的高度認可和珠三角地區各隆回同鄉會的仿效。可以説8年同鄉會和商會的組織策劃為祠堂籌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經驗基礎,律師工作的自由為策劃和落實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後,我認為現在已經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局面。只要組織得當,三年時間足以完成這一大業。

2019年清明期間拜訪洞口醪田楊花村宗親家

2020年正月初十簽訂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2020年4月5日隆重的開工慶典儀式

2020年7月11日全體工作人員宣誓大會

充滿朝氣的籌委會全體工作人員工作照

宣傳是播種機,提高思想是前進的動力

澳門宗親友情支持

風景秀美的石燕(2020年7月11日無人機拍攝)

工程進展順利(攝於2020年9月16日)

縱觀古往今來的歷史,凡事都有正反兩面,為了完成這一艱鉅的大任,自己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就是:不計個人私利、無私奉獻、好事多磨、忍辱負重、委曲求全。

經過兩年來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終於在2019年年底完成了各項程序上的準備工作,只待春節一過就全面開工,美好的未來一片光明。誰知好事多磨還真是如期而至,大年初一就來個新冠天災,使我們的計劃遭受了嚴重破壞。.....(未完待續)

若有不當言詞,敬請諒解!

戴紫豪於廣東江門

2020年9月22日草稿

2020年9月23日初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