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是個不錯的食品,可生吃,也可當零食,當菜餚。板栗很可口,不過外面全是刺,要清理乾淨還不是件容易的事。最有趣的是,小時候被長輩敲打額頭“增加記憶”時,常常説請你吃幾記毛栗子。今天種點板栗,紀念一下幼時敲下板栗後,忍痛拾回,然後用磚頭砸開板栗殼,剝取栗子的流金歲月。
上一節,觀看了廣博瓷器館的景德鎮珍品。作為瓷都,景德鎮的窯口燒製的官窯器,那件件都是寶物。小件的器物在一起,大件的器物單獨擺出來,讓人有一種零距離感。
青花雲龍紋的三足爐。
三足要十分穩當,青花上還有落款。
粉彩花果紋小碗,最早在明永樂年間。
玲瓏瓷,器物上面有很多半透明的洞眼,很有特點。
和前面的風格不同,這件內外全是粉彩圖案。
粉彩瓷佛像。
看上去色彩的搭配,很有金屬感。
青花釉裏紅,各種拼色在一起,工藝格外複雜。
很醒目的龍紋,預示着規格等級很高。
標牌的解釋和掃碼的語音導航相互補充,讓遊客能夠充分了解物件的背景。
松石綠地粉彩,始終覺得有一種琺琅彩的感覺。
唾盆,是不是漱口用的呀?還沒考究過。
黃地青花雲龍福壽紋碗。
色澤很淡雅,整個畫面很均勻伸展。
落款很規範,符合年代特徵。
帶蓋葫蘆瓶,想起了齊天大聖曾經也被收復到裏面。
這種葫蘆瓶的造型本來就很難駕馭,再加上少有的豆青釉,真是難得的寶貝。
透過牆上的玻璃窗,偶爾還能領略外面的風景。
外面的天氣越來越陰沉,小蠻腰也失去了很多光彩。
官窯黃釉碗。
這種黃色,有一種淡淡的華貴的感覺。
還有正德款的黃釉碗。
下面落款的圈足,看上去幹乾淨淨,沒有一絲拖泥帶水。
藍釉的魚紋罐。
藍色是很深層次的那種,靈動的小魚,寥寥數筆就刻畫出來了。
明青花的梅瓶,個頭很大,器型飽滿。
生動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都藴含其中。
看品相還真不錯,連蓋子也完美無缺地保留下來。